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6种植物在逆境胁迫下脯氨酸的累积特点研究
《草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南亚高山草甸植物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不同环境梯度条件下的6种植物: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的游离脯氨酸的积累与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境(包括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的变化,6种植被叶片内脯氨酸含量随着从阴坡、半阴半阳坡、阳坡环境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植物品种的不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幅度有差异,进一步可以认为叶片内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可作为衡量植物抗逆性的指标。


机关档案室如何建立全宗卷
《档案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近年省档案局提出的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和全省档案工作大检查中,初次对省直机关档案部门提出建立"全宗卷"的要求。那么,什么是全宗卷?如何建立全宗卷?建立全宗卷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哪些必要呢?我从机关建立全宗卷工作的探索中谈点体会。


高原夏菜产地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北方园艺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通过调查取样、测试分析,对高原夏菜产地环境土壤、灌溉水、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原夏菜生产基地永昌县、皋兰县土壤环境质量和产地灌溉水质量等级均为"1级",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空气质量良好,符合农业部有关空气环境质量免检的要求;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绿色食品及无公害产品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不同蛋白亚基类型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评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57个供试材料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的基础上,测定了这些品种的理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将供试材料按不同的HMW-GS组成分类,对每种类型的品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Glu-D1位点亚基组成类型分析,品质状况为:5+10亚基>10亚基>2+12亚基>2+10亚基>2+11亚基>11亚基;以Glu-D1位点和Glu-A1位点亚基组成相同而仅有Glu-B1亚基组成存在差异的小麦品种分析研究,表明Glu-B1位点等位基因对品质的贡献为:7+8亚基>17+18亚基>22亚基.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剖面盐分离子分异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土体盐分离子作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电导率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即:EC100 cm>EC120 cm>EC80 cm≥EC60 cm>EC40 cm。且不同地下水埋深对不同盐分离子作用的影响不同,土壤盐分、Ca2+、Mg2+、Na+和SO42-表聚的敏感地下水埋深是100 cm,而Cl-表聚的敏感地下水埋深是60 cm。在相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Ca2+、Na+和SO42-迁移规律与土壤盐分的迁移规律一致。


藏药波棱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北方园艺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种子活力的测定、发芽床及发芽温度的筛选和不同药剂浸种处理,研究了波棱瓜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波棱瓜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程度的休眠特性,其最佳发芽基质为砂质发芽床;发芽最适温度为20℃;青霉素和聚乙二醇对波棱瓜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用50℃的温水浸种后,采用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处理,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2%和20%,达到53.33%,极显著高于对照33.33%;用100 g/L的聚乙二醇溶液处理,波棱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力分别比对照提高10%和14%。


中国北部高原地区谷子品种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0对谷子SSR分子标记,对中国北部高原生态区6个谷子农家品种和14个谷子育成品种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0对谷子SSR引物中,只有7对引物扩增出了特异性条带;7对引物共检测出19条特异性带,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2.71条带。引物AC408-2检测出的特异性带最多(5条),引物P24检测出的特异性带最少(1条)。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表明,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1~0.86,20个品种可归为四大类,其中6个农家品种分别归属于三大类中,农家品种遗传变异较育成品种大。


钾肥对河西绿洲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和作物吸钾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钾肥不同用量的田间试验,以验证河西绿洲富钾的灌漠土壤施用钾肥对小麦/玉米带田是否有增产效果。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K处理,施K2O分别为:0、751、50、2253、00 kg/hm2。结果表明,钾肥能提高小麦/玉米带田栽培条件下两种作物产量,和不施钾肥相比,小麦带增产5.1%~8.9%,玉米带增产2.8%~8.1%,小麦/玉米带田总产提高3.3%~7.8%;当施钾量为75 kg/hm2,小麦/玉米带田总产量为最高,达12 994kg/hm2,与不施钾肥相比,总产量增加936 kg/hm2,增产7.8%。钾肥能提高小麦秸秆钾含量和吸钾量,与不施钾肥相比,小麦秸秆含钾量提高4.31%~7.84%,吸钾量提高6.2%~9.6%;但玉米秸秆钾含量和吸钾量有所降低,与不施钾肥相比,玉米秸秆含钾量减少20%~24.86%,吸钾量减少25.7%~28.7%。这是否是小麦和玉米在带田种植条件下存在着对钾素吸收的竞争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