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499条记录
津奥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

农药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对猪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壳聚糖为保鲜材料 ,对鲜猪肉进行涂膜处理。结果表明 :2 %的壳聚糖溶液对猪肉的保鲜效果明显 ,在2 0℃和 4℃的贮藏条件下 ,猪肉的一级鲜度货架期分别延长 2 d和 6d。

关键词: 壳聚糖 猪肉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新品种津优5号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北方园艺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天津市黄瓜研究所育种专家经多年试验研究 ,培育出适宜我国三北地区早春日光温室栽培的最新黄瓜品种———津优 5号 (原 90 -5)。该品种具早熟、高产、耐低温弱光、抗病性较强等特点 ,经 3年试种对照 ,抗霜霉病病情指数较对照品种新泰密刺、中农 1 1号等低 4 8 70 % ,白粉病低 57.9% ,枯萎病发病较密刺低 2 5 3% ,与中农1 1号持平 ,抗黑星病一般 ,基本达到抗病级。本品种长势较强 ,茎粗壮 ,叶片深绿色、中等大小 ,植株分枝中等 ,主蔓结瓜为主 ,单性结实能力强 ,瓜码密 ,在苗期温度适宜、蹲苗合理 ,几乎节节有瓜。瓜条膨大快 ,开花至采收比密刺早 5~ 7d,一般夜间温度 9℃~ 1 2℃以上可以正常生长。腰瓜长 34cm ,单瓜重 2 0 0g左右 ,棒状、深绿色 ,有光泽 ,刺瘤密、白刺、短把、无黄脑门、果肉厚、心腔小、品质佳。生长中前期丰产潜力大 ,前期产量比密刺高 2 5% ,总产高 30 % ,亩产万斤以上。目前在辽宁沈阳、锦州、天津、内蒙、西安等省市受到广泛菜农欢迎 ,2 0 0 0年 3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定名津优 5号。配套栽培技术要点1 早春茬种植应躲过三九天定植 ,以防低地温时间长、缓苗慢。以此推算 ,1 2月初播种最适宜 ,苗龄 35d左右 ,不能太长 ,保证按时定植是生产的关键。2 苗床上盖小拱棚和纸被 ,待苗床内 1 0cm地温稳定在1 6℃以上时可浸种催芽播种 ,子叶展平后再把幼苗移入营养钵育苗。苗期先促后控 ,苗床内夜间温度先促为1 8℃~ 1 4℃ ,后控为 1 6℃~ 1 0℃。本品种具有瓜码密特点 ,不要再喷增瓜灵和乙烯利 ,以免延迟收获或出现花打顶、化瓜增多等现象。3 定植前 1 0d整地做畦 ,待 1 0cm地温稳定在 1 3℃以上时 ,即可定植。定植水以稳苗为主 ,结合用 50 0倍多菌灵浇根预防土传病害 ;缓苗水应浇透 ,然后根据小苗发育情况给水 ,在根瓜没座住以前 ,切忌多浇水造成徒长 ;根瓜座住后 ,要及时浇水施肥 ,促进腰瓜生长。4 病虫害管理 ,苗期防猝倒病、炭疽病。猝倒病可用72 %普力克水剂 60 0倍液或 50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 0倍液预防 1~ 2次 ;炭疽病用 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0 0倍液或 80 %炭疽福类可湿性粉剂 80 0倍液进行预防。定植后及长生前期 ,可用甲基托布津 80 0倍液预防一次 ,进入生长中期以预防霜霉病和角斑病、疫病为主 ,用瑞毒霉锰锌或 50 %DT可湿性粉剂 50 0倍或 60 %乙磷铝 50 0倍加农用链霉素 4 0 0 0倍混合使用 ,定期预防。苗期虫害可用万灵 1 0 0 0倍预防 1~ 2次 ,注意药量不可过大 ,尽量不使用菊酯类农药 (速灭杀丁、菊杀乳油等 )黄瓜新品种津优5号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孙玉河$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天津30019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蛭素的全基因合成及克隆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报道了水蛭素全基因的合成及克隆.根据已知水蛭素氨基酸序列及酵母菌体内蛋白质表达特性,设计了水蛭素的全基因序列,采用化学合成及酶学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该基因片段,并逐段克隆至载体PBS上,得到全长水蛭素基因.序列测定表明,克隆后DNA顺序同原设计序列.

关键词: 水蛭素 基因 合成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半干旱地区不同种植年限菜田土壤微生物变化特征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天津周边半干旱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菜田土壤微生物状况调查研究表明 ,该地区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主 ,夏季微生物总量大大高于冬季 ;随着种菜年限的增加 ,耕层和亚耕层微生物总量都有增加趋势 ,其中细菌和放线菌增加明显 ,真菌有下降趋势 ;真菌类群分析表明 ,少数纤维素分解菌 ,如青霉 (Penicillium)、木霉 (Trichoderma)等为优势菌 ,而糖和木质素分解菌仅占少数。用尖孢镰刀霉 (Fusariumuoxysporum)、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接种不同种菜年限土壤 ,检测土壤拮抗菌状况发现 ,拮抗菌仅在种植年限长的老菜田的放线菌中发现。表明北方半干旱地区菜田土壤细菌为优势菌 ,主要存在于土壤微孔隙中 ;而适于生活在土壤疏松大孔隙中的真菌数量极少。应注意土壤结构的改良 ,为丰富土壤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菜田土壤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扑菌唑50%WP在蘑菇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制订扑菌唑在蘑菇上安全使用标准 ,采用温室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扑菌唑在蘑菇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应用GLC法测定了扑菌唑在蘑菇和土壤的残留量。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扑菌唑在蘑菇和土壤中消失较快 ,其半衰期分别为1.5~4.3d和7~10d。按推荐剂量使用 ,在蘑菇中的最终残留量低于0.0017mg/kg。

关键词: 扑菌唑 蘑菇 残留 气相色谱法

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与现代农业信息技术

情报杂志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和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及其关系,并就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条件下农业信息咨询服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 信息技术 信息咨询 对策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红豆杉的微繁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芽苞、茎尖和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对东北红豆杉进行了微繁技术的研究。在诱导不定芽时.以芽苞为外植体.不定芽发生数量较茎尖和茎段多。在MS培养基中单独加入萘乙酸(NAA)质量浓度为2.0mg/L时芽体增殖最多。不定根发生形式有愈伤组织生根型与皮层生根型2种。不定根发生率因母树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当培养基中IBA含量较高时( 4~ 6 mg/L)不定根发生率也较高。组培苗驯化时、以苔藓为基质较好、同时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提高成活率。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微繁 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加拿大牛冻胚解冻后直接移植的效果

中国奶牛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对进口的加拿大牛冷冻胚胎进行解冻后移植效果观察。结果共解冻24枚冻胚 ,解冻后直接移植给24头受体牛 ,妊娠19头 ,移植妊娠率79 2% ,其中荷斯坦奶牛冻胚移植21头 ,妊娠17头 ,移植妊娠率达81 0% ,创造我国牛冷冻胚胎移植成功率的最高记录。

关键词: 冷冻胚胎 解冻后直接移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恢复基因渗入对籼、粳不育系纯度和杂交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杂交稻花粉对母本不育系回交后代群体 BC1、BC2 、BC1F2 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育性表现 ,分析了不育系中出现大量自交结实株的原因 ,讨论了恢复基因渗入对籼、粳不育系纯度和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指出“同质恢”对降低不育系纯度的严重性和杂交稻作制种田隔离区的不合理性。

关键词: 恢复基因 迁移 不育系 杂交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