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香蕉BADH基因序列及表达特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是植物体内甜菜碱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对植物抵御逆境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香蕉BADH基因序列及表达特性,本研究利用香蕉基因数据库对香蕉BADH基因序列及蛋白序列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采用qTR-PCR技术对香蕉幼苗中BADH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aBADH基因属单克隆基因,含有15个外显子,14个内含子;顺式调控元件预测显示在MaBADH启动子区域存在15种激素和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蛋白结构域和功能分析有一个甜菜碱醛脱氢酶结构域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亚细胞定位在叶绿体中,多重序列比对发现其具有N-端信号肽和C-端信号肽两种信号肽;系统进化树显示其与水稻、玉米、菠萝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分析发现MaBADH具有组织特异表达特性,在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假茎次之,根最低;此外,茉莉酸甲酯能够诱导香蕉幼苗根和叶中MaBADH差异表达,其中对叶片的诱导能力更强。本研究为激素信号调控甜菜碱分子保护机制和利用基因工程提高香蕉抗逆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BADH 香蕉 茉莉酸甲酯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诱抗剂诱导香蕉抗褐缘灰斑病的田间效果

中国南方果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25%丙环唑乳油1 000倍液与清水作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5%氨基寡糖素水剂、20%异噻菌胺悬浮剂、禾之壮有机水溶肥等3种诱抗剂不同浓度处理对香蕉褐缘灰斑病的诱导抗病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诱抗剂各浓度处理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清水),对香蕉褐缘灰斑病均有较好的诱导效果,其中5%氨基寡糖素水剂以600倍液诱导效果最好,第3次药后7 d达69.19%;20%异噻菌胺悬浮剂以4 000倍液诱导效果最好,第3次药后7 d达69.49%;禾之壮有机水溶肥以600倍液诱导效果最好,第3次药后7 d达66.91%.在各自的最佳处理浓度下,供试诱抗剂各处理4次调查平均诱导效果相当,分别为51.52%,50.85%和50.65%,且在第3次药后28 d时,诱导效果下降率仍均略低于对照药剂,持效期与之相当,28 d以上.

关键词: 香蕉褐缘灰斑病 诱抗剂 诱导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家族基因鉴定及序列进化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UGP)是糖代谢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UGP以葡萄糖-1-磷酸和尿苷三磷酸为底物,催化反应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和焦磷酸,直接参与了植物糖代谢的生物合成。为了系统梳理UGP在植物基因组中的状况,我们对其基因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进化分析,并重点考察该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首先,我们针对UGP的基因序列,鉴定得到其保守结构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基因进行了全面鉴定,从而构建了其进化树;其次,将番茄CDS序列比对到各探针,从而从数据库中提取组织中的表达数据;最后,通过结构域鉴定,进化树和表达量的分析,得出UGP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的机理。本研究为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提供了基因信息,为植物中糖代谢生物合成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其对蔗糖合成的影响相关基因进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基因家族 进化 表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新品种‘文椰5号’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子新品种'文椰5号'是采用定向选育方法,从越南引进的矮种资源中选育而成。植株矮状,平均株高12~15 m,果皮棕红色,果形圆润,椰壳及果肉薄,椰水清甜,糖和蛋白质含量高,可食率高,适宜作为鲜果食用。种植后3~4年开花结果,6年后进入高产期,平均产量36 000~90 000个·hm~(-2)。

关键词: 椰子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剂对新入侵海南草地贪夜蛾种群幼虫的毒力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1月新入侵我国云南的重大农业害虫,4月首次在海口玉米田中剥查发现该虫。草地贪夜蛾严重威胁到海南本地的鲜玉米生产,筛选出具有较高毒力水平的化学药剂防治该虫迫在眉睫。本文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较低浓度的甲维盐(5 mg/L,24 h)和多杀菌素(5 mg/L,24 h),以及较高浓度氯虫苯甲酰胺(50 mg/L,72 h)和辛硫磷(100 mg/L,72 h)时,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致死率达100%,这4种杀虫剂在24 h的LC_(50)分别为0.28、0.31、9.77和11.7 mg/L;其他种类杀虫剂如灭多威、吡丙醚、氟虫腈、啶虫脒、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虱螨脲,在100 mg/L浓度水平下,72 h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6.67%、88.33%、86.11%、81.67%、80.83%和80.09%。表明了可选用甲维盐、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辛硫磷作为主要成分的杀虫剂,并组合其他种类杀虫剂,作为当前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主要防治药剂。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毒力测定 浸叶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分析测试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药的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农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及人体生命与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发展灵敏、高效的探针监测农药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对食品安全预警有重要意义。因此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开发简单、高效的农残检测新策略。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优越的光学性能,易于实现功能化,因此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在农残检测方面极具应用潜力。该文对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简述了碳量子点的特性及合成,重点介绍了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在农残检测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探针 农残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方法及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录因子功能研究在阐明植物抗逆调控等分子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依赖于转录因子分析方法的持续创新.本研究从转录因子的发现与鉴定、靶基因与蛋白质互作、蛋白质与蛋白质互作、功能验证4个方面总结了植物转录因子主要分析方法.转录因子的发现与鉴定方法主要包括转录组测序、亚细胞定位、转录因子自激活等;靶基因与蛋白质互作的方法主要有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凝胶电泳迁移、足迹法、酵母单杂交;蛋白质互作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酵母双杂交、双分子荧光互补、GST-pull down技术;功能验证主要包括突变体表型分析、GUS染色、qRT-PCR等.我们展望了其在热带作物抗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为植物抗逆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关键词: 分析方法 转录因子 抗逆 热带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苯丙氨酸解氨酶编码基因(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进行鉴定,并以木薯品种KU50为材料克隆了6个PAL基因,分析了低温胁迫(7℃)对叶片MePAL表达模式、PAL酶活性、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使木薯叶片迅速萎蔫卷曲,并伴随叶片PAL酶活性、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显著提高。Real-time PCR分析表明,在低温处理前,MePAL1和MePAL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3和1.19,显著高于其他4个MePAL基因,低温处理后6个MePAL基因均不同程度受低温胁迫诱导增强表达,其中MePAL5上调最高,达50.5~142.5倍。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低温胁迫上调了木薯叶片MePAL的表达,促进了总酚和类黄酮的合成,提高了抗氧化损伤的能力。

关键词: 木薯 低温胁迫 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 类黄酮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方斑东风螺稚螺生长性能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梯度添加牛磺酸(Taurine)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稚螺生长性能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均重0.9 g左右的方斑东风螺稚螺,分别设置0、0.25%、0.50%、0.75%、1.00%牛磺酸5个试验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的试验箱,每箱放入螺苗40颗,进行为期9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0.50%、0.75%和1.00%添加组东风螺稚螺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0.75%和1.00%添加组东风螺稚螺的肉壳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增重率、肥满度、脏体比都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0.75%添加组东风螺稚螺肝胰脏中ACP和AKP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75%和1.00%添加组的东风螺肝胰脏中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各试验组东风螺肝胰脏中T-AOC、MDA含量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以提高方斑东风螺稚螺饲养成活率,能够增强肝胰腺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且0.75%为最适牛磺酸添加量。

关键词: 牛磺酸 方斑东风螺 生长性能 免疫相关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的剑麻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长素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s, ARFs)是植物特有的多基因转录因子家族,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剑麻ARF基因家族成员,同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剑麻中共鉴定得到15个ARF基因,并依次命名为AhARF1~15.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409~1011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45.17~112.13 ku,等电点为5.17~9.34.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13个AhARFs定位于细胞核,2个AhARFs定位于叶绿体.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AhARFs基因家族有8个成员同时含有B3、ARF和Aux/IAA这3个相对保守的结构域,其他成员仅含有B3和ARF这2个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剑麻AhARFs蛋白可分为5个亚家族.15个剑麻AhARFs基因在剑麻紫色卷叶病不同发病时期呈现不同的表达规律.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剑麻ARF基因家族的功能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 剑麻 ARF 基因家族 转录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