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省奶牛副结核病的血清学调查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了了解山西地区奶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784头奶牛血清样品中,有202头奶牛副结核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5.77%。山西地区奶牛副结核病的感染率高,严重威胁着山西省奶牛业的发展,应该加强该病的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配比化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明确一种新型配比化肥在山西省春玉米上的一次性施用效果,通过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该新型肥料施用与常规施肥条件下3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秃尖长、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质量、产量。结果表明,新型肥料对3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粗、穗行数影响较小,对秃尖长、穗长、行粒数、千粒质量等产量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增产幅度在20%以上。说明新型配比化肥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有利,这种施肥方式减少了田间操作次数,降低了经济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本杂交一代羊育肥期体组成能量和蛋白质沉积特性的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8
摘要:选取5月龄左右、平均体重37.28 kg±0.46 kg的杜泊羊×本地绵羊杂交一代羊48只,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将试验羊分为自由采食组、80%限饲组、60%限饲组和40%限饲组4组,研究不同饲养水平对杜本杂交一代羊饲料养分消化率及其体组成能量和蛋白质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杜本杂交一代羊的饲料养分消化率随月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在同一阶段,随着饲养水平的降低,饲料养分消化率有增长趋势(P>0.05)。随饲养水平的降低,试验全期杜本杂交一代羊体内组织蛋白沉积和能量沉积逐渐降低(P<0.05)。
关键词: 杜泊羊×本地绵羊杂交一代羊 消化率 体组成 能量 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种密度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影响试验
《农业科技通讯 》 2018
摘要:种植密度增加使马铃薯产量提高但同时造成商品薯率下降,生产上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生产商品薯及种薯,以满足不同需求。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对马铃薯主茎数、结薯数、大中薯率、小薯率及产量影响,找到最佳播种密度,旨在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晚熟品种冀张薯8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42 000株/hm2条件下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中熟品种同薯20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47 250株/hm2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早熟品种冀张薯12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63 000株/hm2产量最高,商品薯率最低,但3个密度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建议冀张薯12号播种密度以63 000株/hm2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环菌的优化培养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通过设置不同碳源培养基、不同氮源培养基、不同菌株活化时间、不同母种培养基、不同栽培种培养基、不同添加物培养的方式对蜜环菌菌株进行培养,以探索蜜环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实现蜜环菌快速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牛肉膏时蜜环菌萌发时间最短;蜜环菌在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中菌株萌发时间最快,菌株最佳活化时间为48 h;PDA中加入30%松针浸提液的培养基蜜环菌生长最好、萌发快、菌索发达且菌体生物量高;利用60%苹果枝、30%玉米芯、10%胡萝卜营养液制作的栽培种培养基更适于蜜环菌的栽培种培养;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2%豆油时蜜环菌生物量增加,乙醇添加量为0.8%时能够显著促进蜜环菌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规律和效果研究
《山西果树 》 2018
摘要:试验验证了不同诱捕器诱虫效果。水盆诱捕器效果最好,粘虫板诱捕器次之,笼罩诱捕器诱捕较差。水盆诱捕器和粘虫板诱捕器均能很好反应害虫发生动态,可以满足害虫成虫发生动态监测和防治要求;笼罩诱捕器诱捕诱虫量少,且诱集害虫数量和规律与害虫发生实际规律不相符合,不适合应用于害虫监测和防治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现状及对山西省的启示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探索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对山西省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现状,并从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成果研发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加强特色产业科技支撑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