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新疆伊犁地区馕特征品质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新疆伊犁地区不同种类馕的品质特性,本文选取伊犁地区 55个市售馕样品,对其进行了 13项品质指标(重量、横径、高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L*、a*、b*、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馕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对馕样品进行了分类,结合感官品质对不同种类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5份馕样品的 13项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高度与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弹性、咀嚼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L*值与胶粘性呈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 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 76.856%,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得到,弹性、咀嚼性、胶粘性、硬度、L*值、b*值可作为评价馕品质的 6项关键指标,基于以上结果,将 55份馕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大薄馕、窝窝馕、休闲馕;结合感官品质分析得出,三大类馕品质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薄馕色泽、风味、硬度评分最高,为14.85、13.52、14.37分,具有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的特点.窝窝馕弹性和咀嚼性评分最高,为 14.82、14.54分,表明其富有弹性和咀嚼性.休闲馕酥脆性评分最高为 14.47分,表明此类馕品尝时具有酥脆的口感.本研究明确了馕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并探明了新疆伊犁地区三大类馕的品质特性,提供了馕科学的分类方法,为新疆馕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依据.


海岛棉氮高效品种筛选与氮效率综合评价
《作物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氮高效海岛棉品种,补充收获期筛选指标,完善棉花氮效率评价体系,以近20年来育成的12个海岛棉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低氮(0kg/hm2,N0)、中氮(240kg/hm2,N1)和高氮(480kg/hm2,N2)3个氮肥处理,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海岛棉氮效率类型,筛选出氮高效海岛棉品种,确定收获期氮高效海岛棉品种筛选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下,供试海岛棉品种大部分指标变异系数均大于10%,将19个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N1和N2水平下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6.68%和88.03%,其中株高、果枝数、茎叶生物量、生殖器官生物量等12个指标在4个主成分中占较大比重,并且指标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氮效率综合评价值与皮棉产量,筛选出1个氮高效品种、3个氮中效品种和3个氮低效品种.综上所述,确定棉城10号为氮高效品种,并得出SPAD、生殖器官生物量、生殖器官氮积累量、地上部总氮积累量、单株结铃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可作为氮高效品种筛选的核心指标.


不同浓度赤霉素药剂处理对西瓜苗期生长的影响
《现代园艺 》 2024
摘要:本研究在不同基质配方条件下优选最佳基质配方(椰糠∶珍珠岩∶有机肥=1V∶2V∶1V)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西瓜苗期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培育健壮西瓜幼苗提供理论指导。以‘早佳(8424)’为材料,共设置GA3浓度分别为100 mg/L、150 mg/L、200 mg/L、250 mg/L 4个处理,并以清水为对照,测定分析不同处理浓度下西瓜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为100 mg/L时,西瓜幼苗的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相对较高,分别为112.33 mm、4.16 mm、67.87 mm、2.23 g、0.72 g、0.82 g、0.25g、0.32 g、0.04 g。由此可知,在西瓜幼苗生长时期,选用椰糠、珍珠岩、有机肥按1∶2∶1体积比配制的复合基质,同时喷施浓度为100 mg/L赤霉素溶液,幼苗生长更健壮,壮苗指数最高。


新疆茄子绒菌斑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离与鉴定设施茄子上新发现的1 种病害,为该病害的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设施茄子上新发现病害的田间发生危害情况,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病害.[结果]菌株HR-1 是该病害的病原菌.菌株 HR-1 与已报道的灰毛茄钉孢(Passalora nattrassii)同源性高达 99.0%以上,菌株 HR-1(MW362742.1)与P.nattrassii处于同一分支.[结论]菌株HR-1 为灰毛茄钉孢(P.nattrassii),新疆设施茄子叶部新发现的病害为茄子绒菌斑病.


一氧化氮处理对杏果实采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NO对杏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抗氧化作用,实验以吊干杏为试材,采用外源NO处理,测定了杏果实采后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H2 O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肤(ascorbic acid-glutathione,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还原型谷胱甘肤(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含量,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oxidized,GSSG)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ic acid peroxid ase,APX)、谷胱甘肤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的变化.结果表明,NO处理可延缓杏果实采后硬度下降,降低了呼吸强度和TA含量,提高TSS含量,较好地维持杏果实贮藏品质.同时,NO处理降低了杏果实、果皮和果肉中H2O2含量,增强了 APX、GR、MDHAR和DHAR的活性,提高了 AsA和GSH的含量,降低了 DHA和GSSG含量.此外,NO处理后果皮抗氧化酶活性和H2O2含量均高于果肉.NO处理通过激活AsA-GSH循环关键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清除H2O2的效率,调节杏果实采后AsA-GSH循环,从而维持了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且果皮的响应快于果肉.
关键词: 杏果实 一氧化氮 贮藏品质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刺角瓜嫁接对厚皮甜瓜抗南方根结线虫病及成熟期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刺角瓜砧木嫁接对厚皮甜瓜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的效果以及对成熟期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厚皮甜瓜黄梦脆为接穗,刺角瓜ZM1、PI1029为砧木,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测定成熟果实的相关品质、芳香物质;以自根甜瓜为对照在盆栽条件下测定根部根结指数。结果表明,两种刺角瓜砧木嫁接甜瓜根部根结指数均低于自根甜瓜,2023年1月1日和2023年1月20日的茎粗高于自根甜瓜;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自根甜瓜;PI1029为砧木嫁接甜瓜果实单瓜重低于自根甜瓜,而ZM1为砧木嫁接甜瓜果实单瓜重高于自根甜瓜;甜瓜果实中共检出116种芳香物质。两个砧木嫁接甜瓜果实较对照果实芳香物质种类减少;以ZM1为砧木嫁接甜瓜果实酯类、烷类、酸类芳香物质相对含量高于对照果实。由此可见,不同砧木嫁接甜瓜芳香物质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导致共有芳香物质种类、含量的差异以及特有特征成分的存在;以ZM1为砧木嫁接甜瓜的综合性状优于自根甜瓜,ZM1适宜作为黄梦脆的嫁接砧木。


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零价铁(ZVI)活化过硫酸盐(PS)对土壤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降解效率、最优降解条件及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该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初始pH值、水土比、PS浓度、ZVI添加量、反应时间对DEHP降解效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氧化体系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DEHP降解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PS>初始pH>ZVI添加量>水土比>反应时间。当初始pH为3、水土比4∶1、PS浓度为1 mmol/g、ZVI添加量为0.5 mmol/g、反应80 min时DEHP降解率在75.12%~80%之间,降解效果最佳。ZVI/PS氧化体系对土壤性质影响较大,随着PS浓度增加,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电导率和氧化还原电位呈递增趋势。当同时加入PS和ZVI时,速效氮含量显著增大;单独向土壤溶液中添加ZVI或PS均使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高,当土壤溶液中同时添加PS和ZVI后,速效磷含量急剧下降;而当ZVI或PS的浓度比≥1时,速效钾含量急剧下降,降幅达到76%。在实际修复PAEs污染土壤时要充分评估氧化剂添加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该研究可为ZVI活化PS去除土壤环境介质中的DEHP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零价铁 过硫酸盐 土壤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降解效率


残膜回收机自动仿形系统设计与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残膜回收机已经成为新疆棉田回收残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残膜回收机回收残膜的过程中,由于棉田的环境复杂多变,而现有的残膜回收机无仿形功能,导致入土部件的入土深度不稳定,这就造成残膜拾净率达不到预期结果等问题.4JSM-2.1A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存在同样问题,所以根据此机型设计一套机—电—液配合的自动仿形系统,对地面仿形传感机构的运动进行分析,确定机械部件的关键参数,并对仿形系统进行场地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工作稳定可靠,整体仿形稳定,在机具作业速度为6.5~7 km/h时,其入土部件的入土深度平均值为91.6 mm,其标准差为3.13 mm,残膜拾净率达8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