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51条记录
复合菌种发酵对蚕豆蛋白理化性质及其功能特性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实验将植物乳杆菌(ZR)、嗜热链球菌(SL)和嗜酸乳杆菌(SS)3种菌种两两复配及三菌复合作为发酵剂用于脱脂蚕豆粉的液态发酵,测定发酵前后蚕豆粉蛋白酶活性、肽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吸水性和吸油性、持水性和持油性、起泡和泡沫稳定性、凝胶特性和蛋白质溶液的黏度等指标,评价每种复合物液体发酵后脱脂蚕豆粉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条件一致的情况下,ZR+SL+SS联合发酵后,发酵液蛋白酶活性最高、多肽含量达到30.94%,脱脂蚕豆粉可溶性蛋白含量比未发酵时提高3.23倍(P<0.05).ZR+SS复合发酵后,脱脂蚕豆粉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98.86%、蛋白起泡性达到32.00%、泡沫稳定性达13.33%,均高于其他组(P<0.05).经4种复合菌发酵后蛋白质硬度、弹力、吸水(油)性等明显增加,弹性下降.此外除经过SL+SS复合菌发酵的脱脂蚕豆粉蛋白溶液黏度降低之外,其余组增加,其中经ZR+SS复合发酵后黏度达到55.20 mPa·s.4种复合菌发酵后蛋白营养价值均有了显著提高,表明复合菌种发酵有助于改善蚕豆蛋白的功能特性.

关键词: 复合菌种 液态发酵 脱脂蚕豆粉 功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本氏烟组蛋白H4与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互作调控病毒侵染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 ToM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素酶互补技术(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imaging assay, LCI)研究ToMMV CP与本氏烟组蛋白H4在植物体内的互作情况。亚细胞共定位结果显示,ToMMV CP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组蛋白H4定位于细胞核中,两者共定位于细胞核中。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结果表明,ToMMV CP与组蛋白H4的互作位置主要在细胞核中。上述2种试验结果证明,烟草花叶病毒CP与本氏烟组蛋白H4在植物体内存在互作。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技术沉默本氏烟烟草中的H4基因,对沉默H4基因的植株接种ToMMV,接种后第4 d,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叶的病毒含量,发现病毒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H4基因的沉默会影响ToMMV在植株中的复制,组蛋白H4可能是ToMMV侵染植株的本氏烟感病因子。病毒编码的CP可能与寄主组蛋白H4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进而使病毒完成系统侵染。

关键词: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 外壳蛋白 组蛋白 蛋白质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稞酒糟来源菌株的抑菌作用及抑草活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出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且对杂草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资源。【方法】选用经分离纯化得到的9株青稞酒糟细菌和藜麦黑茎病原菌LM-A、茄病镰刀菌LM-C、燕麦内脐蠕孢菌LM-D 3株病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青稞酒糟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与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皿内种子发芽试验,对拮抗菌株的抑菌作用及生物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有7株青稞酒糟菌对茄病镰刀菌LM-C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分别为B1、B3、B4、B6、B7、B8、B9,经鉴定7株酒糟菌均为芽孢杆菌属细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被上述芽孢杆菌抑制的病原菌菌丝明显发生变瘪、凹陷、杂乱等现象,说明7株芽孢杆菌均具有一定的生防效果。发芽试验中,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菌株B1、B8、B9,其稀释10倍发酵液对供试杂草自生油菜和野燕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供试作物春小麦安全。其中,对自生油菜抑制效果较好的是菌株B9,B1则对野燕麦抑制效果更好。【结论】青稞酒糟来源菌株B1、B9均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可进一步开发研究。

关键词: 青稞酒糟 芽孢杆菌 拮抗作用 扫描电镜 抑草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菜籽饼中温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

环境科学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充分利用菜籽饼资源,采用全自动甲烷潜力测试系统,开展了不同含固率(2%、4%、6%、8%)和接种比(RIS=1.5、2.0、3.0)的中温批式菜籽饼厌氧发酵试验,分析了不同含固率和接种比对菜籽饼厌氧消化产甲烷特性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固率和接种比均对发酵启动时间和累积甲烷产量产生影响,且接种比对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大于含固率.在试验研究参数范围内,接种比越大,发酵启动越快;接种比一定时,累积甲烷产量随含固率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高含固率条件下,累积甲烷产量随接种比的增加而增加.在接种比为3.0、含固率为6%时,获得最大累积甲烷产量,为507.31 mL/g (以VS计).动力学模型分析显示,各处理组均能较好地反映菜籽饼厌氧发酵的产甲烷规律;含固率一定时,接种比越大,产气滞留时间(λ)越短.同时,相比于其他发酵原料,菜籽饼作为厌氧消化原料的潜力较为明显.研究显示,不同含固率和接种比条件下菜籽饼的产甲烷性能差异较大,可为菜籽饼厌氧消化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菜籽饼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关键词: 菜籽饼 厌氧消化 接种比 含固率 甲烷潜力 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生物农药对青海蚕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以推动青海有机蚕豆生产,本研究以9种生物农药为供试药剂,针对苜蓿蚜、蚕豆赤斑病及枯萎病,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测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等4种生物农药均对苜蓿蚜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其中0.3%苦参碱水剂的毒力最强,其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7.33 mg/L和5.66 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苜蓿蚜的防效显著,500倍药液药后7 d防效达76.00%~83.00%;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和枯草芽胞杆菌(1000亿芽胞/g)可湿性粉剂混用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有增效作用,制剂用量为500.0 g/hm~2时,药后14 d防效为73.98%~77.79%;多粘类芽胞杆菌(10亿CFU/g)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2亿活孢子/g)可湿性粉剂对蚕豆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另两种生物农药,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74.23%和71.01%。综上所述,0.3%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多粘类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对蚕豆3种主要病虫害防效优良,据此可进一步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用于青海蚕豆的有机绿色安全生产。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蚕豆 苜蓿蚜 赤斑病 枯萎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樱桃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福建农业学报 2022 CSCD

摘要:【目的】明确青海省樱桃叶斑病菌杨柳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alicis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高效的杀菌剂。【方法】采用十字交叉法及孢子计数法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对2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该病原菌的最适培养基为PDA;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肌醇和葡萄糖,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和蛋白胨。该菌在5~40℃条件下均能生长,且最适温度为25℃,致死条件为58℃水浴处理10 min;在pH值为4~12内均可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为7;在12 h/12 h光暗交替下,菌落生长快且产孢多。供试杀菌剂中化学与生物杀菌剂抑菌效果最好的分别是10%苯醚甲环唑WG和0.3%丁子香酚SL,其EC50值分别为0.6、1.15 mg·L-1;20%乙蒜素EC、80%代森锰锌WP和500 g·L-1异菌脲SC的抑菌效果较差,EC50值高达301.44、679.36、1 012.52 mg·L-1。【结论】明确了樱桃叶斑病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条件和营养物质,并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

关键词: 樱桃叶斑病 杨柳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高效药剂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辣椒品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西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辣椒全基因组开发的SSR标记,对青海地区主栽的26份主栽辣椒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分子指纹图谱.结果从117对SSR标记中筛选出6对扩增稳定,多态性较好的引物,6对标记共扩增到36个基因位点,多态性比例为97%;26份青海地区主栽辣椒品种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2~1.00,在GS 0.5处可将26份辣椒材料聚为4类.优选 pepperSSR01、pepperSSR04、pepperSSR06、pepperSSR08这4对引物组合便可准确快速地区分供试辣椒材料.

关键词: 辣椒;SSR标记;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0份青稞种质资源成株期耐旱性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种质材料的耐旱性,有效利用青稞自身耐旱遗传潜力,为耐旱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以150份青稞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连续2 a检测在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水平处理下各青稞种质资源成熟期7个与产量相关的指标,利用耐旱性综合评价(D)、综合耐旱系数(CDC)和加权耐旱系数(WDC)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耐早指标筛选及资源的耐旱性鉴定.结果 显示,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可将7个与产量相关的指标简化为4个公因子,并携带原有7个指标88.26%的数据信息量,其中单株产量可作为比较直观的耐旱评价指标.综合这3种分析方法,筛选出24、12、15、14、109、7和111成株期耐旱性强的青稞种质资源.主穗穗数、单株粒质量、主穗长和单株粒数可以作为青稞成株期耐旱性简单且较为准确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青稞;种质资源;成株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枸杞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准确与否的重要前提。选择茄科植物常用的5个内参基因(GAPDH、Actin、EF1α、UBI、18S)为候选基因,以不同浓度NaCl胁迫后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和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进行qRT-PCR反应,通过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对这些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排序,从而筛选出最适合枸杞试验研究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利用GeNorm软件分析荧光定量结果后发现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中都是Actin和GAPDH基因作为内参基因的表达较稳定;NormFinder软件分析结果发现宁夏枸杞中UBI稳定性最好,而在黑果枸杞中Actin基因最稳定;BestKeeper软件分析得出,在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中均为Actin基因的稳定性最好。综合以上结果,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条件下,Actin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最好,是最适合用于钠离子胁迫下宁夏枸杞、黑果枸杞qRT-PCR分析研究的内参基因,有利于保证后续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黑果枸杞 内参基因 qRT-PCR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患病青白藜可培养内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患真菌病害的青白藜茎秆和叶片患病部位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今后藜麦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青白藜患病茎秆和叶片部位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真菌菌株、稀释分离法分离纯化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的鉴定;根据真菌ITS和细菌16S rRNA的序列结果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群落结构组成分析;通过(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分析、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患真菌病害的青白藜茎秆部位中分离到真菌14株,细菌10株;从叶片部位中分离到真菌30株,细菌202株。经鉴定,患病茎秆部位分离到的细菌全部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患病茎秆部位分离到的优势真菌是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相对丰度为71.4%。患病叶片部位分离到的细菌分属于3个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沙雷氏属(Serratia sp.)和Heyndrickxia sp.,优势细菌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相对丰度为98.5%;患病叶片部位分离到的优势真菌是毛壳属(Chaetomium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相对丰度为36.7%和33.3%。α-多样性结果显示,青白藜患病叶片部位分离到的细菌和真菌菌株丰富度明显高于茎秆部位,患病叶片部位的细菌和真菌菌株多样性略高于茎秆部位。【结论】初步揭示了患真菌病害的青白藜不同部位的优势真菌和优势细菌种类,为后期藜麦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藜麦 真菌病害 微生物 多样性分析 内生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