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北地区部分细毛羊羊毛品质检测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细毛羊的羊毛品质状况,更好地开展细毛羊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试验进行了东北部分地区细毛羊毛样的长度、长度离散度、细度、细度离散度、净毛率、油脂含量、色度以及部分毛样的毛尖、毛中、毛根细度检测及羊毛品质分级。结果表明:所测毛样组成为细羊毛(71.97%)、半细羊毛(2.28%)、等外级(7.19%)和超细型(18.56%)4类。说明东北地区拥有符合细羊毛纺织标准的当地细毛羊品种和符合高档毛纺原料需求的超细型细毛羊种群,同时广泛分布着以毛肉兼用为主的细毛羊生产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激素对陇东旱塬烤烟主要品质指标和产量、产值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陇东烤烟主要品质中钾含量偏低和烟碱含量过高的问题,于2008年在庆阳市正宁县布置大田试验,研究了打顶后涂抹7种不同外源激素对烟叶钾和烟碱含量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明显降低了烟叶含钾量,提高了烟碱含量;而打顶后涂抹7种外源激素均能提高烟叶含钾量,降低烟碱含量,但7种外源激素效果明显不同,其中以GA效果最好,与打顶相比,GA使上、中和下部叶钾含量分别提高了42.2%、46.5%和56.4%,烟叶含钾量达到3%以上,中上部和下部烟叶烟碱含量分别下降到最佳值2.5%和1.8%左右;2,4-D效果最差。打顶后涂抹7种外源激素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以GA、CTK和CEPA效果较好;而打顶后涂抹2,4-D使烤烟产量、均价和产值比打顶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外源激素能够解决陇东烤烟钾含量低和烟碱含量高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陇东烤烟的品质、产量和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酶修饰对于玉米粉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善玉米的加工及食用品质,同时开发生物酶在食品行业应用的新途径。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分泌的生物酶对玉米粉进行修饰改性,结果表明:经过两种酶修饰后,玉米粉的真蛋白含量、总淀粉含量明显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溶解度有所增加,枯草芽孢杆菌胞外酶修饰玉米粉的保水力、凝胶膨胀率和黏度都有所提高,而黑曲霉胞外酶修饰玉米粉的保水力、凝胶膨胀率和黏度都有所降低。在物性测定方面,两种酶修饰后玉米面团的延展性、韧性等都大幅度增加,具有加工面条、水饺等主食品的潜力,说明玉米粉的加工及食用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地上干物质积累特性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吉林省1958—2004年间育成的14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齐穗前后的干物质生产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生物量和收获指数随育成年代的增加而显著增加,47年来分别增加了66.9%、28.1%、14.8%。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随育成年代增加显著增加且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0.650**),且占经济产量的比例为58.3%~99.0%;齐穗前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但齐穗前同化物转移到子粒产量的贡献率存在基因型显著差异,变幅为41.7%~1.0%。分蘖至齐穗期单茎净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656**,齐穗至齐穗后10 d的叶片净同化速率和穗增重速率与育成年代和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单茎干重可作为早期衡量水稻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有效监测鉴别指标,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水稻产量应注重提高齐穗后群体的干物质生产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不同营养水平对芦花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1日龄同批孵化、体重相近、健康芦花鸡54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0只鸡,分别饲喂高、中和低3种不同营养水平饲粮。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营养水平的饲粮能较好的满足芦花鸡的生长需要。高营养水平饲粮只对芦花鸡1~28 d有明显地促生长作用,28 d以后作用较小。低营养水平的饲粮则不能满足芦花鸡正常的生长需要。中等营养水平饲粮组的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明显大于低营养水平饲粮组,略大于高营养水平饲粮组。高营养水平饲粮组的腿肌率和胸肌率大于中等营养水平饲粮组和低营养水平饲粮组,中等营养水平饲粮组的皮脂厚、肌间脂宽要比高营养水平饲粮组和低营养水平饲粮组大,但差异均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方式、疏叶及昆虫对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杂交大豆的制种产量,本文研究繁种中杂交大豆父母本种植方式、人工疏叶和传粉昆虫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本同穴混合种植,能够提高昆虫的异交传粉几率,显著提高不育系的单株结荚数量,比传统的父母本1∶1成行种植提高20.40%(蜜蜂传粉)和30.52%(苜蓿切叶蜂传粉),其中苜蓿切叶蜂的传粉效率显著高于蜜蜂。在大豆开花期间疏父母本整株三出复叶中的两个小叶片,改变叶片的空间分布,可显著提高不育系的结荚率,使JLCMS9A和JLCMS4A两个不育系结荚率分别达到24.1%和65.3%,比对照提高了68.82%和54.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对移栽期低温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节效应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强耐冷水稻品种吉粳81和弱耐冷品种长白9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模拟低温胁迫,研究磷对低温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影响吉粳81和长白9秧苗的生长,导致最高分蘖时间延迟,分蘖数减少,新叶出叶速度减缓。低温下床土适当增施磷肥,两品种最高分蘖数分别提高19.7%和27.4%,新叶出叶速度分别提高8.55%和10.7%,最高分蘖发生时间分别缩短至2.7d和3.9d,成熟期秆长伸缩率缩短9.15%和10.40%;低温使吉粳81和长白9每穴穗数、每穗实粒数及千粒重下降,其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每穗实粒数>每穴穗数>千粒重;综合考虑各因素,强耐冷品种和弱耐冷品种床土最适施磷范围分别为61.69~71.18g.m-2和60.35~68.02g.m-2,可消减延迟性冷害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交试验优化微波辅助提取人参根茎和人参须多糖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波辅助热水提取法提取人参根茎和人参须中的多糖,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人参根茎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W、料液比1:40g/mL、微波时间2min、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h,在此条件下最大提取率为19.86%。人参须中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W、料液比1:30(g/mL),微波时间4min、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h,最大提取率为17.58%。人参根茎中的粗多糖的含量略高于人参须中的粗多糖。采用微波预处理后,人参多糖的提取率均高于传统热水提取法,证明采用微波辅助热水提取法提取人参多糖可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微小毛霉固态发酵生产凝乳酶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麦麸培养基进行固态发酵,以研究发酵条件对产酶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微小毛霉的固态发酵培养基进化以达到最佳产酶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d,发酵温度30℃,固液比值0.75,接种量为3份,测得凝乳酶酶活为828U/mL。并且当麸皮质量为15.50g、(NH4)2SO4质量为0.15g、KH2PO4质量为0.08g时,微小毛霉产凝乳酶活力达到1200U/mL。较未优化前活力提高了66.6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