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天津市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农作物种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同时,农作物种业是一个高度依赖科技创新的行业,种业科技是种业发展的根基所在。深入剖析了天津市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立足本市、面向全国的天津种业科技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及政策保障体系,为政府实施种源农业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现代农作物种业 种业科技 发展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2型圆环病毒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检测PCV2的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猪1型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0拷贝/μL的DNA,比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1 000倍;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是6.84×102~6.84×107拷贝,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关键词: 猪2型圆环病毒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 标准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和玉米淀粉回生制备支链淀粉的再回生特性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参与回生支链淀粉的性质,本文以甘薯和玉米淀粉为原材料,通过回生法制备甘薯和玉米支链淀粉,研究其回生前后可见和红外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薯和玉米支链淀粉的回生率分别为2.5%和1.6%。支链淀粉回生前后与碘液混合最大可见吸收波长分别为:甘薯支链淀粉627.4nm,甘薯回生支链淀粉570.4nm;玉米支链淀粉569.8nm,玉米回生支链淀粉568.8nm。红外图谱结果显示,甘薯和玉米第一次回生所得支链淀粉中含有脂肪,再次回生支链淀粉中没有脂肪。支链淀粉红外图谱中881/1020cm-1或660/1020cm-1处的峰值比可用来表示回生支链淀粉中结晶区与无定形区的比例。当没有蛋白和脂肪时,支链淀粉中水的O-H伸缩振动在1605cm-1附近。甘薯支链淀粉比玉米支链淀粉更容易回生。

关键词: 72 甘薯和玉米淀粉 回生特性 可见和红外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玉米施肥效应及土壤供肥潜力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典型滨海盐碱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效应及土壤供肥能力,以期为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养分含量平均为:N 1.224%,P2O50.480%,K2O 0.377%;秸秆养分含量平均为:N 0.820%,P2O50.142%,K2O 2.552%;生产100 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平均为:N 1.92 kg,P2O50.60 kg,K2O 2.55 kg。肥料增产率高低顺序为氮肥(44.39%)>磷肥(13.79%)>钾肥(6.55%);每千克氮、磷、钾肥可分别增产9.44,8.38,2.83 kg籽粒;玉米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9.96%,5.60%,30.64%。通过建立玉米施肥效应模型,获得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氮(N)348.5 kg/hm2、磷(P2O5)133.6 kg/hm2、钾(K2O)19.1kg/hm2。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52.06%,190.30%,32.67%;氮、磷、钾肥相对产量分别为69.26%,87.88%,93.85%,土壤养分丰缺程度氮处于低水平,磷、钾处于中等水平,高低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因此,滨海盐碱地区玉米施肥应重视氮、磷肥的施用,不施或少施钾肥,即可获得高产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玉米 肥料效应 土壤供肥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鲜剂与臭氧处理对冰温MA贮藏板栗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短丰板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保鲜剂和臭氧处理后贮藏期间板栗的呼吸强度、淀粉含量、水分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失重率以及好果率的变化,研究保鲜剂与臭氧处理对冰温MA贮藏板栗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剂和臭氧处理抑制了冰温MA贮藏板栗的呼吸强度和水分的蒸发,降低了板栗淀粉消耗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了板栗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了贮藏寿命,并保持了良好品质,且臭氧处理效果更好,到贮藏末期(180d)仍有99.16%的好果率。

关键词: 板栗 冰温 保鲜剂 臭氧 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相关酶活性与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剂量(1、2、3μL/L)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无核寒香蜜葡萄,研究1-MCP采前处理对冷藏期间葡萄贮藏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个1-MCP剂量采前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葡萄质量损失率、落粒率和腐烂率的上升,保持较好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抑制了丙二醛含量和脂氧合酶活性的增加,贮藏后期维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3个1-MCP剂量处理中,采前1μL/L 1-MCP处理葡萄保鲜效果最好,能够显著延缓葡萄的衰老进程,保持较高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葡萄 1-甲基环丙烯 生理 品质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活性及其抗猪流感病毒机理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酵母β-葡聚糖是一类水不溶性免疫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所带有的亲水硫酸基团,不仅提高多糖水溶性,而且引起了生物活性的改变,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其生物活性显著增强,属一类新型高效生物应答剂。论文综述了酵母β-葡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生物学活性及其可能抗猪流感病毒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此类新型药物奠定基础。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 活性 猪流感病毒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中微生物危害控制及风险评估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14

摘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恶性、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风险,更危及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扰乱了国际进出口贸易的稳步流通,造成国民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国际贸易形象和可信程度。在我国,由于食品中微生物危害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微生物的危害控制和风险评估,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并依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相关食品限量标准,从而提高整体食品安全水平。笔者概述了国内外食品中微生物危害控制和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微生物风险评估相对于其他风险评估的难点,并对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微生物 风险评估 危害控制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和无公害化相关问题的探讨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分析了蔬菜可持续发展和无公害生产共同面对的土地、水源、农药、肥料、重金属等问题,对两者所面对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合理的蔬菜无公害生产措施有利于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蔬菜无公害生产必须符合蔬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长远发展。

关键词: 蔬菜 可持续发展 无公害 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检测技术与标准物质研究概述

天津农业科学 2014

摘要: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十分迅猛,相应的检测技术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与进步。本文从检测技术与标准物质两个方面对当前转基因检测技术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转基因 检测技术 标准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