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46个棉花三系组合杂种优势研究简报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1992 ~1994 年研究了46 个组合的产量、产量组成及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 结果有半数左右组合的产量及单株铃数、单铃子棉重表现超高亲优势, 有20 % 组合的衣分表现超高亲, 但幅度不大, 绒长及比强度多表现超高亲和偏高亲, 麦克隆值多表现偏低亲。研究的8 个性状, 双亲间差异越大, 超高亲优势越小。

关键词: 棉花 三系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基因组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对近几年棉花分子标记技术、分子连锁图谱、物理连锁图谱、基因图谱、重复序列、比较基因组研究、QTL 定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棉花 基因组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桑树栽培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我国蚕桑栽培学科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植物基因工程的分子生物学在桑树上的应用已起步, 花药、胚和胚珠、原生质培养和离体无性系繁殖开始实用化, 立体栽培模式相继确立, 桑树病虫防治整体水平提高。面向21 世纪, 应充分发挥现有桑园优势, 建立“两高一优”桑园, 提倡发展坡地桑园, 尽量减少与粮争地; 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 实现生态与生产良性循环; 实行规模经营, 走集约化、产业化道路; 重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节水节本、山坡桑园栽培、高叶丝转化率等技术在桑树栽培上的应用。

关键词: 桑树栽培 研究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棉花丰产品种与抗病品种产量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以湖北省棉花丰产与抗病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 研究了丰产品种与抗病品种的皮棉产量差异。结果表明: 丰产品种比抗病品种产量增加6-8 % ~15-2 % 。针对研究结果, 建议湖北省棉花育种目标向主攻高产兼顾抗病和主攻抗病兼顾高产两个方面发展, 并在品种布局上予以考虑。

关键词: 棉花 丰产品种 抗病品种 产量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资源在农业减灾中的开发利用前景

灾害学 1999 CSCD

摘要:论述了以水、旱为主的气象灾害和农作物病、虫、草、鼠所致的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影响, 同时阐述了有效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是防止和减轻农业灾害的有效途径, 提出了加强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内容

关键词: 生物资源 农业 减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钾对湖北省几种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影响的初步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对耕层土壤的粘粒进行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10 年不施钾或是10 年连续施钾,同一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麻砂泥田粘土矿物组成中,水云母含量下降,1-4 nm 矿物含量相应上升,类型由以蛭石为主转变为以1-4 nm 过渡矿物为主,且1-4 nm 过渡矿物的热稳定性有所增强,这主要是由于土壤钾、镁等营养元素长期“入不敷出”所致;白散泥田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变化不明显;灰油砂土粘粒中,水云母含量上升,1-4 nm 矿物相应下降,这可能主要是粗粒云母类矿物在表层风化的结果。

关键词: 长期施钾 土壤粘土矿物组成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苹果新品种——鄂苹果1号

中国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鄂苹果1号是以金水苹为母本,35-3(红玉×元帅)为父本,杂交培育的早熟苹果新品种。1980年杂交,经多年观察试验,表现优良性状遗传稳定。1998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冠紧凑。萌芽率和成枝力中等。果实圆锥形,平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根系吸收磷的机理模型验证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CSCD

摘要:本文通过不同土壤条件下幼稚苗磷吸收实测值与机理模型预测值的比较,检验了几种养分吸收机理模型对玉米与大豆幼苗磷吸收的预测能力,同时探讨了影响几种养分吸收机理模型预测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四种机理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玉米与大豆幼苗的磷吸收变化情况;四种机理模型中,以建立于解析解基础上的 S C 模型的预测能力最低,两种数值解模型的预测能力相当,而以考虑了根毛作用的 C2 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影响机理模型预测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土壤供磷与含水量水平、土壤供 N 形态、土壤性质及土壤供 Ca 水平或p H 值。土壤养分与水分胁迫、土壤质地粘重、土壤施 N H+4  N 及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等条件均会使数值解机理模型的磷吸收预测能力降低,其原因可归结于这几种土壤条件均能诱导或加强幼苗根系吸收磷的某种主动适应机制,而这种机制并未考虑在养分吸收机理模型之中。

关键词: 机理模型验证;幼苗磷吸收;玉米与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光敏核不育系W9593S的选育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1991年春以8902S为母本,以W9056S为父本进行杂交,同年秋季以W7415S为父本进行复交。经过8年南繁北育和人工气候箱筛选鉴定,以及不同生态点的分期播种试验,育成籼型光敏核不育系W9593S。该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光长为13h左右,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为235℃。稳定不育期:在武汉长于60d,在杭州长于30d,在海南长于120d。在武汉的播始历期为108~83d,主茎叶片数158~148片,株高84~94cm,穗长23~24cm,每穗166~173粒。柱头紫色,外露率7929%。中抗白叶枯病,感稻瘟病。

关键词: 籼型光敏核不育系,W9593S,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ESR基因一个外显子DNA片段的分子克隆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参考人、鸡、鼠的ESR 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采用PCR 技术扩增出猪的ESR 基因一段DNA 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Easy 质粒载体中, 重组质粒经PCR 鉴定和酶切分析确定克隆成功。经测序结果分析确定该片段为猪ESR 基因与其他动物第4 号外显子相对应的一段DNA 片段, 大小为332bp。

关键词: 猪ESR基因 PCR技术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