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辐照冷却包装分割猪肉研究
《食品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60)Cor射线对不同菌株的沙门氏菌致死作用不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肠炎沙门氏菌容易被杀灭。肠炎沙门氏菌CCTCC AB94018在0~5℃辐照条件下,100g猪肉含3.2×104个活菌经1.5kGy辐照就可被杀死,其D(10)值为0.49kGy。辐照冷却包装分割猪肉在0~5℃可被保存30d以上。1.99kGy辐照的冷却包装猪肉照后第二天生肉和炒熟后均无异味;3.3kGy,辐照的冷藏23d后无异味;6.6kGy照后47d后无异味。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培矮64S/C96211
《湖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培矮64S/C96211是以两系籼型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以粳型恢复系R183为父本杂交的杂种一代。该组合具有良好的株叶形态与旺盛的生理机能,株型紧凑,上部3片功能叶修长、挺直、窄凹、厚实,基本符合袁隆平提出的水稻两系法超高产育种株叶形态模式;杂种优势强,产量高,比汕优63(作中稻)、汕优64(作二晚)分别增产10%和20%以上;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符合国家二级米标准;可以在生产上直接应用。
关键词: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株叶形态


红小豆与玉米间作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玉米、小豆不同间作方式对小豆、玉米的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单位面积产值有不同的影响, 在设计的各处理中, 任何一种间作方式均比单种玉米和单种小豆经济效益高; 玉米单种和小豆单种经济效益相当; 以1-5 m 玉米行间间种2 行小豆, 有利于小豆、玉米生长,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稻种资源繁种鉴定评价与利用
《湖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经过1986~1995年连续10年的全国性协作,完成了对全国稻种资源的农艺性状鉴定,共获144.5万个性状数据,提供输入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编写出版了《中国稻种资源目录》共8册,入目稻种71970份。查清了我国稻种资源的数量、类型及其地理分布和特点。研究出一整套科学的繁种技术;有64189份稻种进入国家长期种质库保存。初步发掘和筛选出具有不同性状的优异种质1494份,向全国200多个单位提供各类优异种质63173份(次),满足了我国不同类型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需要;直接利用于水稻生产的有71个品种,间接利用育成60多个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种质面积4763.7万hm2,创造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新型有机复混肥对辣椒、番茄产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有机复混肥和等养分量的无机肥对辣椒、番茄产量、品质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复混肥在等养分含量条件下,对上述蔬菜生长发育、商品产量、植株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与无机肥料基本相近,并稍有提高,但对供试作物果实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的提高,有机复混肥明显优于无机肥,有机复混肥含菌肥与否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有机复混肥;辣椒;番茄


湖北省种稻状元产量验收结果简报
《湖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1997~1998年对湖北省11个县(市)的14个农户所种的早、中、晚稻验收结果表明:早、晚稻各有1户达到或超过9000kg/hm2的状元标准,中稻有1户达到151905kg/hm2,比12000kg/hm2的中稻状元标准高出31905kg/hm2。分析了我省水稻生产的潜力,并建议将种粮状元评选活动坚持下去。
关键词: 湖北省,种稻状元,验收


湖北苹果适栽品种及主要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湖北省通过自50年代以来的苹果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发展,苹果生产具相当规模,已初步形成鄂北岗地黄色苹果及早熟苹果区,以竹溪、利川、兴山为代表的二高山红色苹果区,以及新形成的交通干线、城郊丘陵滩地早熟苹果区。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结果,在已引进品种栽培实...


名优绿茶时效性栽培技术探讨
《湖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就名优绿茶提早上市问题,从品种、调温、采摘、施肥等栽培技术方面论述,以期充分发挥早市名优茶的时效性。
关键词: 名优绿茶,时效性,栽培技术


仔猪不同断奶日龄对其本身肥育和母猪次胎繁殖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为探讨工厂化养猪的经济断奶日龄,进行了35、42、49、56d等4组不同断奶日龄仔猪的大群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断奶后仔猪都顺次经历适应生长,恢复生长,时间不等的补偿生长和正常生长的4个生长发育期。②不同断奶日龄,仔猪生长速度短期内有一定影响,但通过补偿生长,达到90日龄时各组个体平均重差异不显著(P>005)。③断奶后4组发病率依次为707%、674%、500%和479%;出栏率(育成率×育肥率)依次为871%、874%、905%、895%。④断奶后95%的母猪在4~5d正常时间内发情配种,同一头母猪的本、次胎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⑤哺乳时间不等,母猪年产胎数差异显著(P<005),4组母猪年产仔依次为237、227、218和208胎;哺乳失重率依次为1619%、2059%、2222%和2369%。⑥育肥猪出栏头均盈利依次为14479、17205、15499和14380元,母猪年盈利依次为86094、128042、71083和23799元。综合考虑得出目前条件下最适断奶日龄为42d左右。
关键词: 断奶日龄,肥育性能,繁殖性能,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