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闫美姣 1 ; 李云龙 1 ; 何永吉 1 ; 仪鑫 1 ; 孙元琳 2 ; 赵琳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杂粮;面条;粉质特性
期刊名称: 食品与机械
ISSN: 1003-5788
年卷期: 2020 年 36 卷 006 期
页码: 66-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燕麦 、青稞 、苦荞 、甜荞和藜麦的粉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包括破损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 、粒径分布 、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水合特性.结果表明,苦荞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为23.46%;燕麦和藜麦的破损淀粉含量均在20% 以上;青稞的膳食纤维含量最高,为20.94%,且青稞粉的粒径最大(D50=41.12μm).青稞和燕麦的吸水率较高,回生值低,面团韧性强,糊化时间短,易蒸煮;苦荞的吸水率较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长,面团结合力强,糊化时间短,淀粉糊化特性和热稳定性较好,面团黏度较高;甜荞的糊化特性和糊化热稳定性较好,但吸水能力较差,回生值高.藜麦的吸水率较低,蛋白弱化程度大,糊化时间较长,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差,不适于制作面条.燕麦的持水力和溶胀性最弱,但水溶性最低,说明其制品蒸煮损失最少;苦荞的持水力和溶胀性最佳,青稞和藜麦的次之;当温度为25,100℃ 时,甜荞的水溶性为5种杂粮中的最大值,预示其面制品的蒸煮损失最高.
- 相关文献
[1]不同热处理小米粉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申瑞玲,吕静,张喜文,杜文娟,姜龙波,董吉林. 2016
[2]小米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杜文娟,吕静,申瑞玲,张喜文. 2016
[3]几种杂粮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申瑞玲,杨媚,杜文娟,姜龙波. 2017
[4]黄米-小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杜文娟,马玉玲,姜龙波,张喜文,申瑞玲,董吉林. 2016
[5]磨粉方式对苦荞粉粉质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何财安,张珍,王丽静,刘航,王敏,孙新涛,李云龙. 2017
[6]山西主要杂粮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 丁卫英,张玲,张江宁,韩基明,杨春. 2019
[7]中国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研究现状. 李雅静,秦曙,杨艳梅,孙红霞,乔雄梧,李晋栋. 2020
[8]杂粮保鲜湿面的配料优化技术研究. 卢健鸣,孟婷婷,周柏玲,李云龙,杨春. 2008
[9]不同播种机具对杂粮生产的影响. 张未芳,栗利元,张志杰,皇甫美玲. 2013
[10]杂粮深加工科技支持对策探讨. 李萍. 2011
[11]山西杂粮产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董良利. 2008
[12]山西省杂粮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 闫玄梅,杨钰画,聂建军. 2005
[13]杂粮无糖月饼的研制. 卢智,朱俊玲,柳青山. 2018
[14]功能性杂粮膨化食品的研制. 许光映. 2005
[15]论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志玲,刘双. 2011
[16]晋西北小杂粮发展研究. 张志琴,贺文杰,殷海善. 2005
[17]陵川县发展杂粮生产的现状与建议. 张春明,闫虎斌,张泽燕,朱慧珺. 2018
[18]幼令树行间间作杂粮研究. 张文兴. 2010
[19]发展现代杂粮生产 推动杂粮产业化进程. 马宏斌. 2008
[20]促进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策略探讨. 李萍.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电解水对荞麦芽酚酸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瑞;于章龙;孙元琳;王慧;李云龙;周素梅
关键词:电解水;荞麦芽;发芽;酚酸;抗氧化能力
-
小麦麸皮膳食纤维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田玉荣;孙元琳
关键词: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理化性质;改性
-
高静水压和热处理对荞麦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作者:周一鸣;杜丽娜;李云龙;周小理;陈智东
关键词:高静水压处理;热处理;荞麦蛋白;功能性质
-
黑小麦芽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
作者:刘瑞;于章龙;孙元琳;何永吉;周素梅;张慧林
关键词:黑小麦芽;抗氧化;总酚;DPPH;ABTS
-
苦荞-小麦混合粉面团特性及其鲜湿面条的研制
作者:周小理;马思佳;朱思怡;姜玥;李云龙;周一鸣
关键词:苦荞;鲜湿面条;流变学特性;加工品质;质构特性
-
杂豆主食化研究进展
作者:杜亚军;李红梅;李云龙
关键词:杂豆;营养特性;加工特性;加工工艺;主食化产品
-
加工工艺对黑小麦麸皮戊聚糖组成与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孙元琳;田玉荣;刘瑞;王晨星
关键词:黑小麦麸皮;戊聚糖;挤压;微波-挤压;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