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33份火龙果种质果实性状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火龙果果实品质,筛选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33份火龙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单果重、果实纵横径、蛋白质、总黄酮、甜菜色素等15个植物学特征及品质特性进行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3份火龙果种质资源的单果重为164.67~556.00 g,果实横径为5.86~9.40 cm,果实纵径为7.29~11.94 cm,果形指数为0.99~1.39,总糖含量为78.80~126.05 mg/g,总酚含量为0.64~2.46 mg/g,总黄酮的含量为0.85~9.67 mg/g,硬度为6.62~16.86 N,蛋白质的含量为0.29~1.45 mg/g,甜菜色素的含量为0.69~37.01 mg/100 g,淀粉的含量为14.12~44.60 mg/g,总酸含量为0.33~15.23 mg/100 g。采用Pearson法对其主要植物学特征及品质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总酸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8,与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32。纵径、横径与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9、0.942。纵径与果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26。重量与糖酸比、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360、0.351。经主成分分析将15个性状综合成7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2.55%,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22.45%,以单果重、果实纵横径、糖酸比贡献较大。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3.87%,以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淀粉含量贡献较大。第三主成分贡献率为12.28%。其中糖酸组成、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淀粉含量、氨基酸含量等是评价火龙果果实综合品质的关键性指标。经综合评价筛选6个综合得分较高的火龙果种质,即热研1号、菀华粉红、红宝龙、无刺红、临家红韵和红金宝可作为火龙果品质育种的优质亲本。

关键词: 火龙果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人机施药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装备 2024

摘要:通过药物调控作物的生长和防控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现代物联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施肥方式与技术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与传统的人工施药相比,无人机施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应用技术已成为农业机械行业的热点.文章对无人机喷洒装置的组成和工作机理进行了论述,总结了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国内外技术现状,对其在国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结合行业研究方向提出了无人机施药技术发展对策及建议,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无人机 施药技术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追肥处理+防虫网对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养分及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4

摘要:为保障豇豆质量安全,提高豇豆种植产量,同时改良产地土壤,在搭建白色防虫网条件下于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分别施用复合肥和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比较分析2种不同追肥处理对网内土壤养分和网内外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共设网内试验区和对照区、网外试验区和对照区4个小区。各小区面积统一为60 m2,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的试验区土壤和复合肥追肥的对照区土壤pH均下降,分别下降0.44和0.61。网内试验区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w,后同)分别比试验前增加了2.56 g·kg-1、42.37 mg·kg-1、48.87 mg·kg-1,相对增加12.37%、34.20%、20.34%,有效磷含量(w,后同)比试验前降低3.98 mg·kg-1,相对降低1.95%。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的网内外豇豆商品荚率、荚果长、荚横径、单荚质量均高于复合肥追肥处理。两种追肥处理的网内外豇豆产品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网内外试验区豇豆商品荚率差异显著,而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各处理豇豆脂肪含量均相同。综上,豇豆的综合性状以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更佳。

关键词: 酸性土壤 施肥类型 防虫网 性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种杀菌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杀菌活性评价

中国瓜菜 2024

摘要: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由西瓜噬酸菌引起的一种种传病害,在生产上的危害极为严重,可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产,但目前在生产中还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为筛选出高效防治细菌性果斑病的杀菌剂,在室内筛选了19种杀菌剂的离体活性成分,并对高活性杀菌剂进行毒力评价和活体盆栽验证。室内研究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等8种杀菌剂离体杀菌活性显著,毒力强度依次为0.3%四霉素水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5%噻霉酮悬浮剂>20%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0%丙硫唑悬浮剂>4%春雷霉素水剂>0.4%蛇床子素水剂>0.5%小檗碱水剂。活体盆栽试验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20%丙硫唑悬浮剂、4%春雷霉素水剂和5%噻霉酮悬浮剂这4种药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小檗碱水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最强,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 mg·L-1时的保护和治疗防效分别为79.66%和73.24%。上述研究试验表明,0.5%小檗碱水剂、20%丙硫唑悬浮剂、4%春雷霉素水剂和5%噻霉酮悬浮剂可作为田间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有效候选药剂。

关键词: 甜瓜 细菌性果斑病 杀菌剂 活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胺对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与体胚发生的影响

广西植物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外源多胺(PAs)对荔枝胚性愈伤组织(EC)增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机制,该研究以"妃子笑"荔枝EC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法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腐胺(Put)、亚精胺(Spd)及精胺(Spm),分析了不同PAs处理后EC的形态、结构、内源PAs含量及相关酶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外源Put、Spd和Spm处理均显著提高了EC增殖率,减少了体胚诱导及萌发数量.经外源PAs处理增殖的EC胚性细胞大小较一致,染色深且均匀,多细胞原胚减少,可见已经分化完全的早期子叶胚.(2)外源PAs处理均显著提高了EC中内源PAs含量,其中Put处理的EC中各类内源PAs及总PAs含量最高;当在含外源PAs培养基上增殖的EC转入不含外源PAs的培养基上增殖时(恢复培养),EC中的Put含量仍然显著高于对照,内源Spd和Spm则显著降低.(3)外源Put处理显著提高了EC中的鸟氨酸脱羧酶(ODC)、精氨酸脱羧酶(ADC)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而外源Spd、Spm处理显著降低了EC中的ODC及ADC活性,外源Spd显著提高了多胺氧化酶(PAO)活性;恢复培养后,EC中ADC和DAO活性比恢复培养前显著降低,ODC和PAO无显著性差异.综上认为,外源PAs可以通过调节PAs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内源PAs含量,进而影响荔枝EC增殖和体胚诱导.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As调节荔枝体胚发生机制及提高荔枝离体再生效率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荔枝 离体再生 组织切片 多胺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和膳食风险评估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香蕉生产中普遍使用啶氧菌酯,这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为了评估膳食风险,我们拟研究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在海南和云南两地分别开展香蕉中啶氧菌酯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样品中啶氧菌酯残留,并计算膳食风险商.结果表明,在添加浓度0.02~1.0 mg/kg范围内,香蕉中啶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2.1%~4.0%,最小检出量为0.01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8.7~13.8 d,最终残留量的最大值为0.045 mg/kg,施药60 d后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率大于99.62%.我国普通成人啶氧菌酯的估算每日摄入量估计为0.35 mg,风险商(RQ)为0.06,远远小于1.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水平不会对普通成人造成膳食风险.

关键词: 香蕉 啶氧菌酯 残留 膳食风险 回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菠萝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概况

现代农业装备 2024

摘要:菠萝是我国著名的热带水果,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目前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工,机械化管理水平较低,成本逐年增加.实现菠萝生产全程机械化是降低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推动菠萝生产现代化进程的根本途径.本文从菠萝生产全程机械化角度介绍了菠萝耕整地、种植、催花、采收及茎叶处理机械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为后续菠萝机械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械化 种植 采收 田间管理 智能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氯化钠对椰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深入了解施用氯化钠(NaCl)对椰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施用不同量的NaCl,30 d后测定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显示:施用100 g和150 g NaCl时,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MDA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POD、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少量增加;200 g NaCl处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MDA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减少,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试验表明适量施用NaCl可以增强椰子幼苗光合作用,抑制膜脂过氧化,促进物质转化等。

关键词: 椰子 幼苗 盐胁迫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腔室秸秆原位炭化还田设备设计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原位炭化还田技术可将田间秸秆就地直接转化为生物炭,改善土壤结构,解决秸秆直接还田腐解慢、出苗率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但目前炭化还田设备仍存在炭化不均匀,运行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精准控氧控温炭化要求,在前期样机基础上,创新研发了立式多腔限域式炭化反应器,研制强化物料定向流动的多翅片型扰动部件,并运用ANSYS Workbench进行仿真模拟和结构优化,研制热解气清洁燃烧及高温烟气换热回用系统,集成秸秆捡拾粉碎系统及田间作业机具,研制立式多腔室秸秆原位炭化还田设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炭化试验,设备秸秆处理量为500 kg/h,生物炭产率为125 kg/h,固定碳含量为50.30%,系统能量利用率为70.66%,产出的炭达到Ⅰ级生物炭还田标准,燃烧烟气中颗粒物、NO_x、SO_x等排放均满足国标要求,整机系统运行稳定,满足设计标准,为秸秆直接炭化还田提供了技术及装备支撑。

关键词: 秸秆 热解原位炭化 生物炭还田 设备 能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与矿质营养之间的关系,以芭乐味黄金百香果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各发育期的矿质元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色素类物质含量进行动态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矿质元素和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大量元素含量表现为K>N>Ca>S>Mg>P,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Na>Fe>Mn>Zn>B>Cu>Se>Mo,且果皮各矿质元素含量均远高于果肉。随着果实成熟,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固酸比和花青素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维生素C、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果皮N、P、K、Ca、Mg、S、Na、B、Cu、Se等元素含量和果肉N、P、K、Ca、S、Cu、Na、B、Zn、Mn等元素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类黄酮、花青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固酸比均存在较高的关联度。综上,黄金百香果果实发育期对大量元素K和N的需求最高,对微量元素Na和Fe的需求最高;类胡萝卜素为主要影响果肉颜色的色素类物质,其次为花青素;果皮开始着色期为果实糖酸品质变化的关键期,应注重N、K、Cu、Na、B、Zn等元素的施用。研究结果为科学指导黄金百香果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金百香果 矿质元素 果实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