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
《农业与技术 》 2024
摘要:在利用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实验室模拟低温生产沼气试验进行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筛选到 1株产电菌H11,鉴定为Shewanella属.该菌在自制人工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产电性能,产电功率密度最高可达 13.88mW·m-2.基因组解析发现了 286 个与产电相关的基因,分布在与电子转移、细胞色素C相关蛋白和NADH脱氢酶等 16 个基因家族.为了探究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在发酵不同阶段采集微生物样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法,随着发酵进程的推进,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乌斯古菌门(Woesearchaeota)、泉古菌门(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a Group)占绝对优势.而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甲烷马赛球菌(Methanomassiliicoccus)、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相对丰度分别达到 30.1%、17.3%、9.68%,且Methanoculleus的优势一直持续至发酵的第 120 天.优势菌群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低温沼气发酵进程的推进,优势菌群由细菌向古菌演变且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互营关系.


雪腐微座孢引起新疆小麦雪腐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冬小麦主产区小麦雪腐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为农药研制及该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冬小麦雪腐病病原菌并接种到健康小麦上验证其致病性,结合生物学特征及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分离获得的菌株YLXF-1、YLXF-2及YLXF-3均可侵染健康小麦,且发病症状和田间症状相同;病原菌为Microdochium nivale。病原菌在5~35℃、pH值3~12、不同光照条件及供试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且大部分供试碳、氮源均可利用,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病原菌在20℃、pH值8、12 h光暗交替培养和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利用率较好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牛肉膏。【结论】新疆伊犁州冬小麦主产区小麦雪腐病病原菌为M.nivale,病原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0℃,pH值8,光照为12 h光暗交替,培养基为PDA,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


温度对绿色葡萄干色泽及干燥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热风干燥对葡萄干色泽相关指标、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为绿色葡萄干的工业化生产加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不同温度(30、32.5、35、37.5 和 40℃)对无核白葡萄进行干燥,分析温度对葡萄色泽、水分扩散系数及制干品质的影响,拟合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干燥温度为35℃时绿色葡萄干比率最高达到64%,色泽与原料的差异最小,色差ΔE仅为 6.99,C、h0、L、a、b等色泽指标分别为18.23、1.4、14.57、2.99、17.95.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酚含量分别为0.56、0.19、0.36、0.32、0.18 mg/g.35℃更适宜绿色葡萄干加工.最符合葡萄干燥的模型,决定系数R2值最大,误差平方和、SS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最小,分别为 0.998 1、0.005 4 和 0.007 7.绿色葡萄干最适宜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5.334 8×10-9.[结论]热风干燥温度为35℃时最有利于无核白绿色葡萄制干,35℃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30、32.5、37.5 和40℃的114.13%、110.58%、95.17%和 76.58%,Logarithmic 模型可以有效的描述热风干燥工艺条件下葡萄果实水分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温度 绿色葡萄干 热风干燥 动力学模型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无线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新疆农机化 》 2024
摘要:南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棉花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该地区棉花种植范围广,但干旱少雨。为解决传统灌溉方式自动化程度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本文以LoRa无线通信、传感器、远程控制等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农业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精度土壤墒情传感器,远程在线采集土壤温湿度,远程控制电磁阀开关等控制方式,获得作物最佳灌溉时间、灌溉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进行灌溉后,灌溉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灌溉均匀度可达95%以上,效果良好,可为大田灌溉提供参考。


基于Citespace的农村集体经济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山西农经 》 2024
摘要: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近年来我国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为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参考。通过对2003—2023年的CSSCI、北大核心期刊文献的发文量、发文机构、关键词及其聚类的可视化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逐日剧增;主要围绕集体经济的内涵定位、制度创新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同时,从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路径和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现实作用的发挥、农村集体经济法律法规的细化以及相关概念厘清四个方面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和展望。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Citespace 热点分析


耐盐碱水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杂交水稻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盐碱土国家,90%以上为内陆盐碱地,可利用耐盐碱水稻种植的盐碱地约1 000万hm2,加强耐盐碱水稻的研发对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盐碱地分类、水稻盐碱逆境伤害特征、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国内外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耐盐碱水稻栽培管理与盐碱地土壤修复、水稻耐盐碱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耐盐碱水稻的发展策略,即通过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充分利用耐盐碱水稻杂种优势与分子技术培育耐盐碱力强的水稻品种,集成水稻盐碱地土壤改良和高产栽培技术,在中国盐碱地可种植区域打造“第二粮仓”,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
关键词: 盐碱地 耐盐碱水稻 种质资源创新 品种选育 土壤改良 栽培管理


不同滴灌量对匀播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滴灌量对匀播冬小麦产量形成规律的响应,为小麦节水高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新冬22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5种滴灌量处理:W1(1 800 m3/hm2)、W2(2 250 m3/hm2)、W3(2 700 m3/hm2)、W4(3 150 m3/hm2)和CK(对照,3 600 m3/hm2),以上5种处理每次滴灌量均为450 m3/hm2,研究不同滴灌量对匀播冬小麦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不同滴灌量对匀播冬小麦产量形成响应。【结果】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各处理小麦旗叶SPAD值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呈W4>CK>W3>W2>W1;在小麦成熟期较CK相比,W1、W2和W3分别节水50%、37.5%和25%,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分配率、穗长、有效小穗、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低于CK;而W4较CK节水12.5%,其干物质积累量、主茎穗长、穗数、穗粒数和产量较CK分别高0.80%、0.69%、1.80%、3.57%和2.86%,主茎有效小穗、分蘖穗长、分蘖有效小穗较CK分别低0.71%、0.52%和0.00%。【结论】W4处理(3 150 m3/hm2)可以满足冬小麦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不同野生油菜农艺性状及其种子脂肪酸组成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鉴定来源不同的20份野生油菜资源的田间表现性状,利用GC-MS(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技术检测野生油菜种子的脂肪酸组成与积累模式,阐明脂肪酸与种子、植株表观性状的相关性,为深入研究野生油菜资源表型与品质的关联性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20种野生油菜种子及植株性状共检测到48种变异类型,除8个基本植株性状表型一致外,其余性状均有明显差异;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8种饱和脂肪酸,9种不饱和脂肪酸,不同野生油菜资源中各种脂肪酸的积累情况有显著差异;脂肪酸含量与多个种子或植株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种子形状与多种脂肪酸有显著相关性,γ-亚麻酸与多个性状显著相关.根据脂肪酸积累模式可将这20个野生油菜资源分为3个种源聚类.其中野生油菜V205种子中7种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以上结论可为培育具有合理脂肪酸结构的油菜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TOPSIS法对和田地区温室番茄滴灌方案优选研究
《节水灌溉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和田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适宜的灌溉指标,进而为该地区设施农业的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10月至次年4月,以番茄"粉保利"为材料,在新疆昆玉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了灌溉试验.设置了4种土壤水分下限处理T1、T2、T3和CK(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45%、60%、70%及80%),利用TOPSIS法对滴灌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研究表明:T3水分下限处理与CK处理相比可提高番茄产量7.5%,T1处理番茄产量最低.随着番茄水分下限升高,灌水量增加,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降低水分下限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糖、Vc、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影响显著(P<0.05).采用TOPSIS法,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品质综合评价,得出适宜本地区越冬茬番茄滴灌水分下限最优处理为T3(70%田持)处理.
关键词: 新疆和田 滴灌 日光温室番茄 水分下限 产量 品质 综合评价 亏水灌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