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温度场分布及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为研究新型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温度场分布及其保温性能问题,基于2016年3月8—10日的新型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内外GL820绝缘多通道数据记录仪、中长图彩色无纸记录仪、光电式总辐射传感器V2.0的温度、光照记录数据,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二维温度场的拟合和图像绘制。结果表明:06:01为大棚最低温度,最低气温9日>8日>10日;08:01—12:01为温度上升期;8日、10日12:01—16:01为大棚最高温度,9日14:01—16:01为大棚最高温度;22:01温度8日、10日>9日。阴天的8日或阴~晴的9日09:01先从大棚的下部升温,12:01—16:01大棚上部升温较快,20:01—22:01大棚上部降温较快;晴天的10日9:01先从大棚的上部升温,12:01—16:01是3天的最高温度,18:01从大棚下部开始降温,20:01—22:01大棚上部气温最低。在大棚温度最低时或最高时,大棚顶部最高点对应为大棚温度最低点或最高点。夜间00:01—08:01期间10 cm地温较低,地温8日>9日>10日;10日07:00—08:00地温最低(11.3℃)。棚内、外光照强度差距较大,光照强度10日>8日>9日。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在2月中旬喜温果菜类可以定植,早于单膜塑料大棚25~30天,在春提早方面优势明显。

关键词: 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 温度场 分布 MATLAB软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新品种玲珑脆的组织培养和离体快繁技术

河北果树 2019

摘要:试验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玲珑脆进行了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芽萌发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05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6 mg/L+NAA 0.05 mg/L,增殖系数平均3.2;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IAA 0.5mg/L,移栽成活率达到85%以上,建立了一套较为简单、有效的甜樱桃组织培养和离体快繁技术程序。

关键词: 甜樱桃 离体快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近年来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但农村环保工作开展却频频遭遇困境.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采取第三方治理模式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可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法律制度缺失、治理主体缺位、资金技术缺乏等问题.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引入第三方治理的优势和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设计构建了农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框架,为解决农村环保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环境治理 第三方治理 乡村振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豆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豆23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豆12*nf1(冀黄103)杂交一代为母本,以冀豆12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籽粒较大,蛋白质含量45.23%,蛋脂总和64.16%,是高蛋白和蛋脂双高品种.于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关键词: 大豆 冀豆23 高蛋白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份葡萄砧木品种资源耐盐性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鉴定21份葡萄砧木品种资源的耐盐性。采用营养钵基部盐液浸泡法,设置100 mmol/L盐处理(以不加盐作为对照),以盐害指数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对21份葡萄砧木进行了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耐盐力强的‘Salt creek’和‘Dogridge’来自香槟尼葡萄,‘洛特’来自沙地葡萄,‘101-14’来自河岸葡萄作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而耐盐力弱的是‘5BB’‘188-08’‘420A’‘140R’‘1103P’‘SO4’均来自冬葡萄作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因此,耐盐砧木育种中,可选择耐盐性强的香槟尼、沙地葡萄和河岸葡萄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

关键词: 葡萄砧木 耐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密度和叶枝对棉花品种冀丰914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中国棉花 2019

摘要:设置4个种植密度(3.0、3.75、4.5、5.25万株·hm-2)和5种叶枝处理方式(不留叶枝、留1个叶枝、留2个叶枝、留3个叶枝、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密度和叶枝数量对冀丰914皮棉产量、铃重、衣分及成铃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果枝铃重还是叶枝铃重均随叶枝的增加而下降;总成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衣分与密度、叶枝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密度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叶枝数量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叶枝条件下,皮棉产量的最高值出现在不同密度:不留叶枝条件下,密度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1~3叶枝,密度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全部叶枝时,2015年密度在3.75万株·hm-2皮棉产量最高,2016年密度在4.5万株·hm-2产量最高。在低密度(3.0万株·hm-2)时保留叶枝对产量有较好的补偿作用。冀丰914在4.5万株·hm-2密度下保留1~3个叶枝能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 密度 叶枝 产量 铃重 衣分 铃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一代棉铃虫突袭金银花,抓紧防治

农药市场信息 2019

摘要:棉铃虫幼虫常取食金银花花蕾及幼嫩叶片,可严重影响金银花的安全生产.往常年份,河北省中南部金银花棉铃虫需重点防治2、3代棉铃虫(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1代棉铃虫(5月上中旬)常发生较轻.但5月7日,笔者于巨鹿县金银花主产区多点调查发现,今年越冬代棉铃虫发生明显较往年严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A2f生物学特性及耐热性调控作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Hsf)在植物体响应热胁迫和其他逆境胁迫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数量因作物不同差异较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Hsf家族成员数量多,包括多个亚家族,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复杂多样.本研究从小麦中同源克隆了A2亚族成员TaHsfA2f(GenBank No. MK045331)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序列长1 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含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 DBD)、核定位信号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MRKELEDAMSNKRRRR)、核输出信号序列(nuclear export signal, NES)(LKRDKGLLM)和激活域(aromatic, large hydrophobic and acidic amino residues, AHA)(DDFWEDLLHE).通过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表皮细胞发现,正常条件下Ta HsfA2f蛋白质定位在细胞核.同源分析表明,TaHsfA2f与多种作物的HsfA2e蛋白相似性较高.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TaHsfA2f在小麦中组成型表达.显著性分析表明,成熟根中高表达,幼茎和幼叶中较低表达(P<0.05).叶片中TaHsfA2f的表达分别受热胁迫、水杨酸和过氧化氢处理上调(P<0.05),于处理60 min和120 min时达峰值.TaHsfA2f可不同程度提高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的基础耐热性和获得耐热性,在热胁迫条件下上调一系列热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小麦A2亚族基因特性与调控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TaHsfA2f 生物学特性 亚细胞定位 耐热性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限水条件下冬小麦品种高产特征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了筛选限水条件下冬小麦高产品种,2016-2017年在藁城试验站以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1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限水条件下高产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特点.结果表明,产量与冬前主茎叶片数呈负相关,与单株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条数、冬前叶面积指数(LAI)、灌浆期旗叶SPAD值和灌浆期持续天数均呈正相关,其中,与灌浆期旗叶SPAD值和灌浆期持续天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在限水条件下,应选择灌浆持续时间长、后期衰老慢的品种;越冬前植株生长过旺,并不是获得高产的保证.冀麦325、冀麦418、邢麦13、衡0628、衡4444、济麦22、石麦25和婴泊700的产量均大于9 700 kg/hm~2,冬前主茎叶片四叶一心和灌浆持续期均大于34 d,灌浆后期叶片衰老慢,SPAD值较高.

关键词: 小麦 限水 品种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无垄栽培条件下适宜品种及灌水次数的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实现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大面积推广,研究适宜的小麦品种和最优灌溉次数,采用裂区试验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不同的浇水次数,结合产量比较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最适宜品种。结果表明,中穗型和大穗型品种产量比较高,相对于多穗型品种更适合无垄栽培;具备灌1~2水条件的地块应选择中、多穗型品种,具备灌2~3水条件的地块应选择中、大穗型品种;灌2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关键词: 小麦 无垄栽培 品种 灌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