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钾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钾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钾肥利用率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确定钾肥正确的用量和合适的施用时期,可为棉花主产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连续2年在山东平原县、河北威县、新疆昌吉市进行田间试验。钾肥用量试验山东设K2O 0、30、60、120、180、240 kg/hm2,河北设K2O 0、37.5、75、150、225、300 kg/hm2,新疆设K2O 0、18.75、37.5、75、112.5、150 kg/hm2。钾肥施用时期试验3地点均设不施钾(CK)、钾肥100%基施、钾肥50%基施+50%花期追施、钾肥50%蕾期+50%铃期追施、钾肥50%蕾期+50%吐絮期追施、钾肥50%花期+50%吐絮期追施。【结果】山东、河北、新疆试验点上棉花开花期后累积的钾占整个生育期钾素累积量的54%62%、70%73%、49%67%。施用钾肥增加皮棉产量和收益,钾肥用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2013年比2012年明显,三个地点钾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新疆>山东>河北,其最高产量施钾量分别为142、240、174 kg/hm2,经济最佳施钾量分别为136、212、150 kg/hm2。钾肥不同用量除影响某些纤维指标外,对品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秸秆不还田时,山东和河北试验点钾肥用量180 kg/hm2和150 kg/hm2时可以维持棉田钾素平衡,而在新疆所有钾肥用量下棉田钾素都是负平衡。河北和新疆50%钾肥蕾期+50%钾肥铃期追施、山东50%钾肥基施+50%钾肥开花期追施的皮棉产量、钾肥的农学效率和施钾经济效益高于其他施用时期。钾肥施用时期影响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或纤维伸长率,但因地点和试验年份而不同。施钾时期对纤维整齐度和马克隆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钾肥用量对棉花纤维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主要影响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山东试验点钾肥的适宜用量为K2O 180 240 kg/hm2,最佳施用时期为钾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河北试验点钾肥的适宜用量为K2O 150 180 kg/hm2,最佳施用时期为钾肥50%蕾期+50%铃期追施;新疆试验点钾肥的适宜用量为K2O 112.5 150 kg/hm2,最佳施用时期为钾肥50%蕾期+50%铃期追施。

关键词: 棉花 钾肥用量 施钾时期 皮棉产量 纤维品质

新疆‘叶尔羌’扁桃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氮磷钾光谱特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对N、P、K的响应,探寻采用叶片光谱指数诊断N、P、K敏感时期,为新疆莎车‘叶尔羌’扁桃简便快捷的非破坏性营养诊断提供最佳时间窗。【方法】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利用Unispec-SC光谱仪测定莎车‘叶尔羌’扁桃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果实座果期、膨大期、硬核期、成熟期叶片的光谱反射率。【结果】‘叶尔羌’扁桃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波动取决于波长,在可见光波段变异最小。光谱反射率总体上呈现硬核期>座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叶尔羌’扁桃果实不同生育期光谱指数(ND705)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者极显著差异(P<0.01)。叶尔羌扁桃果实座果期、膨大期、硬核期、成熟期叶片氮素的敏感波段分别为815 894 nm,375 398 nm,608 616 nm,429 437 nm;磷素的敏感波段为766 802 nm,1023 1063 nm,708 713 nm,1130 nm;座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叶片钾素的敏感波段分别为815 894 nm,345 368 nm,475 491 nm。【结论】果实成熟期与硬核期是N、P、K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时期。叶尔羌扁桃果实座果期、膨大期、硬核期、成熟期叶片N素的敏感波段分别为815 894 nm,375 398 nm,608 616 nm,429 437 nm;P素的敏感波段为766 802 nm,1023 1063 nm,708713 nm,1130 nm;座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叶片钾素的敏感波段分别为815 894 nm,345 368 nm,475 491 nm。

关键词: ‘叶尔羌’扁桃 氮素、磷素、钾素 光谱反射率 果实生育期 敏感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六环/水溶液处理对棉花纤维结构形态及木质素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棉花纤维中纤维素含量较高、难以研磨,而致使其它成分提取困难的特性,采用不同二氧六环/水溶液在不同温度和有无盐酸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直接处理完整棉花纤维,选出适合提取棉花纤维中木质素所需的实验条件,为进一步分析棉花纤维中木质素结构提供合适的实验方法。【方法】设置3种二氧六环与水的不同配比处理,在两种不同温度,以及有无盐酸催化条件下共12种处理,分别清洗去可溶物质的棉花纤维,提取出棉花纤维中的木质素。以标样木质素为参照,在紫外光谱条件下,分析对比不同处理所得木质素在280 nm处的吸光度值和200~500 nm区间的扫描曲线图;将其在合适的处理条件下处理得到的纤维残渣和剪碎的棉纤维分别利用扫描电镜拍照,观察二氧六环/水溶液处理对棉花纤维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12种处理条件中,添加盐酸处理条件下,提取的木质素的吸光度值总体高于非盐酸条件下处理提取所得。在盐酸作用下处理棉花纤维提取的木质素中,当二氧六环/水溶液的体积比为85/15,反应温度在86℃时,提取的木质素的紫外扫描曲线与标样木质素曲线相似;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处理能够打破棉花纤维细胞壁结构,使纤维次生壁充分暴露,有利于棉花纤维中结构物质的析出。【结论】利用二氧六环/水溶液(V/V,85/15)在86℃、盐酸作为催化剂的反应条件下处理完整棉花纤维16 h,可提取出棉花纤维中木质素。

关键词: 二氧六环/水 棉花纤维 结构形态 木质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氧化氮间歇熏蒸对木纳格葡萄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纳格葡萄为材料,采用0、300、1 000μL/L一氧化氮(NO)以间歇熏蒸的方式处理木纳格葡萄,每7 d熏蒸1次,共熏蒸8次。测定了不同用量NO熏蒸处理后其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趋势。比较了NO处理对葡萄果皮以及果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变化的差异性,研究NO对葡萄抗氧化酶以及活性氧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300μL/L NO处理能够提高木纳格葡萄果皮和果肉中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延缓MDA、O_2~-·和H_2O_2的积累,维持木纳格葡萄果实中活性氧代谢的平衡,抑制膜质过氧化的发生,延缓果实的衰老。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间歇熏蒸 葡萄 活性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棉田残膜回收机松土齿结构改进

农机化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松土齿是残膜回收机的重要工作部件之一。为此,针对以往残膜回收机松土齿易变形的情况,在SolidWorks Simulation中对松土齿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松土齿受力时超出许用应力的区域,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对修改后的松土齿重新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新的结构在尺寸和质量上没有大幅提高,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采用新结构松土齿的残膜回收机在实际使用中,松土齿未见变形现象,且降低了收膜滚筒的故障率。

关键词: 残膜回收机 松土齿 有限元 结构改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氧化氮间歇熏蒸对木纳格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木纳格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新疆木纳格葡萄进行间歇熏蒸处理。测定了贮藏期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NO间歇熏蒸方式对木纳格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其他浓度NO处理组相比,300μL/L NO显著延缓了木纳格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延缓了果肉的软化以及叶绿素的降解;抑制了果实失重率、腐烂率、落粒率和果梗褐变指数的增长。适宜浓度的NO处理可延缓采后木纳格葡萄果实的衰老和维持果实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间歇熏蒸 木纳格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果贮藏害虫印度谷螟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乌鲁木齐地区红枣、葡萄干、巴旦木、核桃、杏仁、杏脯等干果贮藏害虫种类及其优势种,研究优势贮藏害虫在乌鲁木齐的年生活史、不同食料对其发育历期的影响及自然天敌对其控制作用。【方法】采集不同来源贮藏害虫危害的干果,鉴定其贮藏害虫种类及优势贮藏害虫,以印度谷螟幼虫接种葡萄干研究印度谷螟在乌鲁木齐的年生活史。采用初产印度谷螟卵接种红枣、葡萄干、玉米粉、黄豆粉、人工饲料等五种食料,分析五种食料对印度谷螟卵-成虫发育历期的影响。采集野生麦蛾茧蜂成蜂接种印度谷螟幼虫,分析麦蛾茧蜂对印度谷螟幼虫的控制作用。【结果】印度谷螟在供试五种干果样品中危害比例为100%,花斑皮蠹和锯谷盗仅在部分核桃、杏干、巴旦木等干果中有危害,印度谷螟一年可发生三代。28℃、40%RH培养条件下,人工饲料、黄豆粉、红枣、葡萄干、玉米粉卵-成虫发育历期分别为(30.66±5.02)d、(53.98±5.30)d、(59.91±5.48)d、(68.54±6.16)d、(74.61±9.24)d。野生麦蛾茧蜂对印度谷螟5~6龄老熟幼虫的单雌寄生率达(43.80±20.63)%,麻痹率达100%。【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干果优势贮藏害虫为印度谷螟,印度谷螟在乌鲁木齐一年可发生三代,五种食料培养条件下印度谷螟卵-成虫发育历期由长至短依次为玉米粉>葡萄干>红枣>黄豆粉>人工饲料,人工饲料可作为印度谷螟人工繁殖饲料,野生麦蛾茧蜂对印度谷螟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其具备较好的生防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印度谷螟 年生活史 麦蛾茧蜂 发育历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棉秆炭对新疆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施用棉秆研制的生物炭,研究其对新疆盐渍化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低两个水平一次性施入生物质炭,连续监测3年,分别测定2013年播种前、收获后与2014年收获后、2015年收获后的0~20 cm、20~40 cm土层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容重与总盐,养分含量及作物产量。【结果】在三年四茬连作体系上施用生物炭提高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平均每年提高2.63%~7.57%),降低土壤容重(平均每年降低1.66%~2.18%)与土壤总盐含量(平均每年降低24.32%~28.06%);提高土壤中原有养分含量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平均每茬可提高25.52%~27.47%)。【结论】施用棉秆可有效改良新疆盐渍化土壤的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特性,并在提高土壤质量的同时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 棉秆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含量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间作模式对温室连作番茄产量、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间作模式对番茄连作障碍的影响,将生菜和芹菜2种作物分别与番茄间作,研究间作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的比例,显著降低真菌数量,同时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减轻连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提高番茄产量,缓解番茄连作障碍。

关键词: 间作 连作障碍 番茄 产量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新疆主要牲畜生产变化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作为全国畜牧业生产基地和五大牧区之一,在满足区域畜产品需求和为国家提供畜产品中作用重大。为明确新疆畜牧生产结构中不同牲畜的变化特点和竞争优势,笔者以牲畜主要畜产品产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新疆的畜牧生产变化进行研究,并提出措施建议。1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