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164条记录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实蝇类害虫检疫鉴定中的应用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2024 CSCD

摘要:[目的]纳米孔测序技术是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的一种,正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快速诊断及微生物检测等领域.本研究以实蝇这一类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例,探究该技术在昆虫检疫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昆虫检疫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一代测序技术和纳米孔测序技术,对14种经形态学鉴定的实蝇成虫进行DNA条形码测序,通过BOLD和NCBI数据库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比较2种测序技术所得序列结果准确性的差异.[结果]通过纳米孔测序,14个实蝇样品在44 min内获得181 Mb bases,每个样品平均得到11280条reads,单个reads的准确度为92.10%~94.53%;经一致性序列校正,所有实蝇样品均可得到与一代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采用本研究的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纳米孔测序技术可以应用于实蝇类害虫的检疫鉴定,测序结果准确、高效;本研究提供的实验方案同样适用于基于扩增子测序的物种鉴定,满足大规模样品的高通量精准鉴定需求.

关键词: 纳米孔测序 实蝇 昆虫 鉴定 扩增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旦木分级破壳机设计与试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巴旦木破壳机械生产效率低、破壳率低和核仁损伤量大等问题,通过研究坚果破壳原理,选用适宜机械加工的大巴旦木('莎车3号')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巴旦木分级破壳机,同时进行巴旦木尺寸、破壳力加载方向及加载速度、巴旦木含水率的物料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破壳机破壳辊间隙和含水率对巴旦木破壳力和变形量影响显著.使用试验法优化了巴旦木分级破壳机构工作参数,当两轧辊间距离调整为Ⅰ级14 mm、Ⅱ级13 mm和Ⅲ级12 mm,含水率控制在9.8%~10.5%范围内,转速为1 000 r·min-1时,测得平均破壳率为95.57%,平均破损率为3.37%,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关键词: 巴旦木 分级破壳 力学特性 破壳率 破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离散元法的耕层残膜拉伸性能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耕层残膜回收机关键农机部件设计优化过程中缺乏准确的残膜离散元模型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耕层残膜回收机残膜受力机理分析与机构优化改进。本文以棉田耕层残膜为研究对象,对耕层残膜含量和极限拉伸力进行测定,得到不同耕层深度、不同厚度的残膜含量和极限拉伸力。根据测定结果,利用EDEM软件选用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对耕层残膜进行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选用单位面积法向刚度、单位面积切向刚度、临界法向应力、临界切向应力、粘结半径、接触半径为试验因素。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影响Bond键的主要参数有单位面积法向刚度、临界法向应力和粘结半径。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最终确定最优的Bonding模型显著参数单位面积法向刚度、临界法向应力、粘结半径分别为2.36×10~5 N/m3、6.47×10~4 Pa、0.004 mm,对参数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误差为5.88%,满足要求。通过对比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的拉伸过程耕层残膜状态与拉伸曲线,表明了耕层残膜模型合理性,为后期耕层残膜回收机仿真与膜土分离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棉田耕层残膜 极限拉伸力 离散元模型 Bonding模型 拉伸仿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食品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预制菜产业既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也有巨大的餐饮消费需求,同时又是连接现代农业与现代食品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与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产业。新疆优越的农业资源和一定的产业基础,使新疆预制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文章围绕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意义、市场现状、发展优势、发展瓶颈等方面进行调研,发现新疆预制菜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创新体系不完善、缺乏原料适宜性研究、物流配送范围有限等问题,基于此,从政策扶持、企业的培育、人才队伍建设、原料供给水平等十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发挥本地资源,助推新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期为该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 预制菜 发展现状 产业调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压静电场辅助解冻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冷冻牛肉适宜的解冻方式,更好地维持其解冻后食用品质。本文以-20℃冷冻的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以自然解冻为对照组(CK),以与低压静电场发生板隔距分别为20、30、40 cm(LVEFT20、LVEFT30、LVEFT40)为处理组,2℃为解冻终温,采用常规品质检测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比分析不同低压静电场发生板隔距解冻对牛肉品质和挥发性化合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压静电场辅助解冻处理可缩短牛肉的解冻时间,降低牛肉解冻汁液流失率和蒸煮损失,抑制其微生物的生长,使其保持较好的色泽和剪切力。其中,LVEFT30处理较好,其解冻时间较CK缩短7 h,解冻后牛肉的解冻汁液流失率、解冻汁液中蛋白质量分数、蒸煮损失率分别降低了45.79%、21.32%和27.48%,剪切力仅为66.99 N,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色泽、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相对含量接近新鲜牛肉。可见,静电板隔距为30 cm适于牛肉解冻,可使其保持较好的品质,该结果为生产中冷冻牛肉的解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低压静电场 解冻 牛肉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料乳优质乳工程核心指标分析——以新疆西域春乳业为例

中国乳业 2024

摘要:[目的]2022年和2023年每天采集新疆西域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域春乳业"),3个自有规模牧场原料乳,按照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的《生乳用途分级技术规范》,连续检测其脂肪、蛋白质、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等优质乳核心指标.[方法]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中的非参数方法(Kruskal–Wallis多重比较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原料乳稳定,符合优质乳工程中特优级原料乳要求,为西域春乳业全面实施优质乳工程奠定了基础.[结论]西域春乳业原料乳连续两年优质乳工程核心指标均已达到特优级原料乳要求,相关指标已超过乳业大国标准要求,具备全面实施优质乳工程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原料乳 优质乳工程 核心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亚洲玉米螟暴发成灾驱动机制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新疆 亚洲玉米螟 灾变机制 驱动因素 综合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好氧-厌氧耦合法处理奶牛场污水工艺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降解奶牛场粪污水的微生物,为奶牛场粪污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可用于降解污水的微生物菌株,测定微生物处理奶牛场粪污水后的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总磷(TP)和pH的数值.[结果]从具有降解污水功能的微生物中,筛选出降解效果较好的 3 株好氧微生物,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3 株厌氧微生物,分别为沼泽红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沙雷氏菌;将6 种好氧-厌氧菌耦合处理降解奶牛场粪污水,其降解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好氧-厌氧耦合法处理奶牛场粪污水的工艺参数为菌种接种量5%、曝气量0.05 m3/h(每隔10h曝气2h)、温度30℃、处理时间96 h.[结论]奶牛场污水中COD去除率为91.38%、BOD5去除率为96.82%、TP去除率为82.6%,出水pH值为7.2~7.6,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

关键词: 好氧菌 厌氧菌 污水 耦合机制 化学需氧量 生物需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树行间套种花生早播增效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吐鲁番市现有杏树种植面积7333hm2,其中约82%位于托克逊县,而杏树行间有近50%的空地没有被充分利用。针对新疆林间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开展杏树套种花生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总结了杏树行间套种花生早播增效栽培技术的种植模式和土壤准备、品种选择、种子准备、播种、播后管理、水肥管理、植株调控、病虫害防治等主要栽培技术,并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杏树行间套种花生早播增效技术,可使花生提早成熟30~40d,缩短花生与杏树的共生期,不仅节水节肥,而且提高了水肥、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率,实现增收2250~2500元/667m2

关键词: 杏树 花生 间套作 早播 增效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点食螨瓢虫对各虫态截形叶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的捕食功能反应,分析深点食螨瓢虫对截形叶螨不同虫态的捕食作用,为截形叶螨在田间的综合治理及对该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截形叶螨充当猎物,在室内研究深点食螨瓢虫不同虫态取食其不同虫态与密度组合条件下的捕食量。【结果】深点食螨瓢虫对截形叶螨各虫态的捕食功能类型均属于Holling-II型。深点食螨瓢虫各虫态的捕食能力存在较大差异,4龄幼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其对成螨的日最大捕食量(90.91)是2龄幼虫(3.94)的23.09倍,是3龄幼虫(22.73)的4倍,其它依次是雌成虫、雄成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深点食螨瓢虫对截形叶螨的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并随着深点食螨瓢虫虫龄的增加而升高。当猎物种类为成螨、若螨及幼螨时,深点食螨瓢虫4龄幼虫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相近,且均大于其它虫态。【结论】深点食螨瓢虫各捕食虫态中,4龄幼虫和成虫对截形叶螨捕食量较大且控害能力相当。

关键词: 深点食螨瓢虫 截形叶螨 捕食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