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6条记录
南瓜属黄色果皮性状的种间转育及遗传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种间杂交的方法向中国南瓜及印度南瓜中转育了仅在美洲南瓜中存在的黄色果皮性状基因.研究了黄色果皮性状的种间遗传规律,发现黄色果皮性状在种间杂种后代中的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通过比较黄色果皮基因在南瓜属3个种中的遗传表现,发现该基因的性状表达受到种、亲本果形、亲本皮色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而具有复杂的遗传表现.通过种间杂交,可将美洲南瓜特有的黄色果皮性状转育到中国南瓜及印度南瓜中,创制黄色果皮新型种质资源.

关键词: 美洲南瓜 中国南瓜 印度南瓜 种间杂交 黄色果皮性状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中间偃麦草6J~S/6B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近缘植物的抗病基因导入小麦是改良小麦抗病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其外源染色体进行准确鉴定能够提高外源基因的选择与利用效率.本研究分别利用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菌生理小种接种、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对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部分双二倍体TAI7047为中间亲本创制的新种质CH357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显示,CH357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6JS/6B代换系,兼抗小麦白粉病、条锈病2种病害,其抗性可能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6JS染色体,可以作为一个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新抗源进行小麦抗性遗传改良.基于中间偃麦草第6同源群Contig序列开发了160个STS标记,其中8个可作为识别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CH357中6JS染色体/片段的特异标记,为中间偃麦草6JS染色体/片段的鉴定提供较为经济和方便的检测手段.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代换系 染色体 STS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蜜蜂离子型受体AcerIR76b、AcerIR75f.1生物信息学和差异表达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触角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筛选获得中华蜜蜂离子型受体IR76b、IR75f.1的基因序列,对其进行蛋白结构预测和表达谱分析,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采用qRT-PCR技术对AcerIR76b、AcerIR75f.1在中蜂1日龄工蜂和采集蜂、1日龄雄蜂和性成熟雄蜂各部位(触角、头、胸、腹和足)中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功获得了AcerIR76b、AcerIR75f.1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全长分别为1 635 bp和1 686 bp,分别编码545、562个氨基酸.预测AcerIR76b分子量为63.09 ku,AcerIR75f.1分子量为62.28 ku,它们均具有3个跨膜结构.qRT-PCR结果显示,AcerIR76b在1日龄工蜂和采集蜂、1日龄雄蜂和性成熟雄蜂的各部位中均有表达,但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极显著的高于其它部位(P<0.01);AcerIR75f.1在1日龄工蜂和采集蜂中,均在触角中高表达,而在1日龄雄蜂和性成熟雄蜂中,均在足部高表达.[结论]AcerIR76b和AcerIR75f.1的编码产物均具有昆虫离子型受体的典型结构特征,2个离子型受体在中华蜜蜂工蜂和雄蜂各个部位均有表达,推测其不仅参与气味分子的识别过程,在味觉感知中也同样发挥着一定作用.

关键词: 中华蜜蜂 离子型受体 IR76b IR75f.1 生物信息学分析 mRNA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个谷子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抗旱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培育抗旱品种是降低干旱导致减产的最重要途径.为评价7个谷子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抗旱性,调查并检测谷子植株在拔节期、抽穗前期、盛花期3个时期离土12 h的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根冠比(root top ratio, R/T)、产量的抗旱指数(desiccation index, DI)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长杂谷466、长杂谷333和17-400在植株离土12 h后不同时期的RWC均值都较高,分别为56.90%、54.52%和54.27%.在干旱胁迫下,17-400、长杂谷333和长杂谷281的R/T平均值较大,分别为0.223、0.218和0.217.杂交种在3个生育时期根冠比(R/T)在干旱胁迫处理与对照处理的差值(D)幅度最小的为长杂谷466,D值平均为0.015,其次是长杂谷281和17-400,D值平均为0.031和0.032;父本的D值幅度基本与其杂交种的D值幅度一致(相关系数为0.818 5).小区产量抗旱指数最高的杂交种为长杂谷466,DI值为1.019,抗旱级别为强,抗旱性级别中等的杂交种有17-400、长杂谷281、长杂谷333.杂交种的抗旱性与父本的抗旱性有一定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抗旱谷子杂交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谷子 杂交种 保水力 根冠比 抗旱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晋北区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晋北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春播绿豆产量的影响,以晋绿豆9号为试材,对6种种植密度下绿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显著;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绿豆的产量与分枝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适当提高分枝数和单株粒数,可提高绿豆产量;通过曲线估计得到绿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最佳预测模型为二次曲线模型y=246.23+169.66x-5.67x2,最适理论种植密度为14.96万株·hm-2,产量为1 515.37 kg·hm-2.

关键词: 绿豆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构成因子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杂粮粉的粉质特性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燕麦 、青稞 、苦荞 、甜荞和藜麦的粉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包括破损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 、粒径分布 、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水合特性.结果表明,苦荞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为23.46%;燕麦和藜麦的破损淀粉含量均在20% 以上;青稞的膳食纤维含量最高,为20.94%,且青稞粉的粒径最大(D50=41.12μm).青稞和燕麦的吸水率较高,回生值低,面团韧性强,糊化时间短,易蒸煮;苦荞的吸水率较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长,面团结合力强,糊化时间短,淀粉糊化特性和热稳定性较好,面团黏度较高;甜荞的糊化特性和糊化热稳定性较好,但吸水能力较差,回生值高.藜麦的吸水率较低,蛋白弱化程度大,糊化时间较长,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差,不适于制作面条.燕麦的持水力和溶胀性最弱,但水溶性最低,说明其制品蒸煮损失最少;苦荞的持水力和溶胀性最佳,青稞和藜麦的次之;当温度为25,100℃ 时,甜荞的水溶性为5种杂粮中的最大值,预示其面制品的蒸煮损失最高.

关键词: 杂粮 面条 粉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及粪尿替代化肥潜力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山西省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优化畜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进一步为山西省农牧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于农牧生产系统养分平衡的方法,测算了山西省县域尺度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结果表明,山西省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规模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错位,种植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省域南部和中部的区县,而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则分布在省域北部、中部和东南部的区县;山西省当前的畜牧业发展规模折合为2371.77万猪当量,以粪尿氮作为约束指标,山西畜牧业可发展规模为5976.01万猪当量;以粪尿磷(纯磷,下同)作为约束指标,山西畜牧业可发展规模为7212.27万猪当量.综合粪尿氮磷承载力指数结果分析,超载区域主要分布在省域北部种植业欠发达的区县和省城太原周边的区县;全省粪尿氮、磷的有效供给量分别为18.28万t和3.15万t,可以分别有效替代氮、磷肥39.79%和33.21%.无论以粪尿氮或磷作为约束指标,山西畜牧业整体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适度增加畜禽养殖规模,但需要关注城市近郊区县的畜禽粪尿氮磷的环境排放和大中型养殖企业的点源污染问题.在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管理策略上,则应考虑优化农牧业生产布局和区域间协同管理.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养分 有机肥 畜牧业 土地承载力 山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啶虫胺腈与其他药剂复配对苹果黄蚜的联合毒力及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苹果黄蚜防治药剂类型单一、药剂敏感性下降等问题,采用浸叶法开展几种药剂对苹果黄蚜室内毒力测定,并用共毒系数法进行联合毒力评价.结果显示,氟啶虫胺腈和阿维菌素在8∶1~1∶8、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1∶1、氟啶虫胺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4∶1~1∶4配比范围对苹果黄蚜有增效作用,3种组合最佳增效比均为1∶1.田间应用结果显示,药后3~21 d,22%氟啶虫胺腈SC单剂对苹果黄蚜防效达94.77%~99.40%;22%氟啶虫胺腈SC分别与5%阿维菌素EC、70%吡虫啉WG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按有效成分1∶1混配后对苹果黄蚜防效达86.43%~97.00%,均显著高于相应单剂对照,持效期可达21 d.推荐采用氟啶虫胺腈单剂及氟啶虫胺腈与阿维菌素、吡虫啉或高效氯氟氰菊酯混配剂作为替代药剂防治苹果黄蚜.

关键词: 苹果黄蚜 氟啶虫胺腈 药剂复配 联合毒力 效果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SiSAP8基因的克隆及dCAPS标记开发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耐旱杂粮作物.胁迫相关蛋白是一类具有A20和(或) AN1结构域的锌指蛋白,广泛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从'晋谷20'中克隆得到谷子SiSAP8基因,该基因编码区513 bp,编码17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8.20 kD,等电点为8.28,包含1个A20和1个AN1结构域.在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共发现5个SNP位点和1个InDel,其中编码区有1处核苷酸变异位点(G/T)为非同义突变,使得缬氨酸变成了苯丙氨酸.利用第81位的SNP位点(A/G)开发了dCAPS标记,命名为'SNP-81',该标记的开发为后期功能鉴定及关联分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谷子(Setaria italica) SiSAP8 多态性 dCAPS标记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LAF-seq技术的山西省地方梨品种的SNP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测序对30个山西省地方梨品种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梨育种及其资源利用提供参考.通过序列分析,获得603 177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302 703个,共得到2 140 079个群体SNP.利用这些SNP标签分析可得30个梨品种可以分为两大类.通过构建进化树发现,‘金梨’与‘大黄梨’虽田间性状比较相似,但在进化树上显示两者亲缘关系较远,可以断定二者为不同梨品种.

关键词: SLAF-seq SNP 群体结构 进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