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剖面盐分离子分异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土体盐分离子作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电导率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即:EC100 cm>EC120 cm>EC80 cm≥EC60 cm>EC40 cm。且不同地下水埋深对不同盐分离子作用的影响不同,土壤盐分、Ca2+、Mg2+、Na+和SO42-表聚的敏感地下水埋深是100 cm,而Cl-表聚的敏感地下水埋深是60 cm。在相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Ca2+、Na+和SO42-迁移规律与土壤盐分的迁移规律一致。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盐分离子 迁移 分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种高寒冷凉蔬菜的质量安全检测分析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国家绿色食品的检测项目为指标,运用GB/T系列检测方法,对7种高寒冷凉区主栽蔬菜进行了重金属及农残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寒冷凉蔬菜重金属和多项农残未检出或低于控制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均达到了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产品质量安全。表明高寒冷凉区是发展有机、绿色蔬菜的理想产区之一。

关键词: 高寒 绿色蔬菜 质量安全 检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药波棱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种子活力的测定、发芽床及发芽温度的筛选和不同药剂浸种处理,研究了波棱瓜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波棱瓜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程度的休眠特性,其最佳发芽基质为砂质发芽床;发芽最适温度为20℃;青霉素和聚乙二醇对波棱瓜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用50℃的温水浸种后,采用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处理,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2%和20%,达到53.33%,极显著高于对照33.33%;用100 g/L的聚乙二醇溶液处理,波棱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力分别比对照提高10%和14%。

关键词: 波棱瓜 种子 发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北部高原地区谷子品种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0对谷子SSR分子标记,对中国北部高原生态区6个谷子农家品种和14个谷子育成品种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0对谷子SSR引物中,只有7对引物扩增出了特异性条带;7对引物共检测出19条特异性带,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2.71条带。引物AC408-2检测出的特异性带最多(5条),引物P24检测出的特异性带最少(1条)。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表明,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1~0.86,20个品种可归为四大类,其中6个农家品种分别归属于三大类中,农家品种遗传变异较育成品种大。

关键词: 谷子 SSR标记 农家品种 育成品种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对河西绿洲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和作物吸钾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钾肥不同用量的田间试验,以验证河西绿洲富钾的灌漠土壤施用钾肥对小麦/玉米带田是否有增产效果。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K处理,施K2O分别为:0、751、50、2253、00 kg/hm2。结果表明,钾肥能提高小麦/玉米带田栽培条件下两种作物产量,和不施钾肥相比,小麦带增产5.1%~8.9%,玉米带增产2.8%~8.1%,小麦/玉米带田总产提高3.3%~7.8%;当施钾量为75 kg/hm2,小麦/玉米带田总产量为最高,达12 994kg/hm2,与不施钾肥相比,总产量增加936 kg/hm2,增产7.8%。钾肥能提高小麦秸秆钾含量和吸钾量,与不施钾肥相比,小麦秸秆含钾量提高4.31%~7.84%,吸钾量提高6.2%~9.6%;但玉米秸秆钾含量和吸钾量有所降低,与不施钾肥相比,玉米秸秆含钾量减少20%~24.86%,吸钾量减少25.7%~28.7%。这是否是小麦和玉米在带田种植条件下存在着对钾素吸收的竞争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钾肥 河西绿洲 小麦/玉米带田 吸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地区近5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河西地区17站点近5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了逐日ET0,以Mann-Kendall法对各站不同季节、年ET0平均总量进行趋势检验。结果表明:武威、古浪、天祝3站年ET0呈增加趋势,其余14站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有9站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春、夏、秋、冬四季酒泉地区和张掖地区各站ET0值均呈下降趋势,武威地区各站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前者ET0值下降趋势总体较后者明显。典型站点ET0与气候要素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表明:风速是不同季节、不同站点影响ET0变化的首要因子。其次,最高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也是影响年ET0及各站点不同季节ET0变化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Penman-Monteith方程 河西地区 演变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嘉峪关市新城镇洋葱干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嘉峪关市新城镇中沟2队、中沟6队、新城4队、新城8队及长城2队的洋葱干腐病植株病原进行了分离,共获得89株镰刀菌单孢株系.依据Booth和Burgess分类系统,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其中尖孢镰刀菌所占比例最大,为69.66%,茄病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1.99%和8.35%.室内平皿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都有致病性,病情指数依次为60.2、20.4和20.1,其中尖孢镰刀菌的致病能力最强,是引起洋葱干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而茄病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作为洋葱干腐病病原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 洋葱 干腐病 镰刀菌 致病性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解剖学及其细胞学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内在机理,以抗病材料酸黄瓜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为试材,对南方根结线虫侵入与幼虫发育、根的解剖学及线虫侵入诱导形成的取食位点的细胞学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材料酸黄瓜根系中线虫侵入率极显著低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P<0.01),酸黄瓜能够有效抵抗南方根结线虫的侵入;抗、感材料根系中雌雄虫个体比例分别为1∶12和1∶5(P<0.01),抗性反应能够抑制线虫取食和幼虫发育;酸黄瓜根的解剖结构与普通栽培黄瓜相似,酸黄瓜的根不具有结构抗性;抗病反应中细胞发生过敏性坏死,感病反应中无此类现象发生。抗侵入、抑制取食和坏死反应是抗病材料酸黄瓜抗性反应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酸黄瓜 南方根结线虫 抗性 解剖学 细胞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羊河流域设施土壤环境质量演变规律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石羊河流域设施蔬菜连作土壤质量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对建棚3~14年设施的土壤采样检测,并将各项指标与露地农田相比较,总体表现是随设施建棚年限、栽培频度增加,土壤养分、重金属、盐分等指标呈明显增涨趋势,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均出现明显的累积,分别比露地农田高出35.8%、77.7%、140%和87.4%;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分别比露地农田分别高出542%、245%和67.4%。其中土壤盐分及重金属砷、汞的残留呈现明显的累积趋势,分别高出露地农田400%、309%、871%,但尚未超出相关指标范围。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设施土壤质量 时空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干旱灌区春小麦垄作沟灌栽培下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合河西干旱灌区垄作节水栽培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方法]于2005年进行了8个春小麦品种(系)的品比试验,调查比较它们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春小麦垄作适宜品种筛选结果表明,96-123产量表现最好,折合产量7 257.00 kg/hm2,分别比其他品种高805.50~1 906.50 kg/hm2,其次为陇辐2号,折合产量6 451.50 kg/hm2,其余品种产量在5 341.50~6 135.00 kg/hm2,其中西旱1号产量表现最差,折合产量只有5 341.50 kg/hm2,暂不宜垄作栽培。[结论]96-123可作为垄作栽培的适宜品种推广应用,陇辐2号和宁鉴210可作搭配品种。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种(系) 垄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