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基于Icepack海冰柱模式的融池反照率模拟研究

海洋学报 2021 CSCD

摘要:基于Icepack一维海冰柱模式,以2014年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长期冰站ICE06的3个融池的辐射参量和气象参量的连续观测作为大气强迫数据,对融池反照率及相关参量进行了模拟。本文引入观测的融池深度及海冰厚度作为初始条件,通过考虑融池覆盖率的作用,改进了平整冰融池参数化方案中海冰干舷的计算,修正了冰上可允许的最大融池深度,成功实现了对融池参数变化的模拟;同时,还修正了入射辐射分量比例系数与对应反照率分量权重系数不一致的问题。标准试验中,模拟的3个融池的反照率与观测结果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01、0.05和0.13;入射辐射比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可见光辐射比例增大8%时,融池反照率的模拟结果增大了6%~8%;融池表面再冻结试验的结果显示,当再冻结冰层厚度小于2 cm时,模拟冰面反照率的增加不足0.006,由此引起的表面能量收支减少了约1.1 W/m2。本文研究指出,准确的入射辐射比例对于改善北极海冰反照率模拟是必要的;并指出目前模式仍存在融池表面再冻结参数化、热收支计算、表面吹雪效应等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融池 反照率 融池深度 Icepack海冰模式 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淡水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饵料投喂率,研究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GSM)物质影响因素,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连用和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MD-SPME-GC-MS)连用方法分别对水中和鱼肉中土腥异味物质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和8%饵料投喂率下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GSM)含量较高;不同的饵料投喂率通过向养殖吉富罗非鱼系统中输入不同量的营养盐,影响了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改变了可能产GSM浮游植物藻类栅藻(Scenedesmus)、微囊藻(Microcystis)、小环藻(Cyclotella)的丰度,进而对水体中GSM的含量产生作用;鱼肉中GSM含量与水体中GSM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影响吉富罗非鱼肌肉与水体中GSM含量的主要藻类品种并不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肌肉中的GSM含量主要与水体中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吉富罗非鱼可能通过自身摄食颗粒直链藻,进而被肠道消化吸收富集于肌肉中。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浮游植物 养殖水体 土臭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疱疹病毒Ⅱ型ORF25B编码蛋白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互作蛋白的筛选

微生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感染养殖鲫引起的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给鲫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揭示CyHV-2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是建立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有效防治技术的重要基础。【方法】本研究针对CyHV-2富含抗原表位的ORF25B区域设计引物,扩增ORF25B基因截短序列。将扩增产物克隆至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构建诱饵载体pGBKT7-tORF25B,转化至酵母菌株Y2HGold中。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验证诱饵表达载体pGBKT7-tORF25B对酵母菌Y2HGold自激活现象和毒性作用。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将诱饵菌株pGBKT7-tORF25B/Y2HGold与鲫脑组织细胞系(GiCB)cDNA文库杂交。【结果】ORF25B基因截短序列扩增大小约为981 bp,成功构建了诱饵菌株pGBKT7-tORF25B/Y2H Gold,自激活和毒性验证结果表明,诱饵表达载体对酵母菌株无自激活现象,也无毒性作用,初步筛选出4种与tORF25B基因编码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CyHV-2 ORF25B编码蛋白功能及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Ⅱ型 ORF25B基因 酵母双杂交 诱饵载体 互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船挂桨防渗漏油技术改进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挂桨渔船的传动装置以农用挂桨为主,挂桨上箱部及柴油机因密封问题导致的渗漏油污染量有限,螺旋桨缠绕异物导致尾轴封损坏后润滑油渗漏入水是挂桨渔船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改善挂桨渗漏油问题,在综合分析挂桨漏油原因及提出初步改进措施的基础上,对挂桨的上箱部透气部件和下箱部尾轴封保护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改进研究。在挂桨上箱部盖板增加呼吸器改进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小型装载机的透气帽代替自制帽,既增加润滑油的膨胀空间,又解决了搬运时泄漏、采购时费用高的问题。详细阐述挂桨下箱部尾轴橡胶密封与端盖处增加非接触式迷宫密封装置的措施,迷宫密封既可保护尾轴橡胶密封免受意外损坏,又可在尾轴橡胶密封损坏时减少尾轴润滑油渗漏速度。试验结果显示,挂桨上箱部盖板透气帽的改进以及挂桨下箱部的迷宫密封装置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挂桨渗漏油问题。本研究实现了较小的改进成本解决挂桨污染大的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渔船挂桨 防渗漏油 油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AM模型的南海鸢乌贼CPUE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海洋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3—2016年南海两艘灯光罩网渔船的生产统计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环境因子数据,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南海春季鸢乌贼渔场分布及其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3—2014年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呈增长趋势,而2015—2016年CPUE明显下降。2013—2015年鸢乌贼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114°E—115°E,10°N—12°N区域,而2016年中心渔场向西偏移;GAM模型对CPUE的总偏差解释率为66.40%,其中经度、纬度、海表温度和叶绿素浓度4个因子与CPUE显著相关(P<0.05),影响因子按重要性排列,从大到小依次为:经度、纬度、叶绿素浓度和海表温度。而年份、月份和海表盐度对CPUE影响不显著(P>0.05)。鸢乌贼适宜海表温度为27℃~30℃,适宜叶绿素浓度为0.10~0.15 mg/m3。

关键词: 鸢乌贼 南海 GAM模型 渔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渔业声学装备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渔业现代化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渔业声学装备在海洋渔业精准探测、高效捕捞中有着重要应用,其关键技术的改进对于装备性能提升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了海洋渔业声学装备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了单波束、双波束、分裂波束和多波束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了近十年来多波束、多频和宽带关键技术在海洋渔业声学装备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研究表明,国内渔业声学装备关键技术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最后对国内渔业声学装备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渔业声学装备;多波束;多频;宽带;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评估及其时空变化

淡水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于2017-2019年8月使用叶绿素a法、黑白瓶法和生物量法对小湾库区进行初级生产力测定、估算。结果显示:2017-2019年小湾水库初级生产力(以C计)为0.17~5.26 mgC/(m3·d),三年平均值分别为(2.67±1.10)、(2.68±1.14)、(2.38±1.11) mgC/(m3·d);黑白瓶法测得初级生产力(以溶氧计)为0.87~2.31 mgO2/(L·d),三年平均值分别为(1.23±0.19)、(1.51±0.40)、(1.45±0.33) mgO2/(L·d);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16~5.49 mg/L,三年平均值分别为(1.51±0.56)、(2.42±1.19)、(2.95±1.12) mg/L。三种测量方法中叶绿素a法估算各年份结果最稳定,可作为周年代表值;黑白瓶法测量结果空间变化范围最小,可作为库区均值,生物量易受环境因子影响,不宜估算全年生产力终值。从时空分布看,连续三年黑惠江生产力最高,澜沧江上游最低,三种测量结果呈现出支流>下游>中游>上游的变化趋势,不同年份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分布基本一致,小湾水库营养盐与透明度是各江段初级生产力主要影响因子。

关键词: 小湾水库 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力 黑白瓶法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虾夷扇贝的闭壳力及其对捕食者海星的逃跑响应

中国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压力传感器—测力计,测定了 3个规格虾夷扇贝(Pationopecten yessoensis)的闭壳力及其对捕食者海星刺激的逃跑行为响应,以期了解虾夷扇贝的运动行为特性。3个规格组虾夷扇贝壳长设置分别为(82.71±3.49) mm(大组)、(65.76±4.20) mm (中组)、(32.36±2.38) mm (小组)。研究发现,(1)3种规格虾夷扇贝的闭壳频次(time/min)分别为 0.7±1.6、1.1±0.5 和 0.6±0.4;最大闭壳力Fmax分别为(11.4±5.2)N、(5.9±1.3)N 和(1.8±0.6)N。虾夷扇贝的位相性与紧张性收缩交替出现,在一个运动周期中,紧张性收缩力大于位相性收缩力;不同规格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规格越大,闭壳能力越强。(2)当有海星刺激时,3个规格扇贝的Fmax、闭壳频次、总收缩力和紧张性收缩力都显著性增加。其中,大中小3个规格的Fmax分别增至(17.1±2.8)N、(8.3±2.3)N、(2.6±0.5)N。该方法量化了扇贝的运动行为。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测力计法 运动行为 闭壳力 逃跑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胱甘肽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抗高温应激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谷胱甘肽(GSH)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和抗高温应激能力的影响,将实验虾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虾,空白对照组投喂市售商品饲料,另外5组分别投喂谷胱甘肽添加量为0.06、0.12、0.18、0.24、0.3 g/kg的饲料。饲养6周后,测定各实验组的增重率,并在35℃水温进行持续48 h高温应激实验,分别于0、6、12、24、48 h采集血淋巴,测定血淋巴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H-T)、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高温应激下,与对照组相比,0.24 g/kg和0.30 g/kg浓度组克氏原螯虾血淋巴中T-SOD、T-AOC、CAT、GSH-T的水平显著增高,MDA水平显著降低,表明添加量为0.24 g/kg、0.30 g/kg的谷胱甘肽能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抗高温应激能力。生长方面,除了0.06 g/kg添加组外,所有添加组的增重率比空白组显著提高,其中0.30 g/kg添加组增重率最高。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24 g/kg、0.30 g/kg的谷胱甘肽不仅能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机体的抗应激能力,还对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谷胱甘肽 高温应激 生长 抗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舱养式深远海养殖平台的水动力及单点系泊特性

船舶工程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造深远海养殖平台对我国海水养殖业具有重大意义,舱养式养殖平台作为创新型特殊船舶,应对其水动力及系泊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在频域内研究6对大型养殖水舱对横摇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根据系泊要求建立单点系泊系统,进行时域耦合系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水舱对平台水动力特性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平台在长时间经历极端工况后会产生较大的"鱼尾运动"。研究结论对此类新型海上结构物的系泊安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深远海养殖平台 养殖水舱 水动力特性 单点系泊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