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速效养分速测方法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适合在基层推广使用的土壤养分速测方法,采用3种速测方法和常规分析法对10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的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pH进行测定。结果表明:YN-2 000速测仪测定结果能够反映测定样品的养分含量及变化情况。在3种速测方法中,YN-2 000速测仪的测定结果变异系数较小,可在测土配方施肥中推广应用。


贵州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供甘薯育种优良材料,对贵州10个甘薯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枝数、单株绿叶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极显著;单株结薯数、中薯数、单株绿叶数3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10 2,可以作为甘薯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密度和氮磷钾肥对黔油20号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黔油20号的高产优化农艺措施,运用4因素(完全实施)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油菜黔油2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作用的顺序为氮肥>磷肥>密度>钾肥。单产达240.56 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密度7 750~8 494株/667m2,纯氮14.085~15.425 kg/667m2,速效磷10.688~11.888 kg/667m2,速效钾11.855~13.425 kg/667m2。


贵州优良草品种引种选育及应用
《草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州主要地方优良草种选育及利用在贵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石漠化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合近年来的科研工作,综述了贵州近30年来在主要地方优良草种选育利用方面的主要成就。结果表明,自贵州草地畜牧业兴起以来,广大科技人员为解决草地生产用种问题,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草种10余种累计100多份品种资源,并多次考察收集贵州野生牧草品种资源近1 000份,经过整理、鉴定,发掘了一批重要的育种材料。近15年来,采用引种驯化筛选、选择育种等方法先后选育牧草新品种9个,对促进贵州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还分析了贵州牧草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今后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


玉米杂交种黔单23号制种技术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玉米杂交种黔单23号的制种质量和产量,对黔单23号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制种中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摸索,总结出黔单23号的制种技术。


贵州非洲菊主栽品种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生产提供优质的非洲菊种苗,以非洲菊桔红品种大零88和红色品种热带草原的幼蕾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KT和NAA,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芽分化时,大零88以MS+6-BA6 mg/L+KT 4 mg/L+NAA0.1 mg/L的效果最佳;热带草原以MS+6-BA9 mg/L+KT 4 mg/L+NAA0.1 mg/L的效果最佳。增殖培养中,大零88以MS+6-BA0.3~0.5 mg/L+KT0.2~0.4 mg/L+NAA0.01~0.05 mg/L为佳;热带草原以MS+6-BA0.2~0.4 mg/L+NAA0.01 mg/L为佳。生根培养大零88以MS+NAA0.4 mg/L+IAA0.1 mg/L的生根率达100%,热带草原以MS+NAA0.3~0.4 mg/L+IAA0.1~0.2 mg/L的生根培养基最好。


参与式方法在农村项目培训中的运用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在项目培训中重知识传输、轻实际效果,培训结束后村民印象不深,培训流于形式,使得农业技术推广不理想的问题,在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瓦窑村生态农业发展农村项目培训中引入参与式方法进行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介绍了在瓦窑生态农业项目培训中运用参与式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步骤,总结了参与式方法在农村项目培训中取得的经验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