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粒度青稞粉的品质特性
《食品与机械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超微粉碎力度对青稞粉的影响.方法:通过超微粉碎制备不同粒度的青稞粉,探讨粒度对青稞粉的表观特性、营养品质、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超微粉碎目数的增加,青稞粉的粒度逐渐变小,青稞粉粗纤维、β-葡聚糖、粗脂肪、灰分含量随着粒度的减小而降低,其中粗蛋白、破损淀粉随着青稞粉粒度的减小而增加.120 目青稞粉矿物质总量最高(7 476.05 mg/100 g).青稞粉中 140 目色泽最亮,L?值为 86.96.60 目青稞粉崩解值(272.00 mPa·s)、回生值(151.00 mPa·s)均最低,其具有较好耐剪切性、不易老化,面团不易流变.随着粒度的减小,青稞粉的持水性和持油性逐渐下降,溶解度更低、膨胀度更高.随着青稞粉粒度的减小,青稞粉休止角、滑角和堆积密度、振实密度、透光率逐渐增大,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增大.140 目青稞粉析水率最低(47.98%),最适宜加工冷冻食品.结论:不同粒度青稞粉的品质特性不同,在加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粉碎力度.
关键词: 超微粉碎 粒度 青稞粉 营养品质 表观特性 加工特性


共和沙珠玉沙区沙障植物筛选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 2023
摘要:荒漠化沙区造林工程中,沙障植物的选择是影响造林效果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选择7种乔灌木和6种草本植物在共和沙珠玉沙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显示,沙地云杉、青海云杉、乌柳、柽柳、沙地柏、沙棘等植物在沙珠玉沙区成活率高,对沙区生境适应性较强,适宜作为沙珠玉沙区防风固沙植物;菊芋、沙蒿、披碱草在播种一年后,生物量大,根系深,适应性强,是优良的固沙植物。此外,本文通过不同沙障模式试验,发现高立式网笼沙障+沙地柏植物沙障+沙棘(或柠条)植物沙障模式下,苗木成活率高,对沙区生境适应性较高,是适合沙珠玉沙区防风固沙的新模式。


菊芋新品种'青芋6号'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芋6号’是从收集保存的野生菊芋种质资源群体中筛选出优良种质后采用单株系统选择的方法选育的菊芋新品种。块茎平均质量44~52 g;单株块茎18~20个,单株质量1.26~1.37 kg。中晚熟,生育期135~148 d。未发现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旱、耐寒和耐盐碱性。适宜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水浇地、低位山旱地、黄河灌区、柴达木盆地灌区及海拔3 100 m以下的农牧交错区种植。


5个沙地柏种源的抗寒性分析
《青海科技 》 2023
摘要:沙地柏具有抗寒、抗旱、耐土壤贫瘠等特点,是青海省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选树种之一。青海省冬季高寒少绿,对沙地柏苗木需求量大,由于种苗生产受限,苗木供应不足,需要长期从内蒙古、陕西等地引种。但是,对不同种源沙地柏的抗寒性没有系统的比较研究,不加选择地推广存在盲目性,因此需要对沙地柏在青海省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并对其推广提出更准确的应用建议。文章以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江苏5个种源的沙地柏3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试验材料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各个指标结果进行沙地柏抗寒性综合评价。根据Logistic方程预测得出5个不同种源沙地柏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在-30.44℃~-19.57℃。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不同沙地柏种源的抗寒性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种源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江苏。


氟乐灵对氮循环的影响以及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青海农林科技 》 2023
摘要:氟乐灵是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一种二硝基苯胺类芽前除草剂,因其具有众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由于其在土壤中不易挥发和移动,容易对农田造成难以降解的污染。微生物降解已经成为降解氟乐灵的重要途径。文章论述氟乐灵对土壤中微生物和氮循环的影响以及目前国内外对氟乐灵降解菌株的筛选、降解菌株的降解代谢途径、影响降解菌降解效率的原因等研究,为筛选降解氟乐灵残留降解性能显著的降解菌株提供理论依据。


菊芋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菊芋属抗旱性物种,通过对菊芋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与菊芋响应干旱胁迫密切相关的WRKY转录因子基因,为明晰菊芋WRKY家族基因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菊芋WRKY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蛋白质三级结构及其与其他物种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利用RT-qPCR方法检测干旱胁迫下,菊芋WRKY基因在种子、根、茎、 叶、花瓣及块茎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菊芋WRKY基因家族成员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在菊芋叶片中共鉴定出74个WRKY基因,序列长度为510-2040 bp,检测到的motif基序的长度为25-50个碱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大部分HtWRKY基因能够与其他WRKY基因聚为一类;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tWRKY基因在花瓣和块茎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干旱诱导表达分析显示,分别有20个和19个HtWRKY基因在菊芋叶片和根中呈现出诱导后上升表达的趋势.HtWRKY参与了菊芋抵御干旱胁迫的过程.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富集青稞酚类物质工艺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 2023
摘要:本研究以青稞为原料,以总酚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超声波处理富集青稞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超声波处理前后青稞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富集青稞多酚的最优工艺为:超声温度35℃,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500 W,在此条件下青稞中总酚含量为636.15 mg/100 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超声处理后的青稞其DPPH·清除能力及FRAP还原能力均显著高于未处理样品。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青稞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


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解析香瓜茄果实类黄酮代谢差异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香瓜茄果实主要类黄酮成分以及不同栽培种间类黄酮物质的代谢差异,以我国当前主栽的淡椭圆形果实(LOF)和甜圆形果实(SRF)2个香瓜茄栽培种类型为对象,对成熟果实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香瓜茄果实中类黄酮组分共鉴定出9类二级代谢产物,41种三级代谢产物,黄酮醇含量最高。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有21种,主要分布在黄烷醇类、黄酮碳糖苷等6类二级代谢物质中。LOF的二氢黄酮、黄烷醇类、异黄酮的含量高于SRF,而黄酮醇等其他类黄酮化合物则在SRF中含量较高。RNA-seq分析共鉴定出与类黄酮代谢相关的基因503条,其中类黄酮合成通路上游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黄烷酮-3-羟化酶(F3H)等关键基因表达在LOF中较SRF均上调,而黄酮醇合成酶基因(FLS)表达则在SRF中高于LOF。根据转录组的结果,4个类黄酮合成酶的表达趋势与RT-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香瓜茄资源LOF和SRF中存在大量的类黄酮化合物及其合成酶基因,但不同类黄酮成分及其合成代谢相关酶在不同资源含量均存在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