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天水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小麦条锈菌越冬调查初报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勘定小麦条锈病病菌越冬的海拔上限,明确不同海拔地区病害的越冬率。2008-2010年作者以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为基点,对天水地区不同海拔高度麦田小麦条锈菌的越冬情况进行了大田随机调查和病田定点系统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小麦秋苗发病重、越冬菌源多,是导致当地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的重要因素。一般年份小麦条锈菌在天水地区海拔1 293~2 080 m地带可以越冬,其越冬率随海拔降低而增高;同一地点不同年份间越冬率存在差异。越冬海拔上限与过去研究结果相比有明显提高,在海拔2 080 m地带越冬率为0.65%,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文中还对影响小麦条锈菌越冬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越冬海拔上限 系统观察 陇南麦区

干制苹果片无硫复合护色液的优化配制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苹果为试材,选用氯化钠、氯化钙、柠檬酸、EDTA-2Na、异抗坏血酸钠为试剂,采用响应面法对苹果片干制过程中的褐变进行了护色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钠1.05%、氯化钙0.63%、柠檬酸0.94%、EDTA-2Na 0.16%、异抗坏血酸钠1.65%为最优护色工艺参数。

关键词: 苹果 无硫护色 干制 响应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膨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秀三红"、"岐山透心红"和"地方透心红"的肉质根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了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膨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出苗35 d后,肉质根的日鲜重增长速率持续增高后又逐渐下降,肉质根的库活性逐渐降低;与正常肉质根相比,抽薹肉质根的日鲜重增长速率较低,干鲜重比值较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胡萝卜肉质根干重与GA3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IAA、IPA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IAA和GA4含量与肉质根干鲜重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而IAA、GA4、ABA、GA3、IPA、DHZR含量与肉质根的库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内源激素是通过调控肉质根的库活性来促进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的膨大。

关键词: 胡萝卜 肉质根 内源激素 库活性 抽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半夏多倍体诱导研究:Ⅱ.单细胞水平COLO诱导及多倍体植株再生

核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建立了高效的半夏悬浮细胞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悬浮细胞作为靶标材料,以秋水仙素(COLO)为多倍体诱导剂,对COLO诱导多倍体的适宜浓度等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并在获得多倍性细胞后,经诱导分化和再生形成纯合的多倍体植株。结果显示,0.05~0.10mg/ml的COLO处理24h,可获得较好的多倍体细胞诱导效果,多倍性细胞比率约为74.20%,并最终获得11株纯和的半夏多倍体幼苗,根尖细胞染色体为104条,是对照54条的2倍,目测诱变率可达14.07%~46.05%,多倍体诱导率为3.85%~29.76%,嵌合体率为12.88%~17.65%。结果证明通过半夏等植物单细胞水平多倍体诱导获得纯合的多倍体植株是一条可行且高效的多倍体诱导途径。

关键词: 半夏 悬浮细胞 单细胞水平 秋水仙素 多倍体 胚胎发生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凉和天水梨产区梨二叉蚜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平凉和天水梨产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 000~1 700m之间,年降雨量在350~750mm左右,年平均气温7~11℃,是甘肃省内著名的梨果生产基地。该区梨树主要分布在河谷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变暖对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需水量是农田水分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未来温度上升1~4℃的情景下,研究了气候变暖对我国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不同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冬小麦需水量的影响最大,对玉米和春小麦次之。当生长期内温度上升1~4℃时,冬小麦需水量将增加3.05%~12.90%,相当于13.2~81.2 mm;玉米需水量将增加2.49%~10.80%,相当于9.9~60.6 mm;春小麦需水量将增加2.74%~11.69%,相当于6.7~40.0 mm。气候变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地域性差异。对干旱区的作物需水量影响最大,半干旱区次之,其次是半湿润区,对湿润区影响不大。根据甘肃省目前的种植结构,据此估算,当温度上升1~4℃时,将使甘肃省冬小麦的灌溉需水量增加12.43×108 m3、13.02×108 m3、13.74×108 m3和14.65×108 m3,玉米的灌溉需水量增加7.94×108 m3、8.32×108 m3、8.78×108 m3和9.30×108 m3,春小麦的灌溉需水量增加4.97×108 m3、5.16×108 m3、5.42×108 m3和5.76×108 m3。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温度 作物需水量 气候区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量铁胁迫对豌豆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膜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水培条件下过量铁胁迫对豌豆(Pisum sativum)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膜组分及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铁浓度的升高,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羧化效率(CE)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叶绿素含量以及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速率(Fv/Fm)、潜在光化学速率(Fv/Fo)、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量子产额(Yield)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都逐渐下降,而初始荧光(Fo)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则逐渐上升;同时,过量铁胁迫造成叶片叶绿体膜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增加,进而引起膜流动性的急剧升高。可见过量铁胁迫除导致幼苗光合作用的气孔抑制外,还直接伤害了光合机构,引起光能原初捕获能力和光能同化效率的降低,同时也造成了叶绿体膜不饱和度增加使得膜功能下降,引起幼苗光合能力的下降。

关键词: 叶绿体膜 铁过量 豌豆 光合特性 脂肪酸 膜流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休闲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求夏休闲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变化、水肥高效利用、麦田生产力及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以期高效利用和开发有限的自然降水资源。本研究通过对4种夏休闲耕作方式下麦田0cm-200c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杂草生长量、有机物质和养分归还量进行定位监测,结合籽粒和生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冬小麦播前,夏闲期高留茬翻耕播种油菜(深翻绿盖)比对照(传统耕作)0cm-200cm土层土壤少蓄降水仅为2.4mm;深翻绿盖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3.0%,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提高35.2%和96.7%;深翻绿盖处理杂草生长量为对照的41.4%,翻压归还农田的有机物质、全氮、全磷和全钾比对照分别提高326.5%、716.7%、300.0%和829.6%。由此可知,深翻绿盖处理在不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的条件下,把夏休闲期裸地无效蒸发的一部分降水转化为油菜生物产量,减少了土壤水分的非生产性消耗,提高了有限降水的利用效率,有效的抑制夏闲期杂草生长,显著加强了麦田系统的物质循环,实现了耕地的用养结合。

关键词: 夏休闲期 耕作方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含水量 杂草发生 养分归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为干扰对玛曲高寒退化草地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玛曲高寒草地退化日趋严重,位于黄河第一弯的甘肃省玛曲县是黄河径流重要的汇集区和黄河上游至源头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补充黄河水量约达45%,但由于人口和牲畜的增加,掠夺式经营使草场退化严重,湿地萎缩。全县近90%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其中沙化面积达5×104hm2以上,且每年以10.8%的速度蔓延。笔者综述了近年来人为干扰对玛曲高寒退化草地的影响,对玛曲县高寒草地生态环境恢复和沙漠化防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玛曲 高寒草地 人为干扰 影响

2009年甘肃省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对甘肃省9个市的21个县、区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采集病害标样,进行病原分离。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在全省各玉米种植区均普遍严重发生,病田率100%,病穗率和病株率平均为63.57%和34.47%。初步分离结果表明,全省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和轮枝镰孢菌,但在地区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玉米 穗腐病 茎基腐病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