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生物量的香蕉叶片主要几何属性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 cv.Baxi Jiao为材料,设置不同氮肥田间试验,并借鉴已有的巴西蕉叶面积建成模型,测量香蕉主茎不同叶位叶片长度和宽度及其对应的叶片干重,分析巴西蕉比叶重与叶位、主茎不同叶位最大叶片长与生物量、最大叶长与最大叶宽的关系,构建基于生物量的香蕉叶片主要几何属性模型。结果表明,比叶重与叶位的关系可用线性关系,叶长与叶重、叶宽与叶长的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方程表达。采用独立的试验资料检验模型,比叶重与叶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根均方差分别为18.97和12.32;叶长与叶重、叶宽与叶长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根均方差分别为11.16和5.36;各模型的dap<15%,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机理性和普适性。


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土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CK、SN1、SN2、SN3、SN4及SN4+OF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N 0、90、135、180、225 kg/hm2及N 225 kg/hm2+有机肥)下田菁生物量、碳氮养分含量及翻压还田对土壤碳氮、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N3处理对提高田菁总生物量及两次刈割地上部碳氮含量效果明显。SN4+OF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固定态铵含量明显提升,分别为6.44 g/kg、0.62 g/kg和40.1mg/kg,土壤活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以SN2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效果较优。土壤C/N、MBC/MBN比值分别以SN4+OF和SN2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最高。因此,SN3处理可明显提高田菁生物量和碳氮养分含量,而田菁翻压还田效果则以SN2及SN4+OF处理较优。
关键词: 施肥处理 田菁 翻压还田 土壤碳氮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抗性水平,初步分析其抗病原因,对东乡野生稻在水稻抗稻曲病育种工作中应用给予评价。【方法】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东乡野生稻107份单株材料进行稻曲病抗性鉴定,以了解其抗性水平,并通过调查与统计试验材料的穗苞长度、宽度、菌液容纳量以及接种后一定时间内气温等因素,对东乡野生稻材料抗稻曲病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07份东乡野生稻单株材料中,表现高抗的材料有19份,占鉴定材料的17.76%;表现抗病的材料有74份,占鉴定材料的69.16%;表现中抗的材料有12份,占鉴定材料的11.21%;表现中感的材料有2份,占鉴定材料的1.87%;高抗及抗病材料共93份,占鉴定材料的86.92%,没有感病及高感材料,表明东野材料整体对稻曲病有较好的抗性。穗苞长度、宽度及菌液容纳量调查结果显示,破口时东乡野生稻穗苞长度(28.73 cm)大于两优培九(22.05 cm),穗苞直径(0.65 cm)小于两优培九(0.87 cm),表明东乡野生稻与两优培九穗型存在显著差异,穗型的差异导致东乡野生稻穗苞菌液容纳量(0.88 mL)显著小于两优培九(1.93 mL),而穗苞菌液容纳量的减少降低了水稻与病原菌的接触数量,这可能是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整体抗性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正常生长下的东乡野生稻孕穗及破口时间均晚于两优培九,因此接种后一定时间内东乡野生稻平均温度(24℃)低于两优培九(28.3℃),而稻曲病菌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0℃,因此接种后东乡野生稻所处环境温度较低,不利于稻曲病菌生长,这可能是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整体抗性水平较高的另一原因。【结论】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在水稻育种工作中,可以利用东乡野生稻来改变水稻的穗型或推迟水稻生育期,以提高水稻对稻曲病的抗性。


鉴别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的双重TaqMan q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家兔呼吸道疫病主要细菌性病原检测的可靠性和标准化,根据GenBank中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Kmt基因与支气管败血波氏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Fla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菌双重TaqMan qPCR方法,并初步用于检测家兔肺脏及鼻拭子临床样本。结果显示,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在标准品浓度为2.35×106~2.35 copies/μ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沙门菌、产气荚膜梭菌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均为2.35 copies/μL;批内、批间重复性检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检测70份临床样本DNA结果显示,多杀性巴氏杆菌阳性率为50.0%,支气管败血波氏菌阳性率为42.9%,混合感染率为21.4%,该方法与细菌分离培养和常规PCR符合率分别为80.0%、 92.0%。以上数据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TaqMan q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无需病原菌的培养即可用于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的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快速、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菌 双重TaqMan qPCR


混合菌辅助发酵羊肉香肠研制及产品质量分析
《中国调味品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为混合发酵剂。以pH、感官评分为发酵香肠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发酵香肠的最适发酵温度、菌种配比和接种量,并严格按照国标法对香肠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1∶1,接种量107CFU/g,发酵温度30℃,发酵香肠感官评分达到85.15,与模型理论值接近。最佳工艺制得的发酵香肠水分含量为23.87%,蛋白质含量为27.880 g/100 g,脂肪含量为9.1 g/100 g,氯化物含量为3.94%,总糖含量为5.34 g/100 g,过氧化值为0.30 g/100 g,亚硝酸盐含量为8.12 mg/kg,符合中式香肠标准,并且相比未添加发酵剂的羊肉香肠安全性更高、货架期更长。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木糖葡萄球菌 发酵羊肉香肠 产品质量分析


水稻品种资源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国际水稻所标准营养液培养63份水稻种质资源,在水稻幼苗长至3叶期对种质资源进行0.5%盐胁迫处理。盐胁迫7 d后,根据盐害症状评价水稻耐盐级别,并测量和计算苗期苗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部的干(鲜)质量的相对值,分析各项生长指标与盐害等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茎叶鲜质量和幼苗整体鲜质量这2个指标与盐害等级呈极显著负相关,幼苗的根干(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整体干质量和苗长与盐害等级呈负相关,相对根长与盐害等级无相关性。运用统计学方法,将与盐害等级有显著相关性的生长指标对63份种质资源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类,以幼苗的整体干质量和整体鲜质量2个综合评价指标较为合理,并作为分类依据。供试品种分为强耐盐、耐盐、轻度感盐和感盐4个类群,且类群间呈显著性差异。利用本方法筛选出的7个耐盐品种资源在青口盐场盐碱地实地种植,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盐性。本鉴定方法利用了生长指标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相结合,有效避免了盐害等级评价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水稻品种资源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


生物发酵饲料对育肥鹅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血清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生物发酵饲料对育肥鹅生长、免疫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化试验设计,选取45日龄、体况健康、体重体型无显著差异的肉鹅,随机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50%、5.00%和7.50%发酵饲料,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鹅,试验期25 d。结果表明:发酵饲料对育肥鹅(45~70 d)末重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2.50%、5.00%与7.50%试验组分别提高了5.88%、3.92%和4.17%。试验组在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方面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血清脂质代谢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2.50%和5.00%试验组TG含量显著上升(P<0.05),分别提高了26.4%、29.7%,而TC、HDL-C和LDL-L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生物发酵饲料对育肥鹅血清免疫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育肥鹅饲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可以提高肉鹅上市体重,提高血清TG含量,且2.50%添加量效果最佳。


猪巴氏杆菌Lh-4株单因子发病模型的建立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人工接种猪巴氏杆菌Lh-4株于SPF仔猪,以复制猪肺疫发病模型,并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今后研究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选取5头30日龄SPF仔猪,随机分为攻毒组3头和对照组2头。联合采用滴鼻和皮下注射攻毒(109 CFU/头),攻毒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和测定直肠温度,并分别于0、4、10、16 d采集鼻拭子和抗凝血,进行细菌PCR检测。死亡和16 d时剖检,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进行巴氏杆菌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测定及细菌再分离,最后对具有类似临床症状的病原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攻毒组有2头出现包括发烧、败血症、支气管肺炎、胸膜炎、心包炎等典型的猪肺疫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1头出现了轻微临床症状。所有攻毒猪均能再分离到巴氏杆菌,其中典型发病猪各组织脏器中均有巴氏杆菌的分布,但轻微发病猪仅在心、肺、扁桃体和淋巴结中检测出。发病猪其他有类似临床症状的相关病原检测均为阴性。成功建立了猪肺疫发病模型,为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致病机制及其他巴氏杆菌临床分离株致病性的确定提供依据。


江苏省扁豆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托2016-2019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苏省29个县(市/区)收集到87份扁豆地方种质资源。本研究对87份资源的19个性状进行了调查评价,同时结合由39对SSR标记鉴定的群体基因型信息研究了江苏省扁豆地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上述资源在19个性状上均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其中,12个形态特征性状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73~1.3695,7个农艺性状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8064~2.0260。利用SSR标记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内材料均存在一定的表型变异,类群Ⅳ材料在产量性状方面的综合表现较好。从早熟、高产和大粒3个方面,共筛选出12份江苏省优异扁豆地方种质资源。本研究从表型和基因型两方面系统评价了江苏省扁豆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后续扁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