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大豆属种间亲缘进化关系
《遗传学报 》 200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大豆属11个种37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不同位点在种间的等位基因数为6~29,平均每个位点15.9个等位基因,Soja亚属的等位基因数是Glycine亚属的71.5%,并且Glycine亚属种间指纹图谱的差异大于Soja亚属种间的指纹图谱。SSR等位基因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属中的Glycine亚属和Soja亚属的分类界限是比较明确的,利用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可较明显地区分开Glycine亚属和Soja亚属。通过UPGMA方法构建了大豆属11个种的遗传进化关系,Soja亚属中G.max、G. soja和G. gracilis3个种在系统分化树上界限是比较明显的,由此看来这3个种是独立存在的。


利用类甜蛋白基因诱导表达提高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类甜蛋白基因 (TLP)及其紧密连锁的抗除草剂bar基因以农杆菌介导法导入脱毒微型种薯“津引薯 8号” ,经除草剂筛选后的转基因单株无性繁殖用于分子检测 ,标记基因bar基因的PCR反应和含TLP基因特异探针的Southern检测结果 ,转基因植株分别显示出 0 54kb和 3 0kb的特异性条带 ,证明TLP基因已成功地整合到转基因马铃薯基因组中。利用TLP基因特异性抗血清对转基因植株进行Western反应检测 ,结果表明 ,转基因植株中TL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经晚疫病菌游离孢子接种离体抗性分析 ,转基因株系表现出对晚疫病的明显抑制作用和症状发生的延迟作用


葡萄贮藏中果实内SO_2残留变化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各部位SO2 含量存在差异 ,从高到低依次为果梗、穗轴、果皮、果刷、果肉。SO2 常量处理的葡萄低温贮藏 90d后 ,葡萄食用部位 (果皮、果肉、果刷 )SO2 含量 (以鲜重计 )低于FDA标准 (10 μg/ g)。货架期条件下 ,葡萄果梗、果刷处SO2 含量有所增加 ,果皮、穗轴SO2 含量下降 ,果肉SO2 含量也有所下降 ,但其靠近果刷部位的下降幅度远低于远离果刷部位 ,原因可能是存在SO2 由果梗向果刷、果肉的运输


网纹甜瓜新品种蜜龙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蜜龙系以英国温室甜瓜Earl’s与美国品种Honeydew杂交 ,经多代系统选择育成的优良自交系 9 8品系为母本 ,以哈密瓜类型品种的优良自交系F Y11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厚皮甜瓜一代杂种。具有耐高湿、高抗白粉病等特点。果实发育期 50d(天 )左右 ,果实高圆形 ,单果质量约1.5kg ,网纹均匀 ,折光糖含量 16%左右 ,每 667m2 平均产量 2 574kg ,适于春秋保护地栽培。目前已在天津、河北、山东、甘肃、内蒙等地区示范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