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梅奇酵母XY201对冬枣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 XY201进行了生物量最大值培养时间、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活力变化及其对冬枣采后病原真菌抑制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梅奇酵母XY201菌株在NYDB培养基中培养96h后,菌体生物量达最大值3.84×108cfu/ml。XY201在20℃、4℃和0℃三个不同温度和不同介质条件下的生活力变化不同,0℃培养液菌体生活力最强,240d时菌液浓度为6.46×107cfu/ml。XY201能显著抑制冬枣采后病原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的孢子萌发和菌丝伸长;当酵母菌浓度为5×108cfu/ml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可达100%。对峙培养结果显示XY201对A.alternata生长的抑制率为42.59%。

关键词: 梅奇酵母XY201 冬枣 病原真菌 抑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后果蔬病害拮抗菌防治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化学药剂引发病原菌的抗药性而降低了抑病效果,造成毒物的残留而形成对人体的危害.拮抗菌能安全、有效地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是替代化学杀菌剂的理想选择.目前已成功筛选和分离到数百种对果蔬采后病害有明显抑病效果的拮抗菌,有些已制成生防菌剂在商业上应用.本文阐述了拮抗菌的筛选途径、拮抗机理、生防效果、拮抗菌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以期为开发利用拮抗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果蔬 采后病害 拮抗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及其译名辨析

棉花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叶茎枯病是棉花的一种生理早衰现象,在世界多个植棉国广为发生。历史上科学家对红叶茎枯病的病因曾提出过:1.昆虫为害假说;2.侵染性病害假说;3土壤、气候与耕作条件不适假说.;4矿物质失调假说。第1、2种假说已被否定,第3种假说内容宽泛,对病害的起因不能圆满地解释,第4种假说长期占统治地位,主导人们对病因的认识。近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库源比(主要是铃叶比)失调是红叶茎枯病的病因。该病在国际上常用的英文名称有red leaf disease,red leaf blight。根据资料分析,美国棉花上发生的bronze wilt很可能是红叶茎枯病。

关键词: 棉花 红叶茎枯病 病因 英文译名 辨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初期吸附特性的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pH为6.8~7.2、温度(35±2)℃条件下,研究了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中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7 500 mg/L的条件下,通过对吸附期有机物和挥发性脂肪酸的监测,利用生物自身产生的生物气,分别采用不搅拌、间歇搅拌和连续搅拌的方式,在5 min内均可达到最大吸附量,连续搅拌可在进水结束即达到最佳吸附效果。闲置时间的长短也影响到颗粒污泥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 h为最佳闲置时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反应器内生物相的观测显示,吸附柱内主要以甲烷八叠球菌为优势菌群。

关键词: 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颗粒污泥 搅拌频率 吸附 闲置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江苏沿海滩涂种植耐盐生物质能源作物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述了耐盐生物质能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及相关政策、制度体系,重点介绍了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原料、耐盐先锋作物——棉花、模式耐盐能源作物——甜高粱、海水蔬菜等。提出在沿海滩涂可以将生物质能源、低碳新主张、粮食安全战略与滩涂开发、盐土改良、高效农业有机整合这一理论。

关键词: 沿海滩涂 耐盐生物质能源 棉花 甜高粱 海水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萎蔫综合症初报

中国棉花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山西棉田新发现一种病害,其主要特征是:病株叶片发蔫,叶色褪淡;病株可正常开花结铃,病铃呈红紫色,铃壳变软易裂;棉纤维发育很差,品质各项指标都降低,棉子只有胚,少有胚乳。据测算,病株平均单株减产51.5%~89.6%,子指降低4.5~6.2 g,衣指降低2.2~5.2 g;田间发病株率7.4%~34.8%时,减产率0.5%~28.5%,呈现发病株率越高减产越多的趋势。该病目前在山西省多个品种多个地块较普遍发生。

关键词: 棉花 萎蔫 发生 减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复配杀虫剂对棉田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择较好的防治棉田烟粉虱的高效低毒药剂配方,对6种复配制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2、3、4对烟粉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配方1和配方3防治效果最佳,7 d防效超过80%。

关键词: 烟粉虱 复配 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生土地谷子根苗生长及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土母质性生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氮、磷、钾及有机肥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是生土地土壤肥力形成与作物生长发育以及根际土壤酶系统和微生物系统形成的首要原始起动营养元素;(2)含磷的处理组合,谷子幼苗阶段地上下部生长均明显较不施磷的长势强,而单施氮和钾甚至不及不施肥的对照。氮、磷、钾对谷子根苗生长的影响顺序为磷>氮>钾;(3)进入谷子中后期生长阶段,氮素的作用,特别是氮、磷、钾对谷子株高及地上部干重的综合效果表现明显;(4)产量表现为含磷的处理组合,产量及产量结构均明显提高;(5)单施优质高量的有机肥对生土地根苗生长与产量形成具有当年立竿见影的效果;(6)发达的根系促进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迅速繁衍,提高了根际土壤酶的活性,有益于促进根-土系统向着熟化方向发展,使生土地上的谷子当年获得正常产量。

关键词: 施肥 生土地 谷子 根苗生长 根际土壤酶 根际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高效氟氯氰菊酯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联合毒力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防治效果。[方法]将3%高效氟氯氰菊酯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按照不同比例混配,研究其对小菜蛾的毒力。[结果]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以2.0∶1.0的比例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24.78,表现为增效,且其对小菜蛾幼虫的LC50值为17.21 mg/L,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结论]2.01∶.0的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高效氟氯氰菊酯 甲维盐 小菜蛾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木蠹蛾对芦笋根茎的选择及湿度对其蛹发育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幼虫对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青茎、白茎、贮藏根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利用率。采用Cain和Sheppard指数、Ivelev指数统计结果,该虫对芦笋根、茎的喜好性排序为青茎>白茎>贮藏根。而幼虫对芦笋根、茎的相对取食量、相对生长率、近似消化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的排序为白茎>青茎>贮藏根。在白笋和青笋的食料组合中,幼虫对白笋存在负转换行为(Si=-0.31),对青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28)。在白笋和贮藏根的食料组合中,该虫对白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03),而对贮藏根存在负转换行为(Si=-0.09)。在室温30℃空气相对湿度(RH)为100%、76%、50%、32%和0的处理中,均以0~1日龄蛹的净失水量最高,分别为0.43%、0.88%、1.11%、1.84%和5.81%。随着蛹龄的增高,其失水率缓慢增长。蛹羽化前,高湿(RH100%)和中湿(RH76%,RH50%,RH32%)处理中蛹的累计失水率依次为4.27%,12.4%,17.8%和19.9%,而低湿(RH0%)处理中蛹的失水率高达40.9%。在各RH下,蛹1日龄后的逐日累计失水率均与其日龄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在RH32%~100%条件下,蛹的羽化率为83.4%~90.2%,在RH0%条件下,其羽化率仅有36.3%。在不同时段,蛹的表皮渗透力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最初的2h和8h内,以2h内的表皮渗透力最高,达0.25μg/(cm2.h.mmHg)。8h后,随着测定时间的延长,蛹的表皮渗透力明显降低,24h时仅有0.14μg/(cm2.h.mmHg)。

关键词: 芦笋木蠹蛾 食料 选择性 湿度 表皮渗透力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