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辣椒地方品种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辣椒基因组的75个SSR标记中选出多态性丰富的17个,用于检测48个贵州辣椒地方品种,按类平均法作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51阈值处,将参试材料分为五类:第一类含3个品种;第二类只有1个品种;第三类为2个品种;第四类分为5个亚类,第一亚类6个材料,第二亚类9个材料,第三亚类15个材料,第四亚类9个材料,第五亚类2个材料;第五类只有1个品种。参试材料的7种果型分别归于不同的类或亚类中,表明聚类结果与果型有一定的关联,同果型材料间遗传差异较小,但少数同果型的材料分布在不同类群中,与其他同果型材料间有较大遗传差异。另外,17个标记平均可检测3.8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量为0.6,平均标记索引系数为2.32,48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566,说明,贵州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适应贵阳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比较试验探寻出适应贵阳地区特殊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栽培的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系)。试验在贵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场进行,以贵农15、黔98353、黔麦15、夏繁29、"98-28"、贵单5号、黔98284-82、黔0110、"98-22"为试验材料,统计分析了株高、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小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在各品种(系)上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统计分析了单株产量。在本试验范围内,各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效分蘖数>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小穗数>株高;单株产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黔麦15、黔98353、贵农15与其他6个品种(系)都分别达到了显著差异;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7对性状达极显著相关,有效分蘖数与穗长达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穗长与单株产量、穗粒数与千粒重、株高与穗粒数、株高与穗长、株高与有效穗数、株高有效分蘖数则有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均为极显著的负相关。筛选出的黔麦15、黔98353、贵农15是适应现阶段在贵阳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系)。


水土保持型牧草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生态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水土保持型牧草苇状羊茅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根据节肢动物群落中物种的营养和取食关系将总群落划分为天敌亚群落和非天敌亚群落(含害虫和中性昆虫),以调查到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结合各群落生态学指标分析总群落及亚群落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共查得苇状羊茅节肢动物139种分属68科;非天敌亚群落为总群落主要成分,相对多度为0.7661,其中优势种为同翅目昆虫;天敌亚群落相对多度为0.2339;优势种为蜘蛛类天敌。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分析表明非天敌亚群落>总群落>天敌亚群落;均匀度指数除5、9月份外,均表现为天敌亚群落>总群落>非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除4、5月份外,均表现为总群落>非天敌亚群落>天敌亚群落。


贵州小麦地方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优良的种质资源应用于小麦的品质改良,利用SDS-PAGE技术对贵州省的136份地方种质进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的地方种质Glu-1位点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共出现10种亚基和12种组合类型。Glu-A1位点存在2种等位变异:Null和1亚基,Glu-B1位点存在5种等位变异:20、13+16、17+18、7+8和7+9亚基,Glu-D1位点存在3种等位变异:2+12、4+12和5+10亚基,其中Null、7+8和2+12出现频率分别达90%、76.4%和95.6%;12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中,Null、7+8和2+12出现的频率最高,达70.6%,所有的组合品质评分在5~9分,平均得分为6.01分。
关键词: 小麦 地方种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贵州


甘薯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利用ISSR-PCR标记技术研究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针对影响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影响因子(模板、甲酰胺、dNTP、引物、TaqDNA聚合酶)进行了甘薯ISSR-PCR体系优化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0为比较好的组合,即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稀释浓度为10倍的DNA模板,0.30 mmol/L dNTP,1.00μmol/L引物,1.00 UTaq酶,0.5%去离子甲酰胺比较适合甘薯DNA的特异扩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