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生菜种子物理接触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工厂化生菜生产播种环节自动化程度较低,设计适用生菜种子播种的自动播种机需要进行仿真模拟。为提高生菜种子在颗粒仿真软件EDEM中运动的准确性,对生菜种子的物理参数和接触参数进行试验测定。以测定的种堆休止角为验证标准,对显著影响参数标定优化。通过物理试验的方法测定生菜种子的基本物理特性和接触参数的范围区间,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在多因子中快速筛选出对响应变量(种堆休止角)有显著性影响的参数。设计最陡爬坡试验缩小3个显著性参数取值范围,确定低、中、高三个水平。利用Box-Behnken试验得到二阶回归方程,以测定的种堆休止角为标准进行求解,获得生菜种子EDEM离散元仿真参数的最佳组合。最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了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标定的最优参数可用于生菜种子在存种盘中振动过程离散元仿真,也可以为育苗精量播种机流固耦合的颗粒参数设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菜种子 参数标定 离散元 休止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松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松酸(sciadonic acid,S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C57BL/6 雄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阳性对照组(S)、模型组(M)、金松酸低剂量组(LSA)、金松酸中剂量组(MSA)和金松酸高剂量组(HSA).造模和给药同时进行,持续 16周,低、高剂量组每日固定时间灌胃不同剂量的金松酸溶液.实验结束后从血脂代谢、肝脏脂肪代谢、肝脏氧化应激、肝脏脂质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探讨金松酸调节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高剂量金松酸干预肥胖小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抑制体重增长,减少附睾脂肪积累,对肝组织损伤具有改善作用.此外,金松酸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氧化终产物MDA的生成(P<0.05),缓解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质合成,改善脂质代谢.综上,金松酸可通过抑制脂肪积累,缓解氧化应激,调控脂质合成和代谢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

关键词: 金松酸 小鼠 高脂饮食 脂质代谢 肥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儿童青少年大便性状与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关联

中国学校卫生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研究便秘、腹泻和健康儿童青少年肠道菌群差异和多样性变化,探讨大便性状改变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肠道微生态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采集杭州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儿童青少年42例便秘患者、37例腹泻患者和3所普通中小学43名健康者的粪便标本,提取粪便基因组DNA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开展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中,3组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两两之间比较采用FDR多重检验校正。Beta多样性分析中,3组总的差异比较采用Adonis检验方法,两两比较采用ANOSIM检验方法。LEfSe分析中,通过LDA分析(线性回归分析)获得的LDA分值。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腹泻组、便秘组和健康组之间的香农(Shannon)指数(4.01,3.81,4.19)和辛普森(Simpson)指数(0.05,0.06,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6.05,6.35,P值均<0.1);进一步两两比较,健康组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便秘组(P值均<0.1)。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分组因素对组间差异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2=0.045,P<0.1)。群落组成分析显示,3个分组属水平上共有物种数目234个,健康组特有物种36个,腹泻组特有物种36个,便秘组特有物种48个;物种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在腹泻组、便秘组和健康组之间属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依次是厚壁菌门的毛螺菌、霍氏真杆菌、韦荣氏菌属、颤螺菌属、丁酸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H值分别为0.000 05,0.000 16,0.000 20,0.000 21,0.000 53,0.001 39,P值均<0.1)。由KEGG丰度统计和COG功能分析可见,相同功能的基因表达丰度在不同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1)。结论儿童青少年大便性状不同与肠道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有关。与健康组相比,便秘或腹泻时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优势菌群发生偏移,条件致病菌丰度较高。

关键词: 粪便 胃肠道 细菌 儿童 青少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叶果比对设施‘红美人’杂柑秋梢叶片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叶果比(leaffruitratio,LFR)对设施柑橘秋梢叶片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以设施栽培'红美人'杂柑为试材,设置高(LFR=100)、中(LFR=80)、低(LFR=60)3个叶果比,测定秋梢叶片中矿质元素、碳氮代谢物、碳氮代谢的关键酶、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LFR80和LFR100秋梢叶片的磷、钾、镁、淀粉含量较高;丙二醛、脯氨酸、抗坏血酸含量较低;β-淀粉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高;LFR80和LFR100秋梢叶片整体养分含量充足,受胁迫程度较低.结果表明,设施栽培'红美人'杂柑的叶果比控制在80~100有利用于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延缓叶片衰老,维持树势强健.

关键词: 柑橘 设施栽培 叶果比 生理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食性昆虫利用唾液腺适应寄主植物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环境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在长期协同进化的历程中,两者逐渐演化出丰富多样的防御与反防御机制,其中在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的过程中,唾液腺分泌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植食性昆虫如何利用唾液腺以适应寄主植物防御的作用机理。回顾了昆虫唾液腺分泌物通过干预植物气孔的动态变化、适应植物细胞壁、降解植物防御性化合物等方式调控寄主植物防御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昆虫唾液效应因子以干扰植物早期免疫信号通路、调节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与植物免疫蛋白互作等形式应对植物防御反应的内在分子机制。同时,本文依据CRISPR/Cas9、植物介导的RNAi、纳米材料介导的RNAi等新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昆虫效应因子开发的虫害防控技术的发展空间进行分析,以期为作物抗性的提高以及害虫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植食性昆虫 唾液腺 唾液酶 效应因子 咀嚼式昆虫 刺吸式昆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淡水养殖环境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

分析测试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养殖水、植物、沉积物和鲫鱼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去甲西泮、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养殖水经0.45μm玻璃纤维膜过滤,用氨水调至pH 8.0后通过反相固相萃取柱(HLB)净化;植物和沉积物经盐析提取后,通过QuEChERS方法净化上样;鲫鱼样品经盐析提取后,通过固相萃取柱(Prime HLB)净化上样。采用Luna C18柱(100 mm×2.1 mm,1.6μm)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地西泮及其3种代谢物在0.1~1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4种目标物在养殖水体中的检出限为1.0~1.2 ng/L,定量下限为5.0~6.0 ng/L;在植物、沉积物和鲫鱼中的检出限为0.03~0.10μg/kg,定量下限为0.10~0.25μ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地西泮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为83.4%~106%,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9.4%。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养殖水、沉积物、植物和鲫鱼样品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的检测,能为地西泮污染追查提供检测方法支撑。

关键词: 地西泮及其代谢物 养殖环境 植物 鲫鱼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对0~18周龄狮头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对0~18周龄狮头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狮头鹅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和1 000 mg/kg茶多酚,试验期1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13~18周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腹脂率均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24 h红度(a*)值、腿肌45 min a*值均显著提高(P<0.05),胸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腿肌pH45 min和pH24 h显著提高(P<0.05),腿肌24 h亮度(L*)值和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胸肌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和腿肌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腿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胸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胸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腿肌T-AOC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可提高狮头鹅饲料报酬,改善肉品质,降低腹脂率,并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在0~18周龄狮头鹅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茶多酚的应用效果相对较优。

关键词: 茶多酚 狮头鹅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肌肉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抗茎腐病鉴定技术的建立及种质资源抗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甘薯种质抗茎腐病鉴定技术,通过分析不同的接种方法和菌液浓度对甘薯种质抗性的影响,建立甘薯抗茎腐病鉴定标准,为甘薯抗病育种奠定基础.利用组培瓶蛭石薯苗擦伤接菌法和最佳接种菌液浓度(1.1×107 CFU·mL-1),对最具代表性的6 个甘薯品种进行接种鉴定,并与田间抗性品种比较进行验证,室内接种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表明新抗性鉴定技术的鉴定结果具有准确性、可靠性.进一步对65 个甘薯材料进行抗病鉴定,发现绝大部分材料表现为感病或中感,7 份种质(YD7002、DY7082-1、浙紫薯1 号、TF1118、DY7032、南薯88 和浙紫薯4 号)对甘薯茎腐病具有稳定抗性.文章建立了甘薯抗茎腐病的新鉴定技术,鉴定和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表现稳定抗性的种质,为甘薯抗茎腐病育种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对于甘薯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甘薯 茎腐病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期断奶腹泻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谱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早期断奶腹泻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谱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试验选用28日龄断奶的金华猪仔猪,于断奶后7 d分别选择5头健康仔猪(健康组)和5头腹泻仔猪(腹泻组,D组),采集血清和结肠内容物用于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与健康仔猪相比,腹泻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中苏氨酸、色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氨基酸衍生物和代谢产物中牛磺酸、瓜氨酸、鸟氨酸、β-氨基异丁酸、肌肽、羟脯氨酸、精氨基琥珀酸和β-丙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1-甲基组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2)与健康仔猪相比,腹泻仔猪结肠微生物扩增子序列变体(ASV)数量、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0.05)。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2组结肠微生物群落呈现不同的聚类。与健康仔猪相比,在门水平上,腹泻仔猪结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腹泻仔猪结肠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Lachnoclostridium和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肠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发现,Lachnoclostridium、土孢杆菌属、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梭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等为2组差异菌属。3)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结肠Lachnoclostridium和土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均与血清β-丙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肠瘤胃球菌属和厌氧棍状菌属(Anaerotruncus)相对丰度均与血清丝氨酸、脯氨酸、瓜氨酸、羟脯氨酸和β-氨基异丁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结肠梭杆菌属相对丰度与血清丝氨酸、瓜氨酸、羟脯氨酸和β-氨基异丁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肠拟杆菌属相对丰度均与血清色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可知,早期断奶健康与腹泻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谱和肠道微生物存在差异,且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早前断奶 腹泻 仔猪 游离氨基酸 肠道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瓯柑果皮类黄酮提取纯化及其功能活性评价

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瓯柑果皮类黄酮提取物中类黄酮的含量及评估其功能活性,该研究优化冻干瓯柑果皮类黄酮的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评价其主要功能活性。结果显示,在40%乙醇、液料比30:1(mL/g)、超声功率400 W、60 ℃条件下提取60 min得到的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18.94±2.29)mg/g;AB-8大孔树脂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浓度3.50 mg/mL、上样流速0.75 mL/min、乙醇洗脱溶剂浓度60%和洗脱流速0.75 mL/min,纯化后提取物中类黄酮的纯度提高约3.07倍;类黄酮提取物中主要含有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橙皮苷、橘皮素、枸橘苷、柚皮苷和5-去甲川陈皮素,纯化后各主要类黄酮化合物含量均有所提高且总量为粗提物的2.63倍;纯化后的类黄酮提取物在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和铁还原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面均表现出更高的活性。研究表明瓯柑果皮类黄酮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降糖活性,且纯化后的能力更强。

关键词: 瓯柑果皮 类黄酮 提取 纯化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