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麻城黑山羊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麻城黑山羊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性别麻城黑山羊0~24月龄的体质量,用Gompertz、Logistic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研究其生长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麻城黑山羊公羊、母羊的生长曲线(r~2>0.98),但Bertallanffy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进一步分析模型拟合参数以及理论值与实测值,提示公羊生长拐点为3.61月,拐点体质量为13.81 kg;母羊生长拐点为2.69月,拐点体质量为10.32 kg。3种模型估计的公羊拐点体质量均高于母羊,拐点月龄均晚于母羊。

关键词: 麻城黑山羊 体质量 生长曲线 拟合 分析 理想模型 生长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井茶中主要茶多酚的溶出行为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龙井茶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其茶汤中含有多种有益组分。以龙井43和龙井群体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冲泡温度、时间、茶水比对龙井茶中咖啡因和主要茶多酚溶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从60℃升至100℃时,群体茶中C、CAF、EGCG、ECG的浸出量分别增加了72.41%、34.26%、31.60%、44.48%,龙井43茶中EGC、C、EGCG、CAF、EC、ECG的浸出量分别提高了278.07%、57.32%、103.62%、10.87%、72.61%、17.21%;不同茶水比对龙井43茶各组分的浸出水平无显著影响,当茶水比为1∶150(W/V)时,龙井群体的EGC、C、CAF、ECG浸出量分别为13.48±0.13、0.57±0.03、6.45±0.08、3.44±0.08 mg/g;冲泡时间与C、EC、CAF和ECG的溶出水平均呈正相关。该结果可为分析龙井茶中咖啡因和主要茶多酚的浸出规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龙井茶 茶多酚 冲泡 溶出行为

水稻扬两优6号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大田小区试验,在京山县对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扬两优6号进行了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氮、磷、钾养分之间,氮肥对该品种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对该品种产量影响不明显。综合而言,N、P2O5、K2O推荐经济施用量分别为200.0、95.0、165.0 kg/hm2。拔节孕穗期叶片SPAD值受施氮量影响较大,而与施磷量和施钾量无明显关系,该时期叶片SPAD值42.16可以作为该品种合理施氮的判断指标。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扬两优6号 营养特性 施肥效应 经济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砂梨新品种‘金蜜’

园艺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蜜'为‘华梨2号'与‘二宫白梨'杂交育成的早熟砂梨新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35 g,果皮绿色,果面光滑,肉质较紧密,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6%,果实生育期110 d,在武汉地区7月中旬成熟。早果,丰产,果实外观美,较抗黑斑病。

关键词: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垄距及株距对鄂薯9号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鄂薯9号最佳种植垄距和株距,进行了鄂薯9号不同垄距和不同株距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垄距与不同株距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鄂薯9号在咸宁市种植最适宜的垄距和株距组合是垄距80 cm和株距21 cm,单产可达42 828.1 kg/hm2。

关键词: 甘薯 鄂薯9号 垄距 株距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抗菌效果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恩诺沙星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对恩诺沙星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恩诺沙星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苎麻及副产物作为饲料原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苎麻是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高含量的蛋白质和适度的中性洗涤纤维等营养特点,符合优质植物性饲料原料的特点,将苎麻及副产物开发成为一种新型饲料原料有助于缓解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不足。文章就苎麻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特性与抗营养特性、作为新型饲料原料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苎麻 饲料原料 畜禽 绿原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芋花叶病毒的检测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价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体内芋花叶病毒检测方法,利用人工接种芋花叶病毒的魔芋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DAS-ELISA、RT-PCR、荧光定量PCR等3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对于人工接种芋花叶病毒1周,植株出现有明显病征的魔芋,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最高、RT-PCR次之,而DAS-ELISA酶联检测法灵敏度较低。

关键词: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芋花叶病毒 DAS-ELISA RT-PCR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OsLecRK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Lectin-like receptor kinase,Lec RK)是一类植物特有并分布广泛的蛋白激酶。采用RT-PCR从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B5中克隆了Os Lec RK基因靠近翻译起始位点下游的530 bp的特异基因片段,将该片段以正、反向分别连入p KANNIBAL载体,从而获得p KAN-Os Lec RKRNAi的中间表达载体,进而将其克隆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 CAMBIA1301中,构建ds RNAi表达载体p CAMBIA-Os Lec RK-ds RNAi。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通过抗性筛选和标记基因hyg进行PCR鉴定,筛选出12株转基因水稻植株。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RNAi Os Lec RK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自交不亲和基因cDNA芯片制备及对部分砂梨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园艺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东方梨中已鉴定的52个S等位基因HV区c DNA序列作为靶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制备梨S基因c DNA检测芯片,每张芯片上含有240个位点55个c DNA探针,包含所有序列完善的S基因HV区特异的c DNA序列。以被检测品种雌蕊c DNA为模板,采用Cy3荧光修饰引物经S基因特异PCR扩增标记被检测品种的c DNA序列,并与芯片杂交以检测不同品种的S基因型。结果表明:利用c DNA检测芯片与‘丽江黄酸梨’、‘秀玉’、‘弥渡玉梨’、‘白面梨’和‘德胜香’等已知S基因型品种杂交,杂交结果显示与S基因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信号一致,与各品种已知S基因型相符合。利用c DNA芯片和进一步完善的S基因寡核苷酸芯片并行检测鉴定了‘文山红梨’等24个未知S基因型的砂梨品种,获得各品种的S基因型。梨S基因c DNA芯片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了梨S基因检测平台。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S基因型 c DNA芯片 寡核苷酸芯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