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枯草杆菌发酵对何首乌抗氧化成分及肝癌细胞抗增殖作用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后主要抗氧化成分及其对肝癌细胞抗增殖作用效果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发酵炮制方法及开发何首乌产品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将生何首乌用枯草杆菌发酵处理后,测定生品和发酵品的游离型蒽醌、结合型蒽醌和总多酚含量等成分的变化,并对比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对肝癌细胞HepG2抗增殖作用的变化.[结果]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总游离型蒽醌含量分别为1.56和1.60 mg/g,总结合型蒽醌含量分别为1.24和0.79 mg/g,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后结合型蒽醌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下同).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水提取液的总多酚含量分别为44.88和74.01 mg/g,乙醇提取液的总多酚含量分别为61.84和93.86 mg/g,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后总多酚含量极显著增加.0.025 g/L何首乌生品对肝癌细胞HepG2作用24 h后的细胞抑制率为4.2%,0.25 g/L何首乌生品对肝癌细胞HepG2作用72 h后的细胞抑制率为-11.1%(负值表示促进细胞生长),即随着何首乌生品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由抑制转变为促进.经枯草杆菌发酵后,0.025 g/L何首乌发酵品对肝癌细胞HepG2作用24 h后的细胞抑制率为9.9%,0.25 g/L何首乌发酵品对肝癌细胞HepG2作用72 h后的细胞抑制率为20.9%,即随着何首乌发酵品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对肝癌细胞HepG2有明显的抗增殖效果.[结论]枯草杆菌发酵可降低何首乌的毒性,增强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抗增殖作用,表明使用枯草杆菌发酵何首乌的炮制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炮制减毒方法,对开发相应何首乌炮制品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芒果主产区果园氮素盈余状况研究
《土壤通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岛是我国重要的芒果生产基地.为了探明芒果园氮素盈余状况,以海南岛芒果主产区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三亚市、陵水县的芒果种植农户调研资料和测试分析数据为基础,分析了71个芒果园氮肥施用量和氮素盈余状况.结果表明:芒果主产区氮素平均盈余量陵水县最高,为299.73 kg hm-2,氮素污染风险最高,其次为乐东县、昌江县和三亚市,分别为256.95 kg hm-2、198.46 kg hm-2、145.12 kg hm-2,东方市平均氮素盈余最低,为106.37 kg hm-2.大部分芒果园盈余量未达到平均水平,少数氮素盈余远远高于平均值.氮素盈余量分布规律为昌江县和东方市芒果园氮素盈余量较集中,乐东县、三亚市、陵水县氮素盈余状况较为分散.芒果园氮素盈余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氮素投入,其次是氮素输出,其中,化肥为氮素投入的贡献高达90%以上,有机肥贡献较小.海南省芒果园存在氮素盈余状况,有氮素污染风险,应该重施有机肥调整施肥管理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2株芽孢杆菌的激活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含氨基酸水溶肥是一种新型绿色肥料,具有肥效快、无残留、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抗逆性等优点。将其作为有机载体制备菌肥,对芽孢杆菌生长和繁殖是否具有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的"绿农林"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对芽孢杆菌菌株X05和QB61生长繁殖、拮抗代谢物产生以及对番茄、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g/L供试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中培养24 h,芽孢杆菌X05和QB61细胞数量增长为初始菌量的86~2900倍,而在清水中培养24 h,细胞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X05和QB61在50 g/L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中培养48 h,上清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在其他浓度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和清水中培养48 h,上清液均无抑制作用;与单独施用芽孢杆菌X05或QB61处理相比,施用添加芽孢杆菌X05或QB61的含氨基酸水溶肥处理的番茄和香蕉幼苗生长显著增强,同时香蕉枯萎病发病指数分别降低33.4%和32.2%。以上结果表明,供试氨基酸水溶肥可促进芽孢杆菌X05和QB61的生长和繁殖,并使其产生拮抗代谢物,两者混合施用对番茄和香蕉具有更好的促生效果,并可提高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因此,供试的含氨基酸水溶肥与上述的芽孢杆菌组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香蕉 番茄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代谢物 促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不同砧木嫁接冬瓜生长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南瓜砧木嫁接冬瓜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冬瓜生产筛选抗根结线虫砧木品种,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研究比较了‘海砧1号’、‘海砧2号’和‘银龙黄籽’3种南瓜砧木的冬瓜嫁接苗及冬瓜自根苗的抗性水平及植株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南瓜砧木冬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病情指数、根结指数、卵粒指数和繁殖指数均随着生育期延长而不断升高,抗性水平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以‘海砧2号’为砧木的嫁接苗在全生育期均表现为抗病,以‘海砧1号’和‘银龙黄籽’为砧木的嫁接苗表现为高感,‘清远黑皮冬瓜’自根苗表现为感病。在茎叶鲜重和单果鲜重方面,生长中后期以‘海砧2号’为砧木的嫁接苗显著高于以‘海砧1号’和‘银龙黄籽’为砧木的嫁接苗以及‘清远黑皮冬瓜’自根苗,但与未接种的‘清远黑皮冬瓜’自根苗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证实,南方根结线虫明显抑制了感病砧木冬瓜嫁接苗的生长和产量,对抗病砧木嫁接苗无明显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个杂交品种白胡椒精油香气成分GC-MS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GC-MS法,研究了以'班尼约尔1号'和'热引1号'胡椒为杂交亲本的6个杂交种白胡椒('PC003'、'PC008'、'PC009'、'PC011'、'PC033'、'PC036')精油的化学成分,其化学组成成分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6个杂交品种白胡椒精油中共检测出烯类、醇类、酯类、酚类等8大类77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有石竹烯[(30.93±0.00)%~(53.81±0.01)%]、可巴烯[(0.83±0.00)%~(10.09±0.00)%]、δ-毕澄茄烯[(0.08±0.00)%~(7.64±0.01)%]、石竹烯氧化物[(0.10±0.00)%~(5.86±0.00)%]、α-红没药醇[(0.18±0.00)%~(5.51±0.01)%]、蛇麻烯[(0.55±0.01)%~(6.64±0.00)%]、异丙二醇[(2.56±0.00)%~(4.12±0.00)%].不同杂交品种白胡椒精油中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和总的百分含量都不同,部分品种间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为今后胡椒新品种选育和优异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MaMYBR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MaMYBR1基因参与香蕉响应的胁迫过程,本研究利用RT-PCR获得香蕉MaMY职1基因的全长,包含786个核苷酸,编码261个氨基酸.将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在NCBI进行BLASTn比对,发现该基因与大麦(AK359880)、花药野生稻(XM_015836768.1)和小麦(AB252147.1)的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度,相似度分别为80.06%、79.19%和79.19%.蛋白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包含有一个MYB结构域和一个SANT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与海枣(XP 008785342.1)和油棕(XP_010920477.1)等植物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aM YBR1以上调表达模式参与香蕉响应低温、干旱和盐等胁迫过程,其中在低温胁迫下MaMYB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最大;MaMYBR1基因在接种枯萎病菌的抗病品种中显著上调表达,而在感病品种中显著下调表达,MaMYBR1基因可能参与香蕉抗枯萎病过程.因此,本研究将为后续香蕉遗传改良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
关键词: 香蕉(Musa nana Lour.) MaMYBR1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橡胶园捕食螨种类调查及优势种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摸清海南橡胶园捕食螨种类及其优势种,本研究于2015—2016年,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捕食螨种类的调查采集,采用优势度和频度等指标进行优势种评价。结果表明:海南橡胶园的捕食螨有植绥螨科、囊螨科和吸螨科等3个科,其中,植绥螨科的数量最多,占样本总数的85.05%,其次是囊螨科,占样本总数的14.71%,吸螨科捕食螨的数量最少,占样本总数的0.24%。对植绥螨科的4属13种捕食螨进行综合评价表明邻近钱绥螨(Chanteius contiguus)、普通真绥螨(Euseius vulgaris)、海南钝绥螨(Amblyseius hainanensis)是海南南部橡胶园的优势种捕食螨,而卵圆真绥螨(Euseiusovalis)是海南北部橡胶园的优势种捕食螨,南部和北部橡胶园的优势种捕食螨种类及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捕食螨防治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东方真叶螨(Eutetranychus orientalis)等橡胶叶螨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育期小黄椰胚乳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小黄椰果实发育过程中椰子胚乳的抗氧化能力,为鲜食或加工用椰子果实的筛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小黄椰果实发育过程中取不同发育期椰子胚乳,分别测定椰子胚乳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过氧化氢(H2O2)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评价不同成熟度椰子胚乳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液体胚乳的CAT、GR活性和H2O2含量高于固体胚乳,而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固体胚乳。果实发育前期,固体胚乳的POD活性高于液体胚乳,而果实发育后期液体胚乳的POD活性高于固体胚乳。不同发育期中11月龄固体胚乳的SOD活性最强,为47.75 U/mgFW;而10月龄液体胚乳的POD活性最强,为8.41 U/mg;椰子胚乳中GR活力较低,最高仅为4.64 U/g,远低于的SOD、POD和CAT活性;6月龄液体胚乳的CAT活性最高,为8.75 U/mg。各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椰子胚乳CAT活性与H2O2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GR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其中,液体胚乳的CAT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固体胚乳的CAT活性与GR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椰子果实发育前期液体胚乳中的抗氧化酶起关键作用,在果实发育后期则固体胚乳的抗氧化酶逐渐起主导作用。因此,鲜食椰子可选择9月龄前的果实较好,而加工用椰子宜选择9月龄后的椰子果实。
关键词: 小黄椰子 胚乳 抗氧化酶 过氧化氢(H2O2) 可溶性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因素对艾纳香扦插生根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艾纳香的扦插繁殖提供参考,采用4年生艾纳香插条为扦插材料,探讨不同基质、插条部位及生长调节剂对艾纳香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泥炭土∶河沙=1∶1)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为40.28%;下部枝条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为47.62%,与其他部位差异显著,根系性状优于其他扦插部位;NAA、K-IBA、ABT、IAA在浓度均为500mg/L时,NAA的效果最好,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43.81%,且根系效果指数较高,为2.68,显著高于对照.艾纳香扦插时应采用木质化程度最高的下部枝条,以泥炭土∶河沙为1∶1作基质;在生长调节剂浓度均为500mg/L时,采用NAA处理的插条生根效果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