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从吉林省是玉米大省也是玉米秸秆拥有量最多的省份入手,根据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强调对玉米秸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配置。介绍了目前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新技术及效益情况,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资源量 综合利用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MAPK5基因片段的克隆及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方法从玉米品种B73幼苗中克隆出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5(MAPK5)的cDNA部分片段(691 bp),与GenBank已发表的玉米MAPK5(AB016802)同源性达97%。重新设计带酶切位点的引物,克隆出长度为281 bp的正、反向片段。使用DNA重组技术,用pCAMBIA3300质粒构建了玉米MAPK5的RNAi载体。

关键词: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基因克隆 干扰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年我国核心期刊玉米研究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玉米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0年在我国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玉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研究文献集中发表在《玉米科学》期刊,占总发文量的19.06%,其次是《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业科学》和《种子》等期刊;文献下载频次总体随期刊影响因子的升高而增加,《玉米科学》下载频次最高;其次为《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和《中国农业科学》.我国玉米研究内容丰富,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最多的是栽培,其次是遗传育种、综合利用、施肥和植物保护等.

关键词: 玉米 文献统计 计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改良的快速高质大豆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一种适用于大豆叶片基因组DNA的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在传统的SDS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将缓冲液成分和浓度进行改良并加入表面活性剂Tween-20,优化实验流程。用限制性内切酶对该方法提取的DNA进行酶切及电泳检测,可得均一弥散条带。以提取的DNA模版扩增大豆Actin基因,测序后证实片段正确。同样以其为模版以SSR引物Sctt011进行SSR-PCR反应,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也可观察到特异性明显且无杂质的目的条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完全符合各种分子实验的要求。本研究方法可用于快速提取大豆叶片基因组DNA,同时提高了提取DNA的质量。

关键词: 大豆 基因组DNA 改良 快速 高质量 提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WFZ-12型自走式高秆作物施肥喷药机的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液压折腰转向原理对自走式施肥喷药机进行了设计研究。该机1次可完成喷药12行,施肥3行;整机体积小,转弯半径小,操作方便,保养维修简单安全。整机结构配置新颖独特,使用高地隙喷药施肥通用底盘、全液压喷药系统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施肥装置。驱动轮设计为前后两轮并排驱动方式,使其对土壤附着力加大,从而增加牵引力。

关键词: 施肥喷药机 液压系统 驱动结构 自走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用狂犬病病毒BD06株脑毒免疫BALB/c小鼠,制备G蛋白单克隆抗体。将灭活的BD06脑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和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法进行4轮筛选,获得6F12、1B12共2株具有中和活性的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一株针对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构象表位的单抗6F12和一株针对糖蛋白线性表位的单抗1B12。小鼠中和试验结果显示,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均具有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结果表明,获得了两株针对狂犬病病毒G蛋白不同抗原表位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为狂犬病病毒特性研究和检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糖蛋白 中和抗体 单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连作大豆主要生育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变化,为大豆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方法对连作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大豆重迎茬使土壤PLFA总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真菌和细菌PLFAs比例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不同连作年限及生育时期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均不同,与作物品种、根系分泌物和残茬腐解物的数量和种类密切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LFAs总生物量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脲酶活性呈现显著正相关,与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大豆重迎茬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发生改变。大豆连作障碍是大豆根际土壤微生态系统和环境因子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大豆 磷脂脂肪酸 连作障碍 微生物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微管除草剂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果研究

玉米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氟乐灵、拿草特两种抗微管除草剂和秋水仙素在不同处理部位、不同处理时间和浓度条件下对玉米单倍体进行单倍体加倍效率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剂用浸种法处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率以氟乐灵在浓度80μmol/L处理20 h最高(35.7%),用浸芽法处理的加倍率以拿草特在浓度60μmol/L处理24 h最高(24.8%),用浸根法处理的加倍率以氟乐灵在浓度40μmol/L处理15 h最高(16.8%)。因此抗微管除草剂氟乐灵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果最好。

关键词: 玉米 抗微管除草剂 单倍体 加倍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继代培养对球孢白僵菌毒素产生水平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继代培养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毒力及毒力相关因素等均会产生影响,研究了继代培养对球孢白僵菌毒素产生水平的影响。对野生球孢白僵菌D6-2和L1-1菌株进行室内培养基继代培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代谢产物中已报道的2种毒素2-氯杀鼠灵酮和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在不同世代的代谢水平进行了检测。对2株供试球孢白僵菌菌株,收集不同世代在SDAY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等量的白僵菌培养液,经过有机溶剂提取脂溶性部分,经HPLC定量检测,2个供试菌株各世代培养液中均只有F1代代谢产物中检测出了2-氯杀鼠灵酮,而F2—F5代未检测到,并且供试菌株各世代代谢产物中均未检测到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并且发现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有未知化合物产生水平未随着世代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不同白僵菌菌株毒素的代谢种类存在差异,并且继代培养会降低某些毒素的代谢水平,也许是继代培养导致供试菌株毒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对于其他种类白僵菌毒素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代谢水平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继代培养 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100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选育出适宜吉林省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以具有目标性状的优良大豆亲本吉育47为母本、东248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对其杂交后代材料采用系谱法进行繁殖鉴选,选育出了高油、高产、抗病、广适性好的大豆新品种吉育100。该品种在2006—2007年吉林省的中早熟西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248.5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白农6号(对照)增产14.3%,生育期127d,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5cm,园叶、紫花,灰色绒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脂肪含量23.61%,蛋白质含量40.68%。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吉育100(原品系代号公交DY2005-5)。

关键词: 大豆 高油 吉育100 选育 栽培技术 吉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