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畜禽肉品中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保鲜措施分析
《农产品加工 》 2018
摘要:畜禽肉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之一。目前绝大部分肉品仍是以传统的生鲜肉消费方式流通,大都是在不经冷藏的裸露状态下进行,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中微生物、光照、尘埃等的污染和影响,不仅降低了商品价值,而且食品安全性也难以保证。通过真空充气包装、MAP,CAP等保鲜措施,畜禽肉品就可以有效延长货架期,保障食品安全,最终能够满足人们对畜禽肉品的消费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荞麦的育种现状与展望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8
摘要:在我国,荞麦有着悠久的栽种历史,其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经济作物之一,为此,我们要做好荞麦育种工作。阐述了中国荞麦育种工作的现状,并针对现状进行了相关的未来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南方农业 》 2018
摘要:玉米是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广的我国传统农作物,也是我国粮食的主要来源,玉米的种植质量和产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当前,对玉米栽培的新技术进行优化以及对相关的病虫害的防治策略是提高玉米产量、优化玉米质量的重要条件。基于此,结合玉米种植研究经验,对如何有效优化玉米栽培新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幼龄杜泊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的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8
摘要:为探讨幼龄杜泊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JIVET),给幼龄杜泊羊卵巢卵泡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采用促卵泡素(FSH)和孕马血清(PMSG)对4~8周龄杜泊羊进行诱导、活体采集卵母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受精卵培养及2~4细胞期受精卵移植研究。结果表明:从8只4~8周龄杜泊羊中采集到可用卵母细胞585枚,平均73.13枚/只;获得2~4细胞期受精卵346枚,卵裂率59.15%;将77枚2~4细胞期体外受精卵移植于17只受体母羊的输卵管壶腹部,7只母羊受孕,产羔13只,受胎率41.18%。说明采用4~8周龄杜泊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可作为JIVET的有效技术。
关键词: 幼龄杜泊羊 胚胎体外生产技术 体外受精 2~4细胞受精卵 试管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多元分析法综合评价胡麻材料抗旱适应性
《作物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16份目前国内主要胡麻抗旱品种及优良品系为试验材料,用晋亚10号为对照,设自然干旱和正常灌溉2个处理,对各材料的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等9项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同时结合亚麻酸含量、含油率,通过计算抗旱系数、隶属函数值以及抗旱性度量值(D值)来比较品种(系)的抗旱性,最终利用D值的大小来对品种(系)的抗旱适应性进行评价和聚类,大致分为3类。最终筛选出抗旱适应性强的2075-20、冀张亚1号、423、24005-8、伊亚6号、9718、内亚9号、内44、坝选3号、陇亚10号是适合山西大同地区种植的胡麻品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多四粒荚创新种质‘汾豆96’选育及理想模型构建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旨在选育多四粒荚大豆品种,构建理想模型,为大豆高产超高产育种探索新途径。用spss 18分析‘汾豆96’生理生态特性,以椭圆叶形多四粒荚‘汾豆96’为主,结合34份披针叶形四粒荚材料,对其10项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用逐步回归法构建理想模型。‘汾豆96’群体内四粒荚单株的存在率达85%以上,单株四粒荚最高达49个,占总荚数的30.25%,‘汾豆96’产量随四粒荚数的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当R~2=0.939时,模型拟合最优:Y=-87.583+0.415X_1-5.155X_2+10.094X_3+13.459X_4。回归方程表明多四粒荚创新材料产量与生物产量(X_1)、株高(X_2)、百粒重(X_3)和主茎节数(X_4)呈显著线性回归关系。提升每荚粒数和选育多四粒荚品种,是高产超高产育种产量突破的新途径。大豆品种具备的理想模型是抗倒伏、多荚粒、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短节间密荚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