科研产出
荒漠草原自然和人工植被土壤养分及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特征研究
《干旱区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种荒漠草原适生物种为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荒漠草原区自然和人工植被土壤养分及其与氮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猪毛菜和柠条养分含量较高,对养分具有固定作用,有利于研究区域养分含量恢复;同时显著提高根际土壤bac、AOA、AOB、nirS、nirk、nifH、nosZ基因丰度。(2)nifH基因丰度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3)研究区域土壤生态恢复受碳氮元素的共同作用,需调整施肥结构,改善土壤环境。自然植被猪毛菜和人工植被柠条在土壤养分固定和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上均优于其他植被,更适合在研究区域种植,这一结果也为压砂地生态修复植物的筛选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氮循环 功能基因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秸秆降解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加速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快速腐熟,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为研制适宜宁夏本土堆肥发酵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奠定基础。试验从宁夏不同区域牛羊粪堆肥、沟渠、林土采集样品,通过对样品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富集、分离、纯化,经刚果红染色、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滤纸条降解及水稻秸秆降解试验,筛选出本土纤维素降解菌并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分离筛选得到3株效果最好的菌株,分别命名为X-32、HX-5、G3,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111.46、74.12和66.23 U/mL。其中,菌株X-32能使滤纸条在60 h内完全降解,通过水稻秸秆降解试验表明发酵21 d时,各个菌株对水稻的降解率均显著高于CK,其中,X-32、HX-5、G3菌株对水稻降解率分别为48.26%、43.01%、23.33%。对2株优势降解菌株X-32、HX-5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X-32菌株为Paenibacillus polymyxa(多黏类芽孢杆菌),HX-5菌株为Bacillus velezensis(贝莱斯芽孢杆菌),可用于适宜宁夏本土有机物料腐熟剂开发。


芦竹TCP家族的基因鉴定与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草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竹(Arundo donax)生长周期短,纤维素及粗蛋白含量高,是一种新型的经济能源饲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CP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该基因家族在芦竹中的分布以及生物学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芦竹为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dTCP基因家族的基本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基因间的共线性关系、基因结构、蛋白的保守基序、多序列比对以及与其他物种的亲缘进化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了盐胁迫下7个AdTC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芦竹含有37个AdTCP基因,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其蛋白理化性质各不相同,且均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多数定位在细胞核中。AdTCP家族基因结构中均只含有外显子,无内含子,共线性分析鉴定出22个片段复制基因对;其家族蛋白包含15个不同的保守基序,序列相似性为30.52%。通过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 TCP基因进行亲缘关系比较,结果发现82个TCPs可以分为TCP-P和TCP-C两大亚家族,其中TCP-P仅包含PCF分支,而TCP-C包含CYC与CIN两个分支。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7个AdTCP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AdTCP参与盐胁迫响应过程。本研究为解析芦竹基因功能及创制芦竹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芦竹 TCP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鉴定 盐胁迫 表达分析


谷草微贮替代部分全株青贮玉米对西杂牛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育肥效益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谷草微贮对肉牛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 570 kg左右、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 36 头,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9 头.对照组粗饲料由 60%全株玉米青贮+40%稻草组成,试验组分别替代 10%、20%、30%的全株玉米青贮,稻草比例不变,精饲料组成及饲喂比例一致.预饲期 10 d,正饲期 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 1 组、2 组、3 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分别提高了 52.09%、54.95%和 52.46%(P<0.05);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分别提高了 67.15%、67.38%和 74.39%(P<0.05);试验 2 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了 22.77%(P<0.05);试验 1 组、2 组、3 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 53.48%、32.48%和43.90%(P<0.05);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 20.81%、37.95%和 39.15%(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 45.79%、72.09%和 67.68%(P<0.05);试验 2 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7.19%(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用谷草微贮饲料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西杂肉牛,可增加采食量,促进机体蛋白质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替代比例 10%~20%可获得较好的育肥效果和经济收益.
关键词: 谷草微贮 西杂肉牛 育肥 血清指标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马铃薯基因StAVP1提高拟南芥抗旱性的功能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挖掘鉴定抗旱基因,是培育抗旱马铃薯新品种的重要途径。马铃薯StAVP1基因参与跨液泡膜物质运输,在植物应对物质运输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叶片中克隆得到编码区全长2301 bp的StAVP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包含典型的H+-焦磷酸酶结构域和13个跨膜结构域,与近缘物种的AVP1蛋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预测定位于液泡膜上。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tAVP1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块茎中表达量最低。StAVP1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生物量和根长显著高于野生型,干旱胁迫后,过表达StAVP1拟南芥株系叶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DREB等逆境应答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CoIP试验结果显示,StAVP1与StRAB发生直接互作,且干旱胁迫下StAVP1过表达拟南芥株系中At RAB基因表达量也显著上调。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异源表达表型、生理、基因表达方面功能验证、互作蛋白分析,表明马铃薯StAVP1基因是马铃薯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来源。


灌溉水质-种植方式结合对银北灌区盐碱地水热盐状况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宁夏银北灌区盐碱地玉米的节灌控盐栽培技术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作物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设置田间试验处理,包括半膜平播(HM)、垄覆白膜沟播(RWF)、垄覆白膜沟播+沟间覆秸秆(RWFM)、垄覆黑膜沟播(RBF)、垄覆黑膜沟播+沟间覆秸秆(RBFM)5种玉米种植方式和黄河水、低矿化度退水、高矿化度退水3种灌溉水质,退水为微咸水,研究了玉米种植方式结合灌溉水质对玉米田土壤水热盐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田退水灌溉下,耕层土壤温度表现为“半膜平播”高于“垄膜沟播”种植方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半膜平播”种植方式下耕层土壤温度呈增加趋势,“垄覆白膜沟播”种植方式下耕层土壤温度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秸秆覆盖措施降低了耕层土壤温度。(2)“半膜平播”种植方式下,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耕层土壤湿度呈增加趋势,“垄覆白膜”沟播种植方式下,耕层土壤湿度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垄膜沟播”种植方式缓解了10 cm深度土壤湿度的急剧变化,结合沟间覆秸秆措施,这种缓解效应更明显。(3)黄河水灌溉下采取“垄覆白膜沟播”种植方式,农田退水灌溉下采取“垄覆黑膜沟播+沟间覆秸秆”种植方式在控制0~20 cm土层盐分增加方面效果较好,“低矿化度退水灌溉+垄覆黑膜沟播+秸秆覆盖”处理还有利于降低40~80 cm土层土壤盐分。在银北灌区,黄河水灌溉下采取“垄覆白膜沟播”种植方式,农田退水灌溉下采取“垄覆黑膜沟播+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优化土壤水热环境,并可有效控制0~20 cm土层盐分增加。
关键词: 银北灌区 盐碱地 灌溉水质 玉米种植方式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土壤盐分


杏鲍菇和香菇固态发酵小麦秸秆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和香菇固态发酵小麦秸秆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别选用3株杏鲍菇[21XB-3(1组)、21XB-10(2组)和ACCC 50961(3组)]和3株香菇[241(4组)、243(5组)和213(6组)]对小麦秸秆进行固态发酵,对照组小麦秸秆不接种菌株,于23℃下避光培养48 d后,测定发酵底物中常规营养成分、有机酸、纤维组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在杏鲍菇组中,2组发酵底物的干物质(DM)含量较高,各组之间其他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3组发酵底物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与2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发酵底物的中性洗涤纤维(NDF)、纤维素(CL)和综纤维素(HoC)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2组发酵底物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在香菇组中,4组发酵底物的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5组和6组(P<0.05),4组发酵底物的粗灰分(Ash)和钙(Ca)含量显著高于6组(P<0.05);4组发酵底物的pH显著低于5组(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6组(P<0.05);5组发酵底物的半纤维素(HC)含量显著低于6组(P<0.05),与4组差异不显著(P>0.05);4组发酵底物的氨基酸含量较高。2)与杏鲍菇组相比,香菇组发酵底物的CP、Ash和磷(P)含量以及乳酸、乙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pH和各纤维组分(HC除外)含量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多数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杏鲍菇组和香菇组发酵底物的DM、CP、Ca和P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 <0.05),pH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NDF、HC、HoC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多数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此外,香菇组发酵底物的Ash和乳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ADF含量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香菇发酵对小麦秸秆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优于杏鲍菇发酵,其中杏鲍菇21XB-10和香菇241发酵对小麦秸秆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较好。


不同氮素水平对灵武长枣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灵武长枣的最佳施氮量,研究不同施氮量(0、50、200、350、500、650、800 g/株)对灵武长枣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灵武长枣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单果质量、单株坐果量、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在350 g/株时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8.3%、21.6%、77.5%、20.6%,胞间CO2浓度降低7.6%;单果质量、单株坐果量、产量分别增加8.2%、31.5%、42.7%。根据施氮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生产上推荐施氮量为355.89 g/株。本研究可为中等肥力灵武长枣种植区的氮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CRITIC赋权法、模糊概率法评价萝卜品种在宁南山区栽培适应性
《中国瓜菜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萝卜品种及客观评价优势品种的栽培适应性,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基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赋权法和模糊概率法对 9 个萝卜品种的栽培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萝卜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有显著差异,君川春丰、将军、贵福 3 个品种的株高和叶长等主要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将军株高 32.85 cm,较CK增加 18.89%,差异达显著水平,贵福叶长29.11 cm,较CK增加 9.35%,君川春丰叶片数 22.53 片,较CK多 3.13 片,贵福株幅 59.02 cm,较CK增加 7.27%.产量高于CK的有君川春丰、将军、贵福、景福、碧士 2 号等 5 个品种,产量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君川春丰产量 5 712.10 kg·667 m-2,将军 5 169.63 kg·667 m-2,贵福 5 041.98 kg·667 m-2,分别较CK增产 25.15%、13.26%、10.47%.模糊函数综合评价,模糊概率P值高于对照的品种有君川春丰、将军、贵福、景福、碧士 2 号等 5 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君川春丰,P值 0.994 1,将军P值0.703 0,贵福P值 0.627 9.
关键词: 萝卜 CRITIC赋权法 模糊概率法 综合评价 栽培适应性


微咸水-改良材料协同调控对碱化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微咸水-改良材料协同调控对碱化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方法]基于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研究不同微咸水淋洗结合不同改良材料对碱化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结果]水分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表现为"磷石膏"处理最大,随着淋洗水矿化度的增加,累积入渗水量和湿润锋推进深度呈增加趋势,但各处理间的差异变小.与其他处理相比,"磷石膏"和"硫酸亚铁+柠檬酸"处理在1.2 g/L矿化度水淋洗条件下可显著降低0~40 cm土层的土壤全盐量,但在3.6 g/L矿化度水淋洗条件下则会增加上层土壤盐分量.1.2 g/L和2.4 g/L矿化度水淋洗条件下,"磷石膏"处理显著降低了0~30 cm土层的土壤Na+、Cl-、HCO3-+CO32-等有害盐分离子量,而在3.6 g/L矿化度水淋洗下,"硫酸亚铁+柠檬酸"处理在降低0~30 cm土层的HCO3-+CO32-、Na+量以及10~20 cm土层的HCO3-+CO32-量方面的效果更好."柠檬酸+磷酸亚铁"和"磷石膏"处理在降低0~10 cm土层的土壤pH值方面的效果相当,但"磷石膏"处理在降低0~30 cm土层的土壤pH值方面的效果更显著.[结论]对于银北灌区碱化土壤,在低矿化度水淋洗条件下,可施用磷石膏进行土壤改良,在高矿化度水淋洗条件下,"磷石膏"和"硫酸亚铁+柠檬酸"的结合施用效果更好.
关键词: 微咸水 改良材料 碱化土壤 土壤全盐量 盐分离子 土壤PH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