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个蚕品种在黔东南的饲养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贵蚕1号、两广二号、贵蚕5号等品种在施秉县、黄平县的饲养效果,以此3个品种为试验品种进行了饲养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贵蚕1号、贵蚕5号和两广二号3个品种均适应施秉县、黄平县气候等环境条件,但饲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定期测量8~9年生贵长猕猴桃果实的纵径、宽横径和厚横径,观察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1)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呈逐渐上升的单曲线,有两个生长期:即快速生长期(5月20日-6月16日)和缓慢生长期(6月16日-8月4日)。随果实接近成熟,其生长曲线与时间轴线逐渐趋于平行。2)果实净增长有3次生长高峰:第1次,纵径出现在5月27日,宽横径出现在6月9日,厚横径出现在6月9日-6月16日,纵径比横径提前两周;第2次,果实纵径、宽横径和厚横径都出现在6月30日;第3次,纵径出现在7月21日,宽横径出现在8月11日,厚横径出现在7月14日。随后生长速度迅速降低,9月1日以后接近停止生长。3)不同留果量和不同留果部位不影响贵长猕猴桃果实纵、横径的生长高峰次数,但影响纵、横径生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和生长曲线的起伏程度。


菊酯类农药在半夏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菊酯类农药在半夏上的残留消解动态,采用丙酮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v∶v=95∶5)为洗脱液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对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和20%甲氰菊酯乳油在半夏上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种农药的添加回收率为77%~92%,变异系数为3.8%~6.7%,随着采样间隔时间的延长,在半夏上的残留量均逐渐减少,低于国家要求的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0.5 mg/kg。说明,该类农药的残留量低、持效期长,可用于半夏虫害防治。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和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与育种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减轻杂稻制种过程中苗期除杂的难度,应用苯达松敏感致死材料农林8号m的衍生系93bel与温敏核不育系360S、6311S和恢复系明恢63杂交、回交,获得6F1、6F2和6BC组合,研究了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与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93bel对苯达松除草剂表现敏感致死,苯达松敏感致死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与两个温敏核不育系杂交,在F2群体中,苯达松敏感致死性状和温敏核不育性状的遗传符合9(苯达松不敏感的可育株)∶3(苯达松不敏感的温敏核不育株)∶3(苯达松敏感致死的可育株)∶1(苯达松敏感致死的温敏核不育株)的两对独立基因的分离模式;并成功地选择了苯达松敏感致死的温敏核不育材料。


干旱胁迫对续随子生育特性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续随子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大面积种植中面临的干旱问题,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续随子生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对续随子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有显著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续随子株高、杆高、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地径和叶面积均呈逐渐下降趋势。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蒴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地径与株高、杆高、叶面积、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存在协同作用,叶面积与其他性状不存在协同作用。


县域土壤资源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贵州省土壤数据库建设工作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县域土壤空间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基于GIS的村级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养分管理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可为作物养分空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为研究对象,采用GPS定位取578个样点,利用GIS技术,开展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再根据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作物营养特性,进行了水稻、玉米养分管理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基本呈4级。推荐施肥的水稻增产8.08%,单位养分增产效率提高39.5%;玉米增产6.15%,单位养分增产效率提高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