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种植密度和深度对甘蔗产量及抗倒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深度一直是常用的栽培技术手段.但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甘蔗倒伏的影响.为确定不同种植密度和深度对甘蔗产量及倒伏的影响,以甘蔗品种中糖 3 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试验共设计 3.0、4.5、6.0、7.5 芽/m2 四个种植密度梯度及浅植(30 cm)、深植(40 cm)2 种种植深度,对甘蔗的农艺性状、倒伏相关指数(根系倒伏与茎秆倒伏)和产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甘蔗生育期不断推进,甘蔗根系和茎秆安全系数逐渐降低,在下种后 180 d甘蔗根系倒伏和茎秆倒伏风险较大,处于敏感时期.种植密度从 3芽/m2 增加至 6 芽/m2,甘蔗产糖量(+32%)和产量(+36%)显著增加,同时甘蔗的茎秆倒伏抗性也随之增加.但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到 7.5 芽/m2 时,产糖量和产量没有进一步显著增加,但增加了甘蔗的根倒伏风险.与种植深度 30 cm相比,种植深度 40 cm具有增加甘蔗产糖量(+2.8%)和产量(+4.8%)的趋势,二者差异不显著.因此,综合甘蔗产糖量、产量及抗倒伏等多个性状,认为种植深度 40 cm,种植密度为 6 芽/m2 可以在保证产量和产糖量的同时,提高甘蔗的倒伏抗性.


椰子芯叶2种挥发物对红棕象甲成虫行为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阐明红棕象甲对椰子芯叶挥发物E,E-2,4-壬二烯醛和反式-2-壬醛的行为学反应。[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红棕象甲室内饲养个体和田间野生个体对椰子芯叶2种挥发物的室内选择行为,并分析了椰子挥发物处理对红棕象甲雌虫刺探、产卵的影响。[结果](1)经E,E-2,4-壬二烯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雄虫对其产生显著正偏好;在经反式-2-壬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雌虫和雄虫均对挥发物处理组表现出显著正偏好。(2)采用E,E-2,4-壬二烯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雌虫对处理组椰皮的刺探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经E,E-2,4-壬二烯醛处理后,所有试虫的单雌产卵量和刺探成功产卵率,与对照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经反式-2-壬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红棕象甲雌虫对椰皮的产卵选择偏好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组,且刺探产卵成功率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在对反式-2-壬醛和E,E-2,4-壬二烯醛处理的竞争选择结果中,室内饲养和田间诱捕的红棕象甲在行为选择、刺探及产卵中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红棕象甲种群对椰子芯叶挥发物E,E-2,4-壬二烯醛和反式-2-壬醛的趋向偏好存在差异,并影响后期的刺探和产卵成功率,同时红棕象甲对这2种挥发物的竞争选择无差异。
关键词: 红棕象甲 E,E-2,4-壬二烯醛 反式-2-壬醛 行为反应


基于ChatGPT信息增益的男性不育研究热点和趋势评估
《医学信息学杂志 》 2024
摘要:目的/意义 探索包括ChatGPT在内的大语言模型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潜力,以实现其在临床转化,分析ChatGPT信息增益对男性不育研究热点总结和趋势评估的效果.方法/过程 基于Scopus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主题建模、"问-答"咨询等方法,分析文献证据和ChatGPT虚拟数据下男性不育研究的主题差异.结果/结论 男性不育研究主题从单一转多元,"病例发现""激素诊断""精子提取""遗传标志鉴定"等成为研究热点.应用ChatGPT可补充文献计量学与主题建模证据,有效探索男性不育研究热点和趋势.
关键词: 男性不育 ChatGPT 文献计量学 主题建模 信息增益 人工智能


橡胶树水通道蛋白HbPIP1;4的亚细胞定位与多聚化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质膜内在蛋白(PIP)隶属于水通道蛋白家族,其以细胞膜定位并具有高效的水分转运活性而著称。PIP高度保守,主要包含PIP1和PIP2两个亚类。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其主要来源为巴西橡胶树。作为橡胶合成和储藏的特异组织,乳管与邻近的薄壁细胞之间缺乏胞间连丝,其水分平衡主要由PIP介导。通过前期研究,团队鉴定到一个PIP1亚类成员HbPIP1;4,该基因在乳管中高水平表达,然而,其在蟾蜍卵母细胞中异源表达却无水分转运活性,推测因不能有效定位到细胞膜所致。为探讨HbPIP1;4在植物体内的功能部位及作用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其亚细胞定位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载体。通过利用农杆菌介导法瞬时转化烟草叶片,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荧光信号出现在细胞膜,这与生物信息学预测的细胞膜定位结果一致。BiFC实验进一步证实HbPIP1;4定位在细胞膜,结果同时显示,HbPIP1;4可形成同源多聚体,这与3D结构预测结果一致。上述结果为深入揭示乳管的水分平衡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HbPIP1;4的异源互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橡胶树 乳管 水通道蛋白 质膜内在蛋白 亚细胞定位 双分子荧光互补


修缮购置专项实施成效回顾分析-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2024
摘要:文章回顾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2006—2020年“农业部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实施情况,其中房屋修缮类项目6个,基础设施改造类项目21个,仪器设备购置类项目16个,全面提升了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改善了田间实验室条件、购置了一批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使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文章概述了修缮购置专项经费投入,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项目实施成效,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项目前期调研、人才投入和完善评价机制等建议。


基于全基因重测序的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相关SNP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细菌病害之一,为揭示芒果品种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差异,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高抗细菌性角斑病品种'热农1号'和高感细菌性角斑病品种'凯特'进行测序,通过与参考基因组'红象牙'进行比对,进行数据统计与质量检测、序列比对及多态性SNP位点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序深度10X下,'凯特'和'热农1号'分别获得5.93 Gb和4.55 Gb的数据量,过滤后的Q30达到92.4%和92.3%.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对比,'凯特'和'热农1号'比对上的reads数目分别是31 108 817和30 217 182.'凯特'和'热农1号'分别检测到3 530 706和3 325 884个SNP位点,产生非同义突变的SNP位点数分别为133 283和127 148个,杂合度为0.43%和0.36%,转换和颠换的比值为2.24和2.25.基于抗病品种'热农1号'和感病品种'凯特'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比较的结果,获得到了 3 258 857个差异SNP位点和33 161条基因信息,其中有937个基因参与抗病蛋白的调控.本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感细菌性角斑病的芒果品种在基因组水平抗性差异,可为下一步细菌性角斑病杂交群体材料的抗性评价和抗病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后期芒果抗病优质品种的创制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全基因组重测序 芒果 细菌性角斑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香草兰精油Pickering乳液制备、性质及功能性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对植物精油进行有效保护,控制其缓慢释放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以香草兰精油为原料,通过剪切超声技术制备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OSA淀粉)为固体颗粒的Pickering乳液,测定其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及香气释放速率,探究乳液消化过程中的变化,并对精油及乳液的抗炎性和MCF-7细胞抗增殖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香草兰精油Pickering乳液液滴表面光滑,颗粒完整,最小粒径为0.54μm.Pickering乳液可有效提高精油贮藏稳定性.与香草兰精油相比,乳液有效降低内部精油的香气释放率约100倍.Pickering乳液具有显著的抗消化能力,游离脂肪酸释放率在120 min内达到22.35%.香草兰精油制备Pickering乳液后依旧保持较高的抗炎活性,与未经处理的MCF-7细胞相比,二者均具有较强抗增殖作用.结论:用OSA淀粉稳定香草兰精油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可有效增加精油溶解度,提高稳定性,扩大应用范围.本试验可为香草兰精油的应用,特别是功能性物质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香草兰精油 Pickering乳液 抗炎活性 MCF-7抑制


橡胶树体胚苗质量调查与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主要来源于橡胶树。橡胶树生长周期长,其苗木质量直接影响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橡胶树体胚苗在前期研究中表现一致性好,且具有速生、高产的优势。海南省天然橡胶新型种植材料创新基地是当前规模生产的橡胶树体胚苗的基地,现生产品种有热研73397和热研917。本研究分析比较了热研73397体胚试管苗在2018—2020年间的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长等指标的差异性,比较了2020年2个品种各指标的差异性,并对不同年份不同品种进行分级比较,以期阐明橡胶树体胚苗规模生产的情况。结果表明:(1)2018—2020年,热研73397的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长度在各区间的比例相当;株高、叶片数、主根长度在3 a间的差异不显著;茎粗在2018和2019年之间差异显著,且3 a均值均在2.00 mm以上,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仅为0.09 mm。(2)2020年,热研73397和热研917体胚苗的株高一致,均值均为8.0 cm,且大部分集中在5.0~10.0 cm,分别占66.13%、66.91%;热研73397和热研917的茎粗范围分别为0.80~4.23 mm、1.13~3.73 mm,均值分别为2.11 mm和2.18 mm,2个品种的茎粗在1.50~3.00 mm之间高度集中,分别占85.94%、83.82%;热研73397和热研917叶片数范围分别为0~6片和1~4片,2个品种叶片数绝大多数为1~3片,分别占88.82%、96.32%,其中热研917叶片数为2片的占比高达52.94%;热研73397的主根长度均值为9.5 cm,而热研917的为9.1 cm,2个品种的主根长度多数集中在8.0~12.0 cm之间,分别占74.12%、79.4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2个品种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差异不显著,主根长度差异显著(P<0.05)。(3)2018—2020年调查的橡胶树体胚苗中,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橡胶树体胚苗,一级苗比例为19%~22%,二级苗比例为56%~62%。据此,规模化生产橡胶树体胚试管苗质量稳定,为橡胶树体胚苗生产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丸粒化辣椒种子智能直播机的设计
《南方农机 》 2024
摘要:【目的】辣椒播种以气吸式或育苗移栽为主,成本昂贵,能耗高,播种过程繁琐,亟需解决辣椒播种因形状带来的不便以及需要采用价格高的气吸式播种机等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丸粒化辣椒种子智能直播机,该播种机由履带行进机构、旋耕刀犁土机构、输种机构、填压轮机构和视觉相机等组成。播种机上的存种箱预留有大量的丸粒化辣椒种子,通过齿轮齿条板开合控制种子流量,种子再通过传送带输送至导种箱和导种管中,种子顺着导种管下落至精播轮中,再落到播种机旋耕的土壤中,然后由填压轮压实土壤,最后以此循环完成播种。【结果】该播种机能够实现高效率播种,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同时合理利用机械结构进行播种,减少了对种子的破坏,大大降低了成本。【结论】该播种机适用于大型田地的播种,可实现自动犁土、播种、填土等功能,且通过更换不同内径的导种管,可适用不同的圆形种子播种,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辣椒播种机 丸粒化 履带行进机构 旋耕刀机构 智能


色季拉山蒲公英属总黄酮及糖分含量种间差异及随海拔和坡向的变化
《西北植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蒲公英属是西藏最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研究其植株内主要药理活性成分黄酮类、多糖以及其他糖分含量在种间差异以及随着坡向和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对其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6种蒲公英属植物毛柄蒲公英、大头蒲公英、锡金蒲公英、灰果蒲公英、反苞蒲公英和角苞蒲公英不同坡向和海拔样地的全草样本为研究材料,分别对植株中的总黄酮和几种糖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总黄酮含量在毛柄蒲公英西坡3 900 m样本中最高(80.96 mg/g),而锡金蒲公英东坡2 300 m样本中含量最低(29.08 mg/g),并显著低于其他样本(P<0.05)。(2)总糖含量在反苞蒲公英东坡2 000 m样本中达440.55 mg/g,显著高于其他样本;而锡金蒲公英西坡4 200 m样本仅63 mg/g,显著低于其他样本。(3)所有样本中还原性糖含量最高为61.1 mg/g,最低为35.98 mg/g,但不同种质和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差距不如总糖含量明显。(4)多糖含量在反苞蒲公英东坡2 000 m和锡金蒲公英西坡3 000 m样本高达320 mg/g以上,而锡金蒲公英西坡4 200 m和3 900 m以及毛柄蒲公英西坡3 900 m样本含量不足70 mg/g,并与其他样本差异显著。【结论】西藏蒲公英属植物中黄酮和多糖含量较高,并在不同种之间差异明显;黄酮和多糖含量随海拔升高或坡向呈相反变化趋势,而多糖和总糖含量则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高海拔和西坡向可能有利于黄酮积累,低海拔和东坡向可能有利于多糖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