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分散固相萃取结合气相串联质谱法检测 黑胡椒中19种农药残留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分散固相萃取结合气相串联质谱法测定黑胡椒中敌敌畏、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等19种农药残留的方法,为黑胡椒产品的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黑胡椒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吸附剂净化后过膜上机,由HP-5MS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的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对19种农药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无水硫酸镁、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石墨化炭黑(GCB)和C184种吸附剂的配比.[结果]100 mg无水硫酸镁+20 mg PSA+50 mg GCB+40 mg C18为最佳配比的混合吸附剂;19种农药采用外标法定量;基质标准溶液在0.004~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0);53%农药为强基质效应,其中大部分为有机磷类农药,42%为中等基质效应;样品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6.0%~114.0%,相对标准偏差(RSD)(n=3)在2.0%~12.0%,均小于15.0%,苯醚甲环唑检出限为0.010 mg/kg,其余农药检出限为0.007 mg/kg.[结论]建立的分散固相萃取结合气相串联质谱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检测要求,适用于黑胡椒中敌敌畏等19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关键词: 黑胡椒 农药残留 分散固相萃取 气相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微波辅助溶剂提取胡椒鲜果油树脂的工艺研究

中国调味品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胡椒鲜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胡椒油树脂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胡椒鲜果油树脂得率及其胡椒碱含量的因素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表明:微波功率300 W,超声波开启,控制提取温度55℃,胡椒鲜果油树脂超声波-微波辅助溶剂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75.87%,提取时间20min。实际结果油树脂得率为15.70%,油树脂中胡椒碱含量为25.680%;预测结果油树脂得率为15.52%,油树脂中胡椒碱含量为25.260%,预测值与实际结果接近。

关键词: 胡椒 鲜果 油树脂 超声波-微波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接电位滴定法测定土壤有机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土壤有机质能够显著地影响土壤养分,并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有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土壤有机质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碳库,对区域及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的薯构型及其对机械收获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品种木薯的薯块(块根)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即薯构型,直接影响机械收获的效果.为探索木薯薯块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研究了典型木薯品种华南205、南植199和新选048的薯构型,探讨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木薯品种,确定木薯机械化收获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华南205和南植199的薯块空间分布较为适宜机械化收获,单株木薯的最优收获半幅宽为0.0~35.0 cm、收获层深为0.0~25.0 cm,在此条件下,华南205的薯数占比和薯重占比均达到100.0%,南植199达96.0%以上.综合分析,确定木薯收获机的单株木薯半幅收获宽度为35.0cm、收获深度为25.0 cm,该研究结果可为木薯收获机械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木薯 薯构型 机械化收获 收获半幅宽 收获层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蕉WRKY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枯萎病胁迫下的表达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巴西蕉与香蕉枯萎病菌互作过程中WRKY转录因子的作用,对巴西蕉与香蕉枯萎病菌互作2 d的转录组中WRKY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互作过程中筛选到log值大于1的基因有55个,1个基因是上调表达的,其余是下调表达。55个基因中第Ⅰ类家族包含5个基因;Ⅱa亚家族中包含8个基因,Ⅱb亚家族中包含5个基因,Ⅱc亚家族中包含13个基因,Ⅱd亚家族中包含7个基因,Ⅱe亚家族中包含3个基因;第Ⅲ类家族中包含14个基因。55个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均大于在叶和果中的表达量。选取MaWRKY003、MaWRKY010、MaWRKY063和MaWRKY075四个差异显著的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与转录组数据结果趋势一致。对4个基因的启动子进行分析,发现4个基因启动子中所包含的元件不同,MaWRKY003、Ma WRKY063和MaWRKY075基因启动子中含有响应与病相关的激素响应元件,而MaWRKY010基因启动子中没有响应与病相关的响应元件,推测MaWRKY003、MaWRKY063和MaWRKY075三个基因可能是通过激素途径来响应香蕉枯萎病菌,而MaWRKY010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来响应香蕉枯萎病菌。以上结果表明MaWRKYs基因在巴西蕉与枯萎病菌互作过程中下调表达可能是巴西蕉易感枯萎病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 AAA group, cv. Cavendish) 香蕉枯萎病菌 WRKY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热研黑宝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热研黑宝是以自交系070581111为母本,以自交系B_1-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瓜一代杂种。早熟,全生育期70~85 d(天),果实发育期28~30 d(天);坐果容易且整齐;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1.06;果皮黑色,皮厚0.8~0.9 cm,硬韧,耐贮运;果肉红色,肉质紧密,汁多纤维少,口感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左右。单瓜质量3.5~4.5 kg,丰产性好,每667m~2产量2 700 kg以上。适于海南及其相似生态区种植,可露地栽培,也可大棚设施栽培。

关键词: 西瓜 热研黑宝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

农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香蕉中联苯菊酯等5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香蕉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经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结果]联苯菊酯等5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在0.01~0.2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限均为10μ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3%~108.3%,相对标准偏差为0.7%~3.6%。[结论]方法学考察及实际样品的测定证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香蕉中联苯菊酯等5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检测。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多壁碳纳米管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香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油棕品种维生素E含量测定及其与粗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4个单株年产油量较高油棕品种果肉中的维生素E含量,明确其与粗脂肪含量的相关性,为棕榈油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个油棕品种(XJS30、SD60、SJ64和LS30)的新鲜果为试验材料,参考国家标准GB/T 2906—1982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果肉粗脂肪,参考国家标准GB 5009.82—2016提取果肉维生素E,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与组分,并结合测定的粗脂肪含量,通过线性回归(Y=a X+b,其中Y为维生素E含量,X为粗脂肪含量)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维生素E含量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维生素E的平均回收率高达98.93%;4个油棕品种果肉中均含有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和δ-生育酚4种异构体,品种间的维生素E含量排序为SJ64(724.83 mg/kg)>SD60(344.52 mg/kg)>XJS30(215.46 mg/kg)>LS30(159.13 mg/kg),变异范围为23.64%~44.16%;测定120份油棕果肉粗脂肪含量,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其与维生素E含量间的线性关系,证实油棕维生素E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在年产油量较高的4个油棕品种中,SJ64品种的果肉维生素E含量及粗脂肪含量均最高,且二者间呈正相关,该研究结果为棕榈油品质改良及油棕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油棕 维生素E 粗脂肪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园黄胸蓟马成虫种群的活动节律、消长规律与空间分布

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明确黄胸蓟马在香蕉园的活动节律、消长规律与空间分布。采用蓝色诱虫板诱集法和田间踏查法,在2016—2018年期间调查了香蕉园黄胸蓟马成虫的活动高度情况、日间节律、以及不同香蕉品种(南天黄、巴西蕉与皇帝蕉)与不同地区(海南澄迈、广西玉林与云南景洪)的种群消长规律,同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性比。结果显示:高度与蓟马种群数量密切相关,2—6 m是香蕉园黄胸蓟马的主要活动高度范围;蓟马种群的活动节律在晴、阴与雨天基本一致,日活动高峰时段为12:00—16:00时,夜间和阴雨天均活动少;黄胸蓟马的种群动态不受香蕉作物品种和地理区域的影响,但与香蕉作物的生长期密切相关;年度消长规律呈现单峰型,香蕉进入花蕾期时,蓟马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盛花期时达到高峰,其余时期少有发生。聚集指标与Taylor回归法分析共同表明黄胸蓟马成虫在香蕉园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式分布。性比调查发现黄胸蓟马在香蕉花蕾内的雌虫比例约为70%,表明该虫是一个雌性为主的种群。为揭示黄胸蓟马的灾变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可为香蕉蓟马的适时与精准化监测预报及防治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 黄胸蓟马 香蕉 活动节律 种群动态 空间分布 害虫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柯拉斯那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柯拉斯那(Aquilaria crassna Pierre ex Lecomte)沉香的化学成分。实验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从该沉香中分离得到9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5-羟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2)、tetrahydrochromone F(3)、6-甲氧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4)、6-甲氧基-7-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5)、6,7-二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6)、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7)、6-羟基-2-[2-(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8)、5-羟基-2-[2-(2′-羟基苯基)乙基]色酮(9)。化合物2、3和5~9均为首次从柯拉斯那所得沉香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和4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关键词: 柯拉斯那沉香 化学成分 2-(2-苯乙基)色酮 细胞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