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生应答黄曲霉菌侵染的代谢组学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4
摘要:目的 研究花生受黄曲霉菌侵染后代谢物及关键代谢途径的变化,以了解花生籽仁应答黄曲霉菌侵染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花生品种应答黄曲霉菌侵染时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途径变化。结果 共发现了34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中花6号品种中有268个,远杂9102品种中有238个,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类黄酮类、萜类化合物、苯及其衍生物、聚酮类、脂肪酰基、氨基酸类和苯丙烷类。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途径分析表明,中花6号中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氨酰基tRNA的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通路对黄曲霉菌的响应速度更快。结论 苯丙氨酸代谢中的白藜芦醇、肉桂酸、香豆酸和阿魏酸以及亚麻酸代谢途径中的13S-HPODE在响应黄曲霉菌侵染中起重要作用,为早期发现黄曲霉菌感染和选育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品种提供指导。


砂仁多糖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砂仁多糖对小麦淀粉体系的作用机理,揭示砂仁多糖对小麦淀粉品质形成影响的量效关系。[方法]通过制备砂仁多糖—小麦淀粉复配体系,研究砂仁多糖添加量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流变特性、热力学特性、结晶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砂仁多糖可提高小麦淀粉复配体系的黏度和糊化温度,减少糊化过程中直链淀粉浸出,降低小麦淀粉糊化过程中结晶区的破坏程度,延缓糊化过程。当砂仁多糖添加量为1.00%时,复配体系崩解值为299 mPa·s,回生值为532 mPa·s、糊化焓为666.29 J/g,此时抗老化效果最佳且稳定性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砂仁多糖与小麦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当砂仁多糖添加量为1.00%时,氢键作用最强。体外模拟消化结果显示,砂仁多糖可以抑制小麦淀粉消化。[结论]添加砂仁多糖可有效提高小麦淀粉的热稳定性,降低小麦淀粉的消化率。


河南夏玉米主产区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11-2020年841个区域试验玉米品种的产量数据,结合10年间的气象数据和主要病害发生情况,分析气象因素的演变、气象因子与产量及病害的关系,明确典型低产年份影响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2011-2020年河南夏玉米主产区的平均气温相较过去30年明显升高1~1.5℃,降雨量显著减少,日照时数逐渐增多,平均单产呈波动增加趋势,气候产量的增产作用逐渐减弱。产量归因分析表明,气象因素是导致河南夏玉米产量差异的最主要来源,9月份气象条件是影响产量波动的最重要气象因素,其中光照时数贡献率>降雨量>平均气温,9月光照时数和降雨量的贡献率分别达28.26%、16.77%,是影响产量的限制性气象因子。产量因素中穗长、千粒重、密度、穗粒重的贡献率达16.30%、15.95%、15.36%、14.15%,在光照时数作用下显著影响产量。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瘤黑粉病的贡献率达28.11%、22.49%、22.26%,在降雨量和光照时数作用下显著影响产量。


抗球虫药的人工抗原合成及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球虫药在畜禽业应用广泛,但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抗球虫药残留超标时有发生,因此,实现动物性食品中抗球虫药残留的高效快速检测,有利于兽药残留的有效监管.在众多残留检测方法中,免疫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该文综述了抗球虫药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并对其免疫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开发更高效的抗球虫药残留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郑麦1860品质特性及面条加工适用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郑麦1860的品质及加工适用性,对2020-2021年河南省29个地点收获的郑麦1860的籽粒性状、磨粉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和面条加工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郑麦1860为优质中强筋面条小麦品种,特点是籽粒大、容重高、出粉率高,面条弹性好、色泽白亮、褐变较轻。在不同地点间郑麦1860的多数品质性状变异程度小,品质表现较稳定;相比较而言,其粉质参数、拉伸参数变异程度较大,淀粉糊化特性和面筋特性变异程度次之,籽粒品质性状、磨粉品质和面条加工参数变异程度较小。籽粒硬度、粒径、容重与出粉率呈显著正相关;容重、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灰分含量与面条总评分呈显著负相关;面粉色泽L*值、吸水率、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值黏度、回生值与面条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色泽和淀粉糊化特性是影响郑麦1860面条品质的主要因素。郑麦1860制作的面条感官评分高、品质稳定,在豫北、豫东和豫南等区域种植均适合制作优质面条。


UPLC-MS/MS测定山药中山药素的含量
《食品与药品 》 2024
摘要:目的 建立山药块茎中山药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70%甲醇提取溶剂超声提取,离心,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以Shim-pack Velox C18色谱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3种山药素分别在0.500~20.000,0.050~5.000,0.100~2.000 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山药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101%,RSD为1.20%~4.74%。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快速、灵敏高效,可用于山药中山药素含量定量检测分析,为山药的大面积种植、产品开发、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山药 山药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筛分风选组合式油菜复清装置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现有油菜联合收获后籽粒含杂率高及人工复清劳动强度大等实际生产问题,试制了一款适用于油菜联合收获脱出物复清装置。测定了晾晒后油菜联合收获后脱出物主要组份和各脱出物质量占比及脱出物主要物理特性,并利用脱出物主要物理特性差异,设计了筛分风选组合式油菜复清装置。为验证该装置的作业效果,选取对复清装置性能影响较大的电机转速、风机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清洁率和损失率为试验目标,开展单因素试验及双因素综合性能试验研究,当电机转速为1200r/min、风机转速为1350r/min复清作业效果较佳。试验结果表明:装置清洁率达98.4%以上,损失率为2.4%,作业噪音为71dB(A),清洁效率能够达到400kg/h以上,符合油菜复清作业要求。


多组学技术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畜牧兽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组学测序技术不断涌现并得以推广,产生了包括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等大量的组学数据。这些数据对深入研究和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生长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抗病性状等)的复杂调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仅通过单一层面的组学无法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复杂性,而多组学技术可以系统解析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机理和表型,并逐渐成为研究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多组学技术的方法、优点及其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研究中的应用,旨在对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