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不同樱桃嫁接组合的形态及生理指标评价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摘要:为筛选适宜青海地区樱桃嫁接砧木及接穗品种,文中以吉塞拉6号为砧木,17个樱桃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樱桃嫁接组合的形态及生理指标,对苗木定植后成活率进行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7个樱桃嫁接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株高、穗砧直径比、干物质含量、总酚含量、POD活性、PAL活性等7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Lambert嫁接成活率最高,Skeena嫁接成活率最低;Bing生长最快,Hedelifingen生长最慢;Saylor的穗砧直径比最大,Lapins的穗砧直径比最小;Lapins的干物质含量最大,Sweetheart的干物质含量最小;Krsten的总酚含量最大,Rainier的总酚含量最小;Attika的POD活性最大,Utah Giant的POD活性最小;Sweetheart的PAL活性最大,Summit的PAL活性最小.综上,17个樱桃嫁接组合生长较好的为Lambert、Krsten和Attika,生长较差的为Skeena、Summit和Hedelifingen.根据主成分分析图可知,成活率、株高、穗砧直径比、POD活性、PAL活性与不同樱桃品种嫁接吉塞拉6号的长势呈正相关,而干物质含量和总酚含量与嫁接长势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青海地区筛选优良樱桃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樱桃 吉塞拉6号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大学生SRT计划对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意义

科教导刊 2023

摘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是一种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文章通过简述SRT计划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针对国内目前农科人才科研训练中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科研积极性不够、价值观偏差等问题,浅析SRT对新农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SRT计划能提升新农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素养和学习积极性,培养新农科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理论、实践、思想三位一体地培养思想政治站位高、实践能力强及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新农科技术人才。

关键词: 大学生 科研训练计划 新农科 人才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水平对青稞豌豆混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真菌ITS区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冗余分析(RDA)和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探讨青稞单作(Q)、豌豆单作(W)、青稞豌豆混作(Q×W)3种模式在不施肥(0NP)、低氮磷(LNP)、高氮磷(HNP)3种施肥水平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同时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并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青稞、豌豆在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均呈碱性,且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门水平上,不同试验处理下共检测到18个真菌类群,子囊菌门(Ascomycota,63.5%~78.5%)、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3.6%~14%)、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1%~6.9%)为共有优势类群;在属水平上,Penicillium、Mortierella在青稞豌豆混作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最高,可能是驱动土壤有机氮、磷转化为无机氮、磷的主要真菌群落.Bipolaris、Blumeria、Fusarium、Cladosporium 为土壤真菌群落丰度最高的 4 种潜在致病菌属,在青稞豌豆混作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低于青稞单作和豌豆单作,混作模式在不同施肥水平下4种具有潜在致病性的真菌间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在LNP、HNP水平下混作模式根际土壤中的真菌丰富度指数(ACE、Chao1)显著低于青稞单作,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也低于青稞单作,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混作模式在 LNP 水平下 ACE 指数、Chao1 指数显著低于 0NP水平,但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高于0NP水平.从不同试验处理属水平下真菌群落相对丰度来看,混作模式可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通过根际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及α多样性分析,青稞豌豆混作模式较青稞单作、豌豆单作可增加根际土壤中属水平下Penicillium、Mortierella等具有溶磷、氨化作用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Bipolaris、Blumeria、Fusarium、Cladosporium等潜在致病菌群的相对丰度.相关分析表明,速效氮、有效磷、有机质是影响混作模式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 青稞豌豆混作根际土 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 冗余分析(RDA) 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 真菌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草本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特征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效防治因降雨诱发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3种优势草本植物为试验供试种,开展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了模拟降雨条件下6种不同类型植物边坡坡面产流产沙及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结果]在模拟降雨条件下,草本植物能显著抑制坡面产流产沙,阶梯形边坡相对直形边坡能显著降低坡面产流产沙,且随着草本生长期增加坡面产流产沙显著降低,生长期为2 a的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坡面累积产沙量较垂穂披碱草直形边坡降幅为79.68%,生长期为1 a的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平均产沙率较阶梯形未种植裸坡降低幅度最大为86.27%,表明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有效抑制坡面的产流能力相对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降雨使边坡土体平均含水率增大,导致边坡浅层土体黏聚力降低;与直形边坡相比较,模拟降雨后阶梯形边坡黏聚力c值降低幅度较小,其中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较降雨前降低幅度为19.25%,表明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其增强边坡土体强度效果相对最显著。[结论]垂穗披碱草阶梯形边坡表现出相对更显著的抑制边坡水土流失和提高边坡浅层土体抗剪强度,起到增强边坡土体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黄土区 寒旱环境 植物边坡 产流产沙 抗剪强度 根—土复合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溉量对温室基质栽培茄子产量、品质与根区盐分积累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灌溉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和根区盐分累积的影响,以'京茄黑宝'为试验材料,设置T1(2.4 mm)、T2(3.6 mm)、T3(4.8 mm)、T4(6.0 mm)、T5(7.2 mm)、CK(8.4 mm)6个日灌溉量处理,测定茄子根区离子浓度、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营养液灌溉量对番茄植株生理和果实品质影响显著,灌溉量过少,会造成离子累积,不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形成.随灌溉量的减少,茄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根系活力、叶片光合参数、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现出降低趋势.当营养液灌溉量为T4(6.0 mm)时,茄子植株生物量积累量最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处理(P<0.05).另外,随着茄子植株的生长,无机基质槽培茄子根区会发生离子积累,导致根区营养液EC上升.在植株生长64 d时,茄子根区营养液的EC值最高,各处理表现为:T1>T2>CK>T5>T3>T4,此时T1(2.4 mm)处理各离子质量浓度对根区盐分累积强度的贡献率表现为:K+>Ca2+>总磷>Mg2+>总氮.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净光合速率与根系活力之间、维生素C与单株产量之间、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之间、总磷与Ca2+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分析得出,当营养液日灌溉量为T4(6.0 mm)时,茄子果实品质、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等指标最佳,适当减少营养液灌溉量有利于减轻根区盐分积累,同时也有利于茄子果实品质的形成和单株产量的增加.

关键词: 基质茄子 设施蔬菜 无土栽培 营养液灌溉量 营养液供液量 根区盐分 叶片光合参数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藜麦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前期筛选出的18对SSR引物对96份不同来源的藜麦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DNA指纹数据库。结果表明,筛选的1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94个等位基因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出3~10个等位基因基因位点;利用18对引物组合可将96份藜麦种质材料鉴定出来;96份藜麦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5~0.9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7;聚类结果将96份藜麦材料分为三大类。

关键词: 藜麦 SSR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对高原独头蒜生产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独头蒜在青海高原地区的增产潜力,本研究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播期、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三种因子对大蒜植株生长指标、独头率及小区独头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独头蒜生产的影响依次为:播期>种植密度>种瓣大小.在不同因素对大蒜生长指标的主效应分析中,播期、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均对大蒜植株的株高和最大叶长有极显著影响,而对最大叶宽、叶片数和假茎粗无显著影响.另外,播期为SD1(2021-04-14)的独头率达42%,小区独头蒜产量达0.69 kg,显著高于SD2(2021-04-26)、SD3(2021-05-08)的独头率和小区独头蒜产量;小种瓣的独头率达39%,小区独头蒜产量达0.62 kg,显著高于中种瓣和大种瓣的独头率和小区独头蒜产量;种植密度为12 cm×8 cm的独头率达38.3%,小区独头蒜产量达0.67 kg,显著高于密度为12 cm×4 cm和12 cm×12 cm的独头率和小区独头蒜产量.综上所述,播期、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三种因素最佳组合为A1B1C2,即播期为SD1、种瓣大小为小和种植密度为12 cm×8 cm.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独头蒜生产种植方式,为青海高原地区独头蒜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独头蒜 播期 种瓣大小 种植密度 独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米象肠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与其产消化酶活性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23

摘要:为明确米象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产酶功能,本研究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分别对米象成虫和末龄幼虫肠道细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结合16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采用透明圈法测定了肠道可培养细菌的产酶活性。结果显示,米象成虫和末龄幼虫肠道共分离出细菌23株,分属于1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2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其中芽孢菌属在成虫和末龄幼虫肠道中均为优势菌群。这些分离到的细菌多数具有产消化酶活性,其中同时具有产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的细菌有15株,占分离菌总数的65.22%。本研究可为后续深入研究米象对环境、食物适应机制,相关菌株的开发与利用及储粮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米象 肠道细菌 多样性 消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种子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分离和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以116份青薯9号与大西洋的杂交后代和425份青薯9号与品系12-9-33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杂交后代的26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26个农艺性状都存在广泛而丰富的遗传变异,地上部分各性状之间、地下部分各性状之间以及地上和地下各性状之间都存在复杂的相关性,说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关系。2个组合的26个性状中,中亲优势率分别为-45.00%~47.65%和-29.35%~25.35%,超亲优势分别为-30.59%~102.24%和-64.78%~202.80%。根据马铃薯加工产品标准,初步筛选出70个单株,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在经过初筛后的70个单株中选出综合性状最优的10个单株。70个后代以及3个亲本在遗传距离10.2处分为五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和第Ⅳ类群的品质性状较好,第Ⅴ类群产量较高。

关键词: 马铃薯 变异系数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共和盆地沙化土地青杨林恢复规律及影响因素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青海高寒区不同恢复年限沙化土地青杨林恢复效果,为沙化土地人工林持续发育及脆弱生境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共和盆地东缘贵南县黄沙头青杨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丘间低地造林后 5、10、15、20 a和 25 a的人工建群种林分结构、群落组成、植物和微生物细菌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共和盆地沙化土地青杨人工林经过 25 a发育,林木衰退明显,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表明,25 a青杨林生长滞后,林下无更新,不具备持续发育的潜力.2)随着造林时间的推移,灌木层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土壤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先增大后减小;草本层Simpson先减小后增大,Shannon-wiener减小.3)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水分可以达到比较稳定状态,但在 20 a后增加不明显.4)冗余分析(RDA)表明,速效N、土壤含水率是影响共和盆地人工林土壤细菌结构多样性和林分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未来该区域人工林植被恢复中,应尽量避免青杨纯林的营造,现有青杨林应该通过引进乡土乔灌草,增加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完善群落复层结构,抚育改造成稀疏混交林,提高生态防护效益.

关键词: 共和盆地 青杨林 不同恢复年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