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化肥减施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茶叶学报 》 2020
摘要:为探讨不同化肥减施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以武夷山水仙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施肥(CK),当地常规施肥(CF),有机替代(OF,化肥减量50.7%)、新型缓释肥(SRF,化肥减量34.4%)和茶树专用生物炭基肥(BF,化肥减量30.3%)5个处理.于试验开展第3年(2019年)冬季采集各处理0~20 cm的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测定,并探讨影响细菌群落变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化肥减施模式下的实际观测OTU数目(Sobs)、香农指数(Shannon)、辛普森指数(Simpson)、覆盖估值(ACE)和Chao 1指数为分别为1939~2219、6.09~6.52、0.0053~0.0062、2625.66~2962.15、2562.32~2948.01,其中有机替代模式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从所有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32个门、80个纲、202个目、352个科、667个属,主要优势细菌门(相对丰度>10%)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共计89.44%~91.69%.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绿弯菌门和纤线杆菌纲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新型缓释肥处理纤线杆菌纲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其它菌群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施肥后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效钙的变化是驱动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但土壤性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解释度较低(分别为28.26%和32.99%),还需结合更多因素进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化肥减施 高通量测序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余文权副院长赴建瓯推进基地建设
《东南园艺 》 2020
摘要:为加快推进院建瓯基地建设,12月3日,由余文权副院长带队,院办、计财处、科服处、行管处、纪检监察审计室、果树所等负责同志实地考察了微域环境调节工程(50亩大棚)、新装10kV配电工程(500kVA)、仓库保鲜库、连栋玻璃温室周边道路硬化等基地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听取了基地建设相关负责人关于2020年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对基地建设下阶段工作作了部署。


福建白兔胎儿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
《中国畜禽种业 》 2020
摘要:文章旨在探索和建立福建白兔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有效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细胞悬液培养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对白兔胎儿(20d)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同时利用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白兔胎儿成纤维细胞主要呈梭形,部分呈多角形或扇形,细胞生长规律符合"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衰亡期"的S型生长曲线;纤维连接蛋白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为阳性,细胞角蛋白为阴性,说明福建白兔胎儿成纤维细胞纯度较高.结论:建立福建白兔胎儿成纤维细胞系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为福建白兔的种质资源保存、分子育种和基因敲除等试验奠定基础.


一株致兔结膜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中国养兔 》 2020
摘要:本试验从福建省某兔场传染性结膜炎患兔的眼眶分泌物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菌16S r 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16S r RNA基因序列最高,高达99%以上,因此确定该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并命名为FZ1901.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FZ1901能复制出临床症状与自然感染病例相同的患兔,且从试验兔结膜炎病料中能回收到分离菌FZ1901.根据上述结果,确定分离菌FZ1901即多杀性巴氏杆菌为该兔场传染性结膜炎的病原.


冬作马铃薯新品种'闽薯3号'的选育
《中国马铃薯 》 2020
摘要:'闽薯3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Chieftain'×'郑薯6号'杂交组合实生薯,经过在福建省内多年多点鉴定和区域试验选育的冬作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0 d.株高47.3 cm,叶片绿色,茎绿色.单株块茎数4.9个,单株薯重0.48 kg,薯形短椭圆,薯皮红色光滑,薯肉中等黄色,红芽眼,芽眼浅,商品薯率83.5%.干物质含量18.16%,淀粉含量13.21%,蛋白质含量1.95%,维生素C含量18.92 mg/100g.中感晚疫病,高抗早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抗重花叶病毒病(PVY).食用品质好.2014~2016年福建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1640 kg/667m2,较对照'紫花851'增产6.06%.适宜在福建省冬、春季种植.


花生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与综合评价
《种子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剖析花生高代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为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各品系进行评价筛选,为品种推广提供候选个体.运用DPS、SPSS统计软件,以11个福建花生高代品系为研究对象,对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数据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数和饱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出仁率变异系数最小,结果数和饱果数对花生产量显著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也显示结果数和饱果数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最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距离阈值为18时,可将11个花生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3类群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和2个产量性状综合成4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产量因子、籽仁因子、株高因子和荚果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9.1216%,品系0945-1、0949-4和1005-3-1的综合主成分值依次排前三.0945-1和0949-4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在花生育种中,侧重筛选果多、果饱的单株,并兼顾其它性状可选育出高产品种.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铁皮石斛茎和花中多种矿质元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0
摘要: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同时测定铁皮石斛茎和花中8种矿质元素Na(钠)、Mg(镁)、K(钾)、Ca(钙)、Fe(铁)、锰(Mn)、锌(Zn)、铜(Cu)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HNO3-H2O2微波消解前处理后,由ICP-MS检测方法测定铁皮石斛茎和花中8种元素含量,外标法定量.结果 8种元素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4~0.9999.方法 检出限为11.3~298.7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2%~104.8%,相对标准偏差为0.8%~7.6%.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铁皮石斛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 金属元素


铁皮石斛DoSMT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SMT2基因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甾醇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利用RACE技术克隆到1个DoSMT2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089 bp,编码362个氨基酸,DoSMT2相对分子量为40.345 kD,理论等电点为8.13,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经BLAST P检索,DoSMT2蛋白属于AdoMet-MTases超级家族,含有4个S-腺苷蛋氨酸结合位点、1个甲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和1个甾醇甲基转移酶C末端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DoSMT2与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的SMT2亲缘关系最近,确定其属于SMT2家族.qRT-PCR分析结果表明,DoSMT2基因在茎和叶都能表达,10月份的表达量最高,叶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推断叶片的甾醇代谢比茎活跃.构建了pET-29a-DoSMT2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出预期大小的蛋白.这为铁皮石斛DoSMT2的甲基化机制及甾醇化合物代谢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甾醇C-24甲基转移酶 原核表达 荧光定量P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