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高等学校资金来源和支出多元化及高校扩招的现实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督,还不能适应高校所面临的这一现实环境。文章针对这二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提高和改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财务管理 高等学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抗裂果新品种木枣抗裂1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木枣抗裂1号是从山西省临县枣品种木枣中选出的枣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3.3g,最大单果重16.1g,果皮深红色;果肉绿白色,肉质较致密,汁液较多,风味甜、微酸,品质中上等;裂果率4.53%,鲜枣可食率9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8.50%,可滴定酸含量0.61%,维生素C含量4853.80mg/kg;干枣可溶性糖含量71.72%,可滴定酸含量0.77%,维生素C含量74.50mg/kg;适宜制干,制干率55%~60%;在山西省临县,果实9月底至10月上旬脆熟。2009年7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认定。

关键词: 品种 木枣抗裂1号 抗裂果 制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的结实特性影响因素

林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河北沧县枣种质资源圃的124个枣品种和山西太谷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的156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枣树的结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枣树种质可分为自花可育、自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3类,其中自花可实不育是基本类型,它与自花不实和自花可育类之间可相互转化,而自花可育和自花不实之间相互转化极少;在自然(异花)授粉条件下供试品种均可结实,但育性有不育和可育2类,其中可育的占42.31%。枣树的结实性和育性因基因型(品种和品系)、年份、地区、树冠方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基因型;供试品种间自花结实率(吊果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61.54%和0~100%,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4.17%~136.84%和0~100%;36个金丝小枣品系自花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89%~163.64%和0~6.98%,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10.71%~138.89%和0~90.00%;5个无核小枣品系的分别为1.10%~81.72%,0~100%和8.06%~137.04%,0~2.70%;3个冬枣品系的分别为25.00%~62.93%,0~1.37%和11.32%~89.23%;不同年份和地区间结实性变化大而育性相对稳定,年份间自花和异花结实率均表现稳定的仅有4.17%、可育率稳定的则高达64.58%,地区间表现稳定的分别为15.38%和73.08%;西南-西北方向自花结实率高。初步筛选出一批自花不实或自花不育而异花高度可育、适宜作为杂交母本的优异种质。

关键词: 自然授粉 自花授粉 结实特性 育性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发芽特性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节节麦的发芽特性,从种子吸水、萌发温度以及播种深度等方面对节节麦和小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节节麦与小麦种子吸水进程均可分为3个时期,即快速吸水期、缓慢吸水期和吸水停滞期。小麦吸水主要集中在前期,而节节麦吸水分散于前、中期;在整个吸水过程中,无论是吸水量还是吸水率,小麦普遍高于节节麦。温度对节节麦和小麦发芽率的影响也具有较大差异,在5~25℃范围内,节节麦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不同温度间具有显著差异;而小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芽率保持一致,不受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节节麦的出苗率受播种深度影响较大,随播种深度的增加出苗率显著降低,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小麦 节节麦 发芽力 种子吸水 萌发温度 播种深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5份高粱不育系、16份高粱恢复系、及所配制的部分高粱杂交种,化验分析淀粉含量,不育系淀粉含量变幅在72.58%~77.84%之间,恢复系淀粉含量变幅在72.33%~79.93%之间,杂交种淀粉含量变幅在74.66%~77.61%之间。研究表明,淀粉性状在F1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高粱籽粒淀粉含量在杂种一代多数介于双亲之间,有的倾向于高亲含量,有的倾向于低亲含量,有的杂种一代淀粉含量超过高亲,有的杂种一代淀粉含量低于低亲,利用高淀粉双亲,可以选育出高淀粉高粱杂交种。

关键词: 高粱 淀粉 筛选 杂种优势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此项目在山西省糯玉米主产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旨在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适期有效防治奠定基础。此研究采取成虫诱集、卵和幼虫定点和随机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年发生两代,世代基本不重叠,两代间有较明显的间隔。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一代成虫盛发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下旬初,二代卵盛期为8月上旬中期至8月下旬。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生育时期糯玉米的产卵趋性表现为,在糯玉米抽雄之前,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增强;而在糯玉米抽雄之后,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减弱。生育时期基本相同、长势基本一致的糯玉米上的落卵量较普通玉米上为多。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一代发生危害轻二代发生危害重。一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早播田重于中播田,而晚播田基本上不受一代幼虫的危害,由于一代幼虫发生轻,不论早播还是中播糯玉米虽然受害但一般较轻。二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晚播田重于中播田,早播糯玉米在二代幼虫危害初期即采收,一般年份不受二代幼虫的危害或受害较轻,由于二代幼虫发生量大,因而对晚播和中播偏晚播种的糯玉米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糯玉米果穗穗腐病的发病率与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密切相关,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者,穗腐病发病率高。糯玉米产区应加强中、晚播糯玉米田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关键词: 糯玉米 亚洲玉米螟 发生规律 危害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GhRDL1基因启动子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PCR法扩增出陆地棉GhRDL1基因ATG上游1.2 kb的片段,将该片段融合GUS报告基因进行棉花、拟南芥及烟草转化。分析显示,GhRDL1基因启动子是一个棉纤维或表皮毛特异的启动子,能够驱动靶基因在单细胞的表皮毛(如棉纤维和拟南芥表皮毛)表达;在烟草表皮毛中,GUS基因在多细胞的腺毛(包括顶端的腺体细胞和柄细胞)和非腺毛中皆有表达。表明GhRDL1基因启动子是一个多功能的表皮毛特异启动子,可以用于棉花基因工程改良和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研究。

关键词: 棉纤维 启动子 GhRDL1基因 表皮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新品种金薄香3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金薄香3号是我们从新疆引入的优良薄壳核桃种核中实生选出的核桃新品种。果实圆形,外苞绿色,青皮表面密生细柔毛,果点明显;坚果圆形,平均单果重11.2g,缝合线突起明显,结合紧密,中部两侧有耳形凹;壳厚1.20mm,横隔膜膜质;易取整仁,单仁重6.3g,核仁充实饱满,内果皮淡黄色,果仁乳白色,肉质细、脆,香味浓,品质上等,出仁率56.20%;每平方米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产仁0.20kg;在山西省中部地区,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2007年12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选育 金薄香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袋栽培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技术策略

中国植保导刊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简要分析了无袋栽培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为害日趋严重的原因,开展了无袋栽培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监测和卵量消长动态调查,分析了监测和调查结果,讨论了监测和调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无袋栽培梨园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策略以及分时段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 无袋栽培 梨小食心虫 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体细胞克隆变异化学诱导方法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高粱组培育种仍以传统的常规培养技术为主,变异属于自然发生,变异频率不太高,因而制约了该方法应用的有效性。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化学方法进行人工诱变以期达到提高诱变率的目的,采用的试验材料以高粱主要恢复系三尺三和晋粱5号为主,诱变剂以硫酸二乙酯为主。由于对生物体具有诱变效果的化学物质一般对人体具有很大毒性,所以探索安全无污染的处理方法则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几年的研究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创立了有毒化学物质安全无污染诱变处理方法,同时明确了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高粱愈伤组织的浓度一般为0.5%~1%。

关键词: 高粱 体细胞变异 化学诱变 硫酸二乙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