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大蒜有机硫化物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中国调味品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大蒜(Allium sativum L.)为百合科葱属植物,不仅是备受欢迎的调味品,还是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两用佳品。大蒜鳞茎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机硫化物,这些有机硫化物是大蒜发挥其药理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大蒜有机硫化物提取工艺的不同导致有机硫化物的组分略有差异,进一步影响了大蒜有机硫化物的生物活性。深入研究大蒜有机硫化物的提取工艺以及检测技术,为大蒜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蒜 有机硫化物 提取工艺 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叶杨TMM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气孔作为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对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植物TMM蛋白与植物气孔的形成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了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 TMM基因5'端上游的调控序列pPsTMM,长度为2 336 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启动子pPsTMM除了含有TATA-box、CAAT-box等核心启动子元件之外,还含有多种光响应元件、植物激素响应元件、抗逆胁迫相关元件以及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相关元件等,说明转录活性还可能受到光、植物激素、逆境胁迫等因素诱导。利用双酶切法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PsTMM-GUS,叶盘法稳定遗传转化烟草,GUS化学组织染色显示GUS主要集中在叶芽起始发育部位表达,说明pPsTMM启动活性具有组织特异性。对非生物胁迫的转基因烟草进行GUS化学染色以及进行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PsTMM对不同因素的非生物胁迫响应程度存在差异性,干旱和盐胁迫下启动活性很低,高温和低温对其调控作用也不明显,但对外在施加的植物激素(GA, NAA, ABA)和水杨酸(SA)响应程度很高,说明pPsTMM启动子对物理因素的响应值要远低于化学因素的诱导。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TMM蛋白表达模式与小叶杨气孔发育特性及抗旱性之间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pPsTMM启动子 GUS化学组织染色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和东北粳稻稻米理化特性及Wx和OsSSIIa基因序列分析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地理来源和直链淀粉含量将87份供试粳稻品种(系)划分为江苏普通粳稻、东北粳稻和江苏半糯粳稻3种类型,系统比较了稻米理化性状及淀粉合成主效基因Wx和OsSSIIa序列的差异,以探究其食味品质特征及其形成的分子基础.与东北粳稻相比,江苏普通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偏低,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偏高,而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相当.与江苏普通粳稻和东北粳稻相比,江苏半糯粳稻具有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大的胶稠度及独特的RVA谱特征.大多数性状变异系数在3种类型粳稻中均较小,仅消减值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品种(系)间的稻米回生性存在较大差异而其他性状较为一致.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在3种类型粳稻中表现不尽相同,说明地理来源和品种特性影响食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程度.聚类分析将87份粳稻分为4个类群,江苏普通粳稻与东北粳稻主要分布于类群I和II,且品种间相互交错;类群III由2个江苏普通粳稻品系和1个江苏半糯粳稻(徐稻9号)组成,多数性状值位于普通粳稻与半糯粳稻之间;类群IV中均为江苏半糯粳稻.序列分析表明江苏普通粳稻和东北粳稻中Wxb基因无序列差异,而江苏半糯粳稻在Wxb第4外显子上发生G/A替换,属Wxmp等位基因型;江苏省部分粳稻品种(系)携带OsSSIIa(G-GC)等位基因,从而导致高糊化温度.

关键词: 粳稻 食味品质 低直链淀粉含量 Wx OsSSII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羊肉加工过程中的菌群多样性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分析了羊肉加工过程中的菌群多样性及其变化,确定了羊肉加工过程主要的污染菌群组成.传统培养结果表明在羊肉加工过程中,初始胴体表面菌数在10~3~10~4 CFU/cm~2之间,而在后续的分割过程中其菌数增长到10~5~10~6 CFU/cm~2,说明加工过程可能会造成羊肉二次污染.从不同选择性培养基中分离得到43株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晶紫染色测定成膜能力结果发现上述肠杆菌的成膜能力最强.高通量测序发现,胴体和台面表面的腐败菌均有莫拉菌科、嗜水气单胞菌科、嗜冷杆菌科、希瓦氏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假单胞菌科、李斯特菌科、葡萄球菌科、肠杆菌科等,说明胴体和加工环境间存在交叉污染.本研究发现羊肉加工过程中的优势菌群复杂,并且污染菌株也具有较强的成膜能力,为冷鲜羊肉的保鲜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传统培养 高通量测序 生物膜 羊肉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原酸与Ⅲ型细菌素复配对鸡肉中假单胞菌的抑菌机制

肉类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荧光假单胞菌是引起冷鲜鸡肉腐败变质的优势腐败菌,可降解肉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产生多种腐败代谢产物,进而使肉类食品风味和品质发生劣变。采用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A)、Ⅲ型细菌素Helveticin-M及二者复配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对荧光假单胞菌外部形态结构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测定胞外ATP含量、胞外蛋白和核酸外渗,研究CA或Helveticin-M对指示菌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A或Helveticin-M单独作用相比,二者复配后抑菌作用显著增强(P<0.05);绿原酸与Helveticin-M复配处理可显著破坏荧光假单胞菌形态,增强细胞膜渗透性,加剧胞内物质外泄,最终加速荧光假单胞菌死亡。

关键词: 绿原酸 Ⅲ型细菌素Helveticin-M 荧光假单胞菌 抑菌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稳产国审小麦新品种—淮麦46

麦类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淮麦46(原代号淮麦404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以淮麦33为母本、淮麦18/淮麦97255的F1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11。1 特征特性淮麦46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30.9 d,较对照品种周麦18早0.7 d。幼苗半匍匐,叶片短宽,深绿色。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介孔氧化硅微纳材料的卫生检验应用研究进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介孔氧化硅微纳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易于修饰的孔道结构,在卫生分析和抗菌等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对介孔氧化硅微纳材料在卫生分析和抗菌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卫生检验 生物传感器 抗菌 多重耐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tms5与pms3的互作效应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ms5与pms3是水稻的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其功能位点已经明确,然而它们在两系不育系中的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针对tms5与pms3基因功能位点,分别设计了功能标记AS-TMS5和CAPS-PMS3.经鉴定发现,这2个功能标记能准确区分不育、可育性状对应的隐性纯合、杂合和显性纯合3种基因型.利用AS-TMS5和CAPS-PMS3对培矮64S/9311、广占63S/湘恢47和粤光S/宁恢108的F2群体单株的基因型及育性的关系分析发现,tms5基因是广占63S和粤光S控制光温敏不育性状的主效基因,而pms3基因在培矮64S和粤光S中并不能独立起作用,还需要与其他基因共同调控.进一步分析粤光S/宁恢108的F2:3群体基因型与育性的关系,发现在粤光S/宁恢108背景下,携带pms3基因的株系几乎都表现可育,而携带tms5基因的株系在较高气温条件下表现不育,但育性转换温度可能较高;而携带tms5与pms3基因的株系育性转换温度比仅携带tms5基因的株系低,这为聚合2个基因选育不育性状稳定的光温敏不育系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tms5 pms3 功能标记 光敏不育 温敏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秸秆与二种不同废弃物堆腐制备基质的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良农作物秸秆制备栽培基质中p H值、EC值偏高,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等理化性质不良等问题,研究了在秸秆预处理(堆腐)过程中添加酒糟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以稻秸秆中混入体积比例20%的菇渣作为基质堆腐处理的对照(CK),采用在高温好氧堆腐及穴盘育苗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混入相同比例的酒糟及腐熟物料组配无机物珍珠岩等方法,对基质理化性质、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堆腐阶段稻秸秆+酒糟有利于高温堆腐进程,提高堆腐效率。堆腐温度大于50℃的高温维持天数较对照增加14 d,平均堆腐温度较对照增高9.50℃,稻秸秆+酒糟处理最终腐熟物p H值、EC值较对照分别下降15.0%、26.8%。稻秸秆+酒糟腐熟物组配珍珠岩后,进一步降低了EC值(P<0.05),基质物理性质也得到提高(P<0.05),从而促进了幼苗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生长,稻秸秆+酒糟腐熟物料与珍珠岩的体积比例以7∶3较好。采用稻秸秆堆腐制备基质过程中,加入体积比例20%的酒糟能提高堆腐效率,有效改善腐熟物料中pH值、EC值等不良理化性质,为稻秸秆的基质化利用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基质 稻秸秆 农业废弃物 堆腐 pH EC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叶夹角的遗传模型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控制玉米叶夹角的基因遗传规律,以株型存在显著差异的2个糯玉米自交系组配的P1、P2、F1、BC1、BC2、F2 6个世代为试验材料,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探明控制糯玉米叶夹角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F1叶夹角杂种优势表现为负向离中亲优势,无超亲优势;糯玉米穗上第一叶叶夹角与穗下第一叶叶夹角遗传模型相同,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穗上第一叶叶夹角BC1、BC2、F2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63.96%、72.90%、82.55%,穗下第一叶叶夹角BC1、BC2、F2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63.41%、71.83%、82.01%;27.58%的表型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决定,非加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易晚代进行叶夹角性状选择.研究结果为糯玉米叶夹角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株型育种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糯玉米 叶夹角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