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肥施用方式对耐盐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耐盐冬小麦作为盐渍化地区的先锋作物,结合适当的轮作方式,既可以提高盐碱地的当年生产力,又可以改良盐碱地土壤耕层的盐分状况,然而在施肥管理方面,耐盐冬小麦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技术模式,其营养特征尚不明确,为了探索耐盐冬小麦科学合理的氮肥施用技术模式,本文对冬小麦开展了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其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冬小麦区域施肥状况调查和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吸收量,设置4种施肥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不同时期采集冬小麦植物样品,收获期进行产量测定,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氮素吸收和干物质量的测定,再通过相关公式计算,获得冬小麦的氮素吸收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用SPSS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研究处理间的差异。【结果】1)从返青到孕穗期,各处理间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差异最大,N300/2(农民习惯施肥)和N210/3(氮肥分三次施用,基肥、拔节肥和穗肥各占1/3)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明显高于N150/3和不施氮(N0)处理;2)在返青期、孕穗期和收获期,N0处理的氮素含量最低,与施氮处理间差异显著,而所有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N300/2与N210/3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量以及产量无显著差异;4)N210/3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最高达40.7%,显著高于N300/2处理。【结论】耐盐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均表现为苗期~返青期很慢,返青期~孕穗期迅速增大,孕穗后期~成熟期缓慢增加,整个过程呈现"慢—快—慢"的趋势;耐盐冬小麦的氮素积累量在返青期至孕穗期最大,对氮肥的需求最为迫切。生育期少量多次施肥方式,在不降低耐盐冬小麦产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并能够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番茄苗期响应盐胁迫的生理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番茄苗期响应盐胁迫生理指标及其变化规律。【方法】以盐敏感番茄品种M82和耐盐渐渗系IL7-5-5幼苗为材料,在室内利用1/2 Hoagland营养液进行水培养,通过200 mmol/L Na Cl胁迫处理,分别在加盐后0、1、12、24 h取样测定每个材料在各时间点叶片中丙二醛、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结果】在盐胁迫条件下,耐盐番茄IL7-5-5较敏感番茄M82可保持较低的膜脂过氧化程度、较好的膜完整性以及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保持细胞膜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同时,耐盐番茄IL7-5-5可通过主动积累游离脯氨酸进行渗透调节,降低渗透势,提高渗透调节能力,从而保持相对较好的叶片水分状况。【结论】丙二醛、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与活性可以作为番茄耐盐的评价指标,也可以通过检测这3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筛选番茄耐盐品种。


马铃薯甲虫成虫田间扩散规律
《生态学报 》 2014 CSCD
摘要:马铃薯甲虫具有很强的自主扩散能力,为进一步明确马铃薯甲虫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的扩散特性,采用"标记—释放—回捕"方法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下的马铃薯甲虫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释放时间的推后,回捕得到的虫口数量逐渐减少。田间的平均拥挤度、平均密度和拥挤度指标也逐渐减小,至释放后7 d,马铃薯甲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为均匀分布。在扩散速度上,马铃薯甲虫越冬代和第2代成虫扩散速度显著高于第1代成虫,而越冬代和第2代成虫的扩散速度差异不明显,雌虫的扩散速度大于雄虫。在扩散方向上,各世代成虫扩散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呈向四周随机扩散趋势。
一氧化氮对绿熟和粉红期番茄采后抗氧化相关酶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申冠油"番茄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一氧化氮(20、40、60μL·L-1 NO)在空气条件下处理绿熟期和粉红期的番茄果实3h,在16℃和相对湿度为85%的条件下贮藏20d。分析NO处理对番茄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O处理能促进绿熟期和粉红期番茄中CAT、POD、SOD活性的增加和绿熟期番茄中APX酶活性的增加,降低了绿熟期番茄中MDA含量,延缓果实中可溶性糖的流失,且60μL·L-1 NO处理效果较好。但NO处理对粉红期番茄中APX活性和MDA含量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与NO对绿熟期和粉红期这两种不同成熟度番茄中作用方式不一样有关。


林间套播条件下不同拥土方式对花生一些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近十几年,新疆林果业发展迅速,果林间有60×10~4多hm~2的耕地有待高效利用,套种花生是使该部分耕地得到有效利用的途径之一。【方法】应用同一花生品种在4种不同果林中套播拥土栽培的数据,使用Dp8统计分析软件,对包括产量在内的花生13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各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9个非产量经济性状与花生产量关系密切,其中各类果实的数目对产量影响最大。作为生物性状的分枝数虽然不是产量构成因素。但与产量关系非常密切,随着分枝数的增多,产量会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不同拥土处理能使不同因子的结构和不同因子内主要性状间的关系发生一定的变化。【结论】花生栽培措施的实施应当有利于分枝数和果实数目的增加,以提高产量。通过适当的拥土栽培手段,可以使花生获得一定的高产。两边拥土处理,使得不同因子内主要性状间的协调促进作用更为合理,有利于提高花生产量。


DNDC模型预测新疆灰漠土农田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资源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观测试验站22年长期定位试验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DNDC模型对9个不同施肥处理的耕层(0~20cm)土壤有机碳(SOC)演变进行模拟和验证,并预测了未来30年(2010-2040)SOC的变化趋势;同时也对CO2的释放量和变化速率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①DND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显著相关(P<0.01);②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持续施用氮磷钾肥(NPK)不能使SOC含量提高;而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NPKM)或秸秆(NPKS)可使SOC含量比2010年分别增加37.1%和8.81%;③虽然土壤有机碳升高越快CO2-C的排放量也增加,但有机碳变化率超过25.1%时则表现为CO2的固定。因此,采用合理的有机肥配施措施,能加速土壤有机碳的提升速率,在降低CO2排放的同时,实现土壤肥力的快速提升。
不同水分含量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骏枣干枣贮藏的水分含量。【方法】设置28%、23%和18%三个不同水分含量,将骏枣干枣放置在常温、低温(5℃)下贮藏,分析骏枣干枣贮期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7个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样果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骏枣干枣的贮藏效果,水分含量为23%,在低温(5℃)下贮藏,能有效抑制骏枣干枣的呼吸和乙烯释放,糖、酸等营养成分消耗略低,VC含量下降也较为缓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上升。水分含量为28%,骏枣干枣乙烯释放量和呼吸作用较强,不利于贮藏;而水分含量为18%,骏枣干枣的口感、风味变差,不利于加工处理。【结论】骏枣干枣贮藏时,水分含量23%,放置在低温(5℃)下密封保存,才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小麦TaMS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小麦育性基因,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花药中克隆了3个与拟南芥AtMS2和水稻OsMS2基因同源的cDNA序列。TaMSR-1、TaMSR-2和TaMSR-3分别具有1 842,1 824,1 830 bp的开放阅读框,各自编码613,607,609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序列中包含2个保守区:NAD_binding和Sterile保守功能域。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TaMSR与水稻OsMSR2和拟南芥AtMSR2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基因特异定位引物PCR技术对中国春缺失系材料进行扩增,将TaMSR-1、TaMSR-2和TaMSR-3基因分别定位于4AS、4DL和4BL染色体上。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TaMSR基因是花药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这些结果说明,TaMSR基因可能在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SO_2-ClO_2处理对木纳格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降低果实SO2残留量和抑制采后病害发生是减少鲜食葡萄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损失的关键因素。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0℃条件下双组分SO2-ClO2和单组分SO2两种处理对葡萄采后果实SO2残留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组分SO2处理相比,双组分SO2-ClO2可显著降低葡萄果实中SO2残留量,60 d时,SO2-ClO2处理SO2残留量低于SO2处理10.24%;双组分SO2-ClO2延缓了葡萄营养物质V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了果实丙二醛和活性氧代谢产物(O2-·和H2O2)含量的积累;保持了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效减少了果实外观品质质量损失率、腐烂率、落粒率和褐变指数的增加,60 d时,SO2-ClO2处理质量损失率、腐烂率、落粒率和褐变指数的增加分别低于SO2处理1.4%、9.36%、7.28%、3.41%;SO2-ClO2处理还减缓了果实硬度的降低。因此,双组分SO2-ClO2处理有利于提高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和果实抗性,延缓果实衰老。
关键词: 木纳格葡萄 SO2-ClO2 SO2残留 采后品质


新疆喀什地区设施番茄晚疫病调查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喀什地区设施番茄晚疫病发生和新引进番茄品种对番茄晚疫病的抗性情况。【方法】在番茄晚疫病发生时期,调查喀什地区疏勒县、英吉沙县、莎车县和叶城县温室番茄晚疫病发生情况,并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鉴定新引进品种对番茄晚疫病的抗性。【结果】番茄晚疫病病叶率为15.6%~100%,病果率为3.4%~57.3%,病情指数为14.1~100。不同番茄品种抗病性鉴定中,909、新粉7号、俄毕德、DBE-1、KY-2、新粉8号、ZBO-2和8500-4病级指数分别为1.09、3.4、1.24、4.5、5.25、5.04、4.17和4.43。【结论】9月至第二年3月,番茄晚疫病可在喀什地区温室中发生并流行。品种909、新粉7号和俄毕德表现为抗番茄晚疫病,其他5个供试品种表现为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