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芦笋种质营养器官大量元素含量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6份芦笋种质资源各器官中氮、磷、钾、钙、镁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笋各器官中氮、磷元素平均含量为嫩茎>根>叶>母茎;钾元素平均含量为嫩茎>母茎>叶>根;钙元素平均含量为嫩茎>根>母茎>叶;镁元素平均含量由为根≈嫩茎>母茎>叶。芦笋的嫩茎中5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较高,嫩茎中氮的含量范围是40.68~87.85 g/kg,磷的含量范围是2.33~15.24 g/kg,钾的含量范围是36.15~76.97 g/kg,钙的含量范围是4.45~27.61 g/kg,镁的含量范围是1.08~6.08 g/kg。其中对人体有益的钙、镁元素含量变异程度较大,钙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Purple Passion’,镁元素含量大于5 g/kg的品种有2个,分别是‘UC157’、‘JK107’。由此可见,芦笋中的氮、磷、钾、钙、镁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器官差异性和品种差异性。


水磨结合干磨制粉对米粉丝品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中国粮油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米粉丝的品质综合评价值为指标,研究了大米水磨粉粒径、干磨粉粒径、水磨粉与干磨粉不同搭配比例以及混合大米粉含水量各单因素对米粉丝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其搭配条件。结果表明:大米水磨粉粒径、干磨粉粒径以及大米水磨粉与干磨粉配比显著影响米粉丝的品质,大米水磨粉和干磨粉搭配的最佳条件为:水磨粉160~149μm、干磨粉150~139μm,二者混合配比6∶4,混合大米粉含水量41%,在此条件下生产的米粉丝断条率为2.10%,蒸煮损失率为5.03%,品质综合评价值为97.55,其综合品质评价值虽然较单独采用水磨粉生产有所降低,但较单独采用干磨粉生产显著提高。由此表明水磨结合干磨制粉是生产米粉丝的有效途径。


韭菜提取物及其主要活性物质防控苹果轮纹病发生的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形态的影响;以苹果枝条和果实为材料,研究了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了韭菜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韭菜提取液为1:250(1 g韭菜/250 mL水)和1:100(1 g韭菜/100 mL水)的平板上生长5 d后,苹果轮纹病菌斑直径分别为对照的43.25%和4.62%;在提取液浓度为1:20(1 g韭菜/20 mL水)的平板上,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被100%抑制。韭菜提取液对菌丝形态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的发生也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1:100的韭菜提取液处理的枝条和果实上病斑直径分别为相应对照菌斑直径的46.25%和42.35%;而浓度为1:20韭菜提取液处理则100%抑制了苹果轮纹病的发生。韭菜所含的4种主要活性成分中,二甲基三硫和甲基烯丙基三硫醚对苹果轮纹病菌生长具有最强的抑制效果,在浓度达1:4000(v/v)时即可100%抑制菌丝生长。以上结果表明韭菜提取液及其主要成分对苹果轮纹病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由该病原菌引起的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脂肪酸及其氧合物对曲霉属真菌菌丝生长、产孢和黄曲霉毒素合成的影响
《微生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合成的一类毒性极高、致癌性极强的次生代谢物。一般认为,高油脂含量的作物种子被曲霉属真菌感染后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但是,脂肪酸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曲霉属真菌毒素合成的作用不同,有的促进合成,有的抑制合成。最近研究结果显示所有脂肪酸都促进黄曲霉毒素合成,但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暴露空气之后对毒素合成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产毒的作用似乎是由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所产生的脂氧合物所介导。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综合评述了脂肪酸和脂氧合物调控曲霉属真菌菌丝生长、产孢和毒素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脂肪酸 脂氧合物 曲霉属真菌 黄曲霉毒素 菌丝生长 产孢


烤烟淀粉含量的配合力与遗传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烤烟烤后中部烟叶淀粉含量的遗传规律,选用K326、NC89、翠碧一号和红花大金元等4个品种,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采用Griffing方法Ⅰ进行配合力分析,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K326×红花大金元组合P1、P2、F1和F2等4个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烤后中部叶淀粉含量的遗传主要受细胞核效应的影响,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翠碧一号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较高的正向效应,K326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较高的负向效应;K326×红花大金元组合烤后中部叶淀粉含量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1),主基因遗传率(h_(mg)~2)为49.53%。


我国46个棉花品种对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的抗性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我国主要棉花品种对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的抗性水平,采用烟粉虱田间自然传毒和CLCuMuV侵染性克隆人工接种方法分别对收集的46个棉花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46个棉花品种田间播种后90 d,新海21号、新海31号、新37号及112-2号4个品种自然发病的病株率为41.70%~100.00%,病情指数为39.81~100.00;新陆早36号、新陆中52号、中棉35号、中棉43号、鲁棉研36号、金宏祥10号6个品种的病株率为8.30%~16.70%,病情指数为0.93~9.26;其余品种未见发病。46个棉花品种人工接种CLCuMuV后60 d,新海21号、新海31号、新海37号和112-2号4个品种的病情指数为75.00~100.00,表现为高感;新陆中66号和新陆早46号病情指数分别为20.83和20.37,表现为中感;新陆早62号等10个品种的病情指数为10.46~15.87,表现为中抗;新陆早47号等14个品种的病情指数为5.26~9.26,表现为抗病;豫棉15号等11个品种的病情指数为2.22~4.86,表现为高抗;新陆早13号、新陆早61号、新陆中32号、新陆中56号和中棉41号病情指数均为0,表现为免疫。
关键词: 棉花品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侵染性克隆 农杆菌注射接种 抗性鉴定


普洱茶理化品质及特征“陈香”物质基础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贮藏年份的普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其理化品质和特征"陈香"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普洱茶中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茶多酚和儿茶素、氨基酸总体出现降低趋势;其他品质成分变化不显著。鉴定出醇类、酮类、甲氧基化合物、醛类和烯类等54种香气化合物。具有愉快的木香、药香等"陈香"特征的物质比对照显著增加,主要包括雪松醇、雪松烯、β-愈创烯、α-紫罗酮、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乙酸苯甲酯、苯甲酸苯甲酯等;而具有花香的物质如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壬醛等出现降低趋势。推测陈年普洱茶特征"陈香"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上述具有愉快木香、药香气味的芳香物质。


龙眼果肉自溶相关基因DlMC4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肉自溶是影响龙眼采后果实贮运、货架寿命和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及PCR技术在龙眼果肉中克隆获得与龙眼自溶相关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DlMC4。同源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DlMC4与荔枝LcMC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定量结果表明:在采后常温贮藏期间,果肉自溶指数随DlMC4基因表达量的上升逐步升高,且DlMC4基因在自溶指数较高的‘东壁’果肉中表达量高于自溶指数较低的‘石硖’果肉。果肉中Caspase-4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DlMC4基因表达与其酶活性和果肉自溶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据此推测,采后贮藏后期果肉中DlMC4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对其果肉自溶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 龙眼 果肉自溶 DlMC4基因 生物信息学 荧光定量PCR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穗瘟病检测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穗瘟是一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多发病害,有效地检测穗瘟是水稻病害防治的重要任务。该文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GoogLeNet模型的水稻穗瘟病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Inception基本模块重复堆叠构建主体网络。Inception模块利用多尺度卷积核提取不同尺度穗瘟病斑分布式特征并进行级联融合。GoogLeNet利用其结构深度和宽度,学习复杂噪声高光谱图像的隐高维特征表达,并在统一框架中训练Softmax分类器,实现穗瘟病害预测建模。为验证该研究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1 467株田间采集的穗株为试验对象,采用便携式户外高光谱成像仪Gaia Field-F-V10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拍摄穗株高光谱图像,并由植保专家根据穗瘟病害描述确定其穗瘟标签。所有高光谱图像-标签数据对构成GoogLeNet模型训练和验证的原始数据集。该文采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GD,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优化GoogLeNet模型,提出随机扔弃1个波段图像和随机平移平均谱图像亮度的2种数据增强策略,增加训练数据规模,防止模型过拟合并改善其泛化性能。经测试,验证集上穗瘟病害预测最高准确率为92.0%。试验结果表明,利用GoogLeNet建立的深度卷积模型,可以很好地实现水稻穗瘟病害的精准检测,克服室外自然光条件下利用光谱图像进行病害预测面临的困难,将该类研究往实际生产应用推进一大步。
关键词: 病害 模型 图像处理 高光谱成像 穗瘟病检测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GoogLeNet


大叶桃花心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的化学成分,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5-dihydroxyxanthone(1)、1,6-dihydroxy-5-methoxyxanthone(2)、euxanthone(3)、1,2-dimethoxyxanthone(4)、(+)儿茶素(5)、(+)sesamin(6)、bis-(2-ethylhexyl)phthalate(7)、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8)、(20S)-3β-acetoxy-24-methylenedam-maran-20-ol(9)、cycloeucalenol(10)、β-谷甾醇(11)、7-deacetoxy-7-oxogedunin(12)和7-deacetoxy-7α-hydroxygedunin(13),其中化合物1~4、6~10和13为首次从桃花心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4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关键词: 大叶桃花心木 化学成分 酮 柠檬苦素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