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SWS-1多茸毛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及光合特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多茸毛突变体SWS-1、'新陆早26号'('XLZ-26')、'海岛棉7124'('HDM-1')为供试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进行单因素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棉花SWS-1多茸毛突变体具有生理抗虫性,绒长、始节高、株高、始节位、铃数分别为2.65、12.6、79.3cm、3.9个、5.9个.SWS-1叶绿素含量(a+b)较'HDM-1'差异显著,较'XLZ-26'差异不显著.SWFS-1相对电导率较'HDM-1'差异显著,与'XLZ-26'比较差异不显著.SWS-1净光合速率较'HDM-1'差异极显著,较'XLZ-26'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规律均为'HDM-1'>'XLZ-26'>SWS-1.陆地棉突变体SWS-1具有茎秆、叶片、苞叶、铃面着生多茸毛的独特表型特征.在后期棉花生理抗虫育种时,宜选择绒长长、单铃重高、始节高及高光效的品种与之杂交进行选择育种,后代株系中定向选择优质、丰产、生理抗虫的品系,进而实现增产优质、降低成本.本研究结果为该突变体在生理抗虫棉花育种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n hirsutum L.) 突变体SWS-1 形态特征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红柿炖牛腩菜肴的品质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市售不同品牌西红柿炖牛腩菜肴的品质现状,选取5个品牌的西红柿炖牛腩菜肴产品,测定色泽、质构、剪切力、电子鼻、电子舌、感官评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巯基含量、羰基含量等指标,从感官评价、客观评价、脂肪蛋白氧化等方面研究品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5种品牌的西红柿炖牛腩菜肴感官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样品HK的感官得分最高,样品FY的最低,且产品品质和价格存在明显相关性,总体可接受得分最高为79.15,产品售价(55.28元/500 g),市售西红柿炖牛腩菜肴基本是优质优价.不同品牌西红柿炖牛腩菜肴中西红柿的外形均破坏严重,牛肉的L*值、a*值和b*值差异明显,其中,L*值和b*值的变化率较大.质构指标中的硬度、粘聚性、咀嚼性均是样品NF和样品FY间差异最大,而弹性是样品HK和样品FY间差异最大.颜色、质构等客观指标变化与感官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可能由于荤素搭配使其品质特征整体呈现更为复杂.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结果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可明显区分5种市售品牌的西红柿炖牛腩菜肴的滋味和气味,可有效用于西红柿炖牛腩菜肴风味品质的评价与研究.不同产品中牛肉的pH、TBARS值、巯基含量和羰基含量也差异明显,且与颜色、质构、风味等明显相关.不同产品牛肉品质的差异除原辅料不同外,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既可为西红柿炖牛腩产品加工工艺优化、提升产品品质提供指导,也可为提升西红柿炖牛腩菜肴工业化水平和品质保真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西红柿炖牛腩 品质评价 电子鼻 电子舌 主客观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配施对克瑞森葡萄根区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量微生物菌肥、腐殖酸肥与土壤改良剂和无机肥(磷酸钾铵)配施在土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克瑞森葡萄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共设置复合微生物菌剂30 kg/hm~2+土壤改良剂45 kg/hm~2+磷酸钾铵75 kg/hm~2(T1)、复合微生物菌剂60 kg/hm~2+土壤改良剂45 kg/hm~2+磷酸钾铵75 kg/hm~2(T2)、腐殖酸肥300 kg/hm~2+土壤改良剂45 kg/hm~2+磷酸钾铵75 kg/hm~2(T3)、腐殖酸肥600 kg/hm~2+土壤改良剂45 kg/hm~2+磷酸钾铵75 kg/hm~2(T4)4个不同处理,以只施土壤改良剂和磷酸钾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腐殖酸肥与土壤改良剂45 kg/hm~2+磷酸钾铵75 kg/hm~2配施后对克瑞森葡萄根区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料配施均能不同程度的增加0~20 cm土层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而对深层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增加效果不明显。T3处理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数量,其中微生物总量是对照的1.3倍;降低了土壤pH和增加了有效磷含量,其中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增加了53.1%,且差异显著(P<0.05)。T4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增加了24.3%。【结论】综合分析来看,腐殖酸肥300+土壤改良剂45+磷酸钾铵75的配施显著增加了葡萄根区土壤放线菌数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对克瑞森葡萄根区土壤的作用效果要优于其他配施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压技术在葡萄修剪机械中的应用与发展
《东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液压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典型标志。由于液压技术的优势,在葡萄修剪机械装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根据当前液压技术的发展,介绍液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液压技术在葡萄修剪机械上的应用、液压技术的4个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DRG1干扰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过表达NDRG1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建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N-myc下游调节基因1 (NDRG1)的shRNA干扰载体和过表达载体,转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s)后验证干扰和过表达效果并获得稳定过表达NDRG1的细胞。方法:将pGPU6-GFP质粒采用Bam HⅠ和BbsⅠ双酶切后,分别与设计的8条shRNA连接构建pGPU6-GFP-NDRG1 shRNA干扰载体,经测序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hCMECs,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载体转染效率,将PCR扩增的NDRG1编码区序列与pMD19-T连接,经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与pcDNA3.1空质粒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连接后构建pcDNA3.1-NDRG1过表达载体,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测序正确的过表达载体转染hCME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干扰和过表达的hCMECs中NDRG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MECs中NDRG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新霉素筛选出阳性克隆hCMECs。结果:pGPU6-GFP载体经双酶切后,电泳结果显示完全线性化,测序结果显示shRNA均成功连接至pGPU6-GFP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载体转染效率约为70%;RT-qPCR法检测,有3个shRNA干扰载体的干扰效果良好,转染后hCMECs中NDRG1 mRNA表达水平分别约为对照组的26%、21%和13%;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到对应的特异性蛋白条带,重组质粒pcDNA3.1-NDRG1经双酶切后,电泳结果可见大小为1 185和5 428 bp的2条DNA条带,测序结果显示NDRG1基因成功插入,成功制备阳性克隆hCMECs。RT-qPCR法检测,阳性克隆hCMEC中NDRG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约为对照组的25.96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MEC中NDRG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结论:成功构建pGPU6-GFP-NDRG1 shRNA干扰载体并验证干扰效果;成功构建pcDNA3.1-NDRG1过表达载体和稳定过表达NDRG1的hCMECs。
关键词: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RNA干扰 真核表达载体 过表达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脂肪酶乳酸菌对新疆传统奶酪脂肪酸及风味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善奶酪品质,奶酪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添加脂肪酶或者产脂肪酶乳酸菌来提升产品品质。该研究以前期筛选的4株高产脂肪酶乳酸菌为发酵剂,分别随机选取3株乳酸菌复配制作酸凝奶酪。试验组:A组T1-5和T1-3属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confusa)、H1-6属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B组H1-6、T1-5、B2-5属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组H1-6、T1-3、B2-5,D组T1-3、T1-5、B2-5,对照组(E组)(添加商业发酵剂),分析发酵剂对传统奶酪pH值、滴定酸度和脂肪氧化情况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奶酪中脂肪酸变化、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Chromatography,GC-IMS)分析奶酪中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A,B,C,D组4组奶酪的pH值、过氧化值(Peroxidevalue,POV值)明显低于E组(对照组)(P <0.05),A,B组奶酪滴定酸度比对照E组高(P <0.05);A,B,C,D组奶酪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E组(P <0.05);4个试验组样品中亚油酸(C18∶2n6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E组)(P <0.05)。GC-IMS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A、B组奶酪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多,且相似度较高,其中2-庚酮、丁醛、乙酸丁酯是主要呈味物质;C、E两组奶酪中风味物质比较相似,风味物质主要以乙酸乙酯、乙酸丙酯、己酸乙酯等酯类为主;D组与其他4组有所差异,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乙酸丁酯、3-辛酮、庚醛等。结合感官评定,A、B两组奶酪整体风味和口感较好,评分较高。筛选得到的产脂肪酶乳酸菌可以作为发酵剂用于提升新疆传统奶酪品质。
关键词: 菌 发酵 脂肪酶 传统奶酪 发酵剂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IPI-4 EⅡA基因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重要毒力基因转录调控作用的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毒力岛4(LIPI-4)的膜透性酶ⅡA(EⅡA)基因在LM中的毒力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具有遗传稳定性的LM928菌株EⅡA基因缺失株(LM928ΔEⅡA)和回补株(CLM928ΔEⅡA),通过对缺失株、回补株和亲本株生长特性测定分析EⅡA基因对LM体外生长能力的影响。提取各菌株RNA,反转录为c DNA后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各菌株在体外培养条件下LM重要毒力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EⅡA基因缺失对LM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缺失EⅡA基因后不影响细菌在体外的生长能力,但细菌plcB和inlA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0.05),hly、prfA、plcB、inlA、inlB、inlC和mpl基因的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plcA基因的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而actA基因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将LM928、LM928ΔEⅡA和CLM928ΔEⅡA菌株分别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后,采用CCK8法检测EⅡA基因对HCMEC/D3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胞内增殖试验检测EⅡA基因对LM胞内增殖的影响,进一步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EⅡA对细胞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LM928组相比,LM928ΔEⅡA组HCMEC/D3细胞活性无明显改变;LM928ΔEⅡA感染HCMEC/D3后6 h~12 h,胞内LM928ΔEⅡA载菌量极显著高于胞内LM928载菌量(P<0.01),在感染HCMEC/D3后2 h~12 h,胞内LM928ΔEⅡA载菌量也极显著高于胞内CLM928ΔEⅡA的载菌量(P<0.01)。相对于亲本株,LM928ΔEⅡA感染的细胞中毒力基因prf A、plc A、plc B、inl A、 inl B、inl C和mpl转录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actA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hly基因的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本研究结果首次证实LIPI-4中EⅡA基因对LM体外生长无影响,但其对体内、外LM毒力因子的转录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提示LM LIPI-4可能通过EⅡA参与调控细菌毒力,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LIPI-4在LM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毒力岛4 膜透性酶ⅡA 缺失株 毒力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FHF-4.56型宽行距作物基肥对行分层深施机设计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当前西北干旱地区宽行距作物种植过程中施肥方式不科学,传统撒施肥料用量大、利用率低,该研究结合作物种植农艺特点,提出在作物行方向进行基肥分层深施措施,并研制了基肥对行分层深施机,对仿形单体进行设计,分析了仿形单体的运动学和力学特性,确定了仿形单体质量和仿形弹簧型号。同时研制了一种基于雄性蜣螂头部角状突起的仿生开沟铲,得到仿生开沟铲刃轮廓曲线拟合方程,确定了仿生开沟铲结构及工作参数。通过土槽试验优化了仿生开沟铲前刃角,得出前刃角最佳角度为65°,此时仿生铲相对传统铲的开沟阻力减小42.6%,对土壤的扰动明显减小。样机田间试验表明,分层施肥作业对行精度偏差平均值为2.7 cm,6组施肥铲浅层肥料深度平均值为12.44 cm,浅层施肥深度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12%;深层肥料深度平均值为20.49 cm,深层施肥深度一致性变异系数为4.98%。施肥模式对比试验表明,对行分层施肥的植株长势更好,棉果枝数和单株铃数更多,根系发育更为良好,肥料减施25%,同时棉花平均每公顷增产8.9%,玉米平均每公顷增产8.6%,研究结果表明,对行分层深施肥具有较好的减肥增效作用,对推进棉花生产科学施肥具有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形态学性状的不同种源文冠果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形态学性状差异是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方式,为了探索引进文冠果种质的亲缘关系,以便对其育种和栽培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本实验对来自6个地区的11份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种质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利用欧氏遗传距离聚类的方法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1份供试种质在表型性状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综合指标分析后11份供试种质共分为3类:第Ⅰ类包括BD12、株系2、建34、BD16、G27、G13、G9、Q8、建2九份种质;第Ⅱ类为BD特异一份种质;第Ⅲ类为S3一份种质。本研究结果可为引进种质今后在引入地育种、新品种培育栽培利用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形态学 不同种源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玛纳斯河流域棉花的分布适宜性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我国棉花种植科学布局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利用物种分布模型方法,定量模拟玛纳斯河流域棉花的适宜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有助于理解干旱区流域棉花种植的生态适宜性及其环境驱动机制.[方法]基于玛纳斯河流域61条棉花种植记录和R软件筛选的8个环境因子,整合GIS空间分析和MaxEnt模型,分析基准气候(1970-2000年)及2040时段(SSP245情景)流域棉花的适宜分布范围与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环境因子贡献值、置换重要性值及刀切法定量分析影响棉花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适宜分布区内关键因子的阈值范围.[结果]①基准气候下,棉花的高度、中度适宜分布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9.64%和12.19%,主要分布在绿洲区44°~45°N,包括沙湾县132团、133团、141团和144团,玛纳斯县149团、150团、夹河子水库和跃进水库,以及石河子市中部和北部,奎屯市南部,乌苏市北部和克拉玛依市东北部;②平均气温日较差、土壤酸碱度、太阳辐射是影响玛纳斯河流域棉花适宜分布的关键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4.4%,适宜分布区内3个因子的数值范围分别为0.50~13.0℃、5.7~8.7、1377~1530 KJ/(m2·d);③与基准气候相比,2040时段玛纳斯河流域棉花的适宜分布区呈明显的破碎化减少和破碎化增加趋势,但总体减少,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1.5%,向沙湾县绿洲区南部与西北部、玛纳斯县和奎屯市绿洲区南缘和克拉玛依市东北部缩减.[结论]本研究结果对玛纳斯河流域棉花科学种植和稳定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棉花 MaxEnt模型 适宜分布 未来气候变化 玛纳斯河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