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高效氯氰菊酯ME对苹果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4.5%高效氯氰菊酯ME对桃小食心虫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其LD50为1.068μg/g,95%置信限区间为0.6178~1.9591μg/g,表明该药剂对桃小食心虫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田间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苹果树桃小食心虫,在稀释1000~2000倍液的范围内,药后5d防效为91.7%~100.0%,药后35d防效仍达89.8%~99.1%,略好于对照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EC,且速效性好,持效性显著。同时,微乳剂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水基化剂型。因此,4.5%高效氯氰菊酯ME可以作为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有效药剂,替代乳油剂型药剂进行推广使用,最佳用药量以1000~1500倍液为宜。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微乳剂 桃小食心虫 苹果树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抗黄萎病QTL初步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高抗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和高感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邯郸14组配的F2群体184个株系,构建了一个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包括了142个位点和30个连锁群,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8.24cM,全长1169.6cM,覆盖棉花总基因组约23.4%。用复合区间作图分析共检测到12个抗黄萎病相关QTL,其中田间抗病性检测到不同时期7个病情指数相关QTL,1个病株率相关QTL,温室苗期抗病性定位4个病株率相关QTL。从绝对量上看,各QTL加性效应从2.20到42.39,显性效应从1.65到32.25,解释表型变异1.09%~22.73%,且田间抗病性获得的QTL与温室苗期抗病性得到的QTL基本相同,其中qFDI711-30-0.01位点距MUSS294仅为0.01cM,加性效应较高解释表型变异22.32%,这对于培育优质抗病材料用于标记辅助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SSR QTL

黄瓜苗期低温弱光下生长速度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低温处理黄瓜幼苗,对耐寒性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取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生长速度不同的2份材料9507、9517及其配制的BC1、BC2、F1、F2等6个世代,进行低温处理,每天光照处理7.5h,强度为30μmol·m-2·s-1,约合2klx,昼/夜温度为12/8℃,共处理14d。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研究生长速度的遗传规律,并估算遗传参数。【结果】生长速度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同,显性效应略有不同,总加性效应很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占非常大的优势,环境方差对表型方差的影响很小。【结论】生长速度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适于早代选择。

关键词: 黄瓜 低温弱光 生长速度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黄瓜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性检测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就山西省黄瓜主要种植区黄瓜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来自山西省8个地区的177株黄瓜灰霉病菌株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为81.36%,抗性水平为13.9倍,其中敏感菌株34株,低抗菌株76株,中抗菌株64株,高抗菌株3株,无特高抗菌株。

关键词: 黄瓜灰霉病 腐霉利 抗药性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虞1号桃简易气调贮藏试验研究

中国果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晋虞1号桃在0℃下简易气调贮藏效果。结果表明:PVC+高效乙烯去除剂、PVC保鲜袋、PVC硅窗袋处理可有效地减少果实腐烂和果肉褐变,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明显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提高桃果实贮后品质,以PVC+高效乙烯去除剂处理效果最好,对照PE薄膜打孔袋处理贮藏效果较其他3个处理差。

关键词: 晋虞1号 简易气调 高效乙烯去除剂 贮藏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早实抗寒新品种金薄香4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金薄香4号是我们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新疆引入的优良薄壳核桃种核中实生选出的核桃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外苞绿色;坚果圆形,平均单果重13.9 g;壳厚1.20 mm,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单仁重8.15 g,核仁充实饱满,内果皮棕红色,果仁乳白色,肉质细、脆,香味浓,风味甜,品质上等,出仁率58.60%;在山西省晋中地区,果实9月上旬成熟。2007年12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金薄香4号 抗寒 早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1份国外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国外31份优质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I U-A1位点上有3种类型:N、1、2*;GI U-B1位点上有6种类型:7、6+8、7+8、7+9、13+16、17+18;GI U-D1位点上有2种类型:5+10、2+12。也出现了一些稀有亚基,在GI U-A1位点上以1为主。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局部灌溉方式对玉米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畦漫灌为对照,对隔行喷灌、隔行沟灌、膜上灌溉和穴灌4种局部灌溉方式下玉米的叶片生理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局部灌溉对玉米叶片的生理活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膜上灌溉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均不同程度低于畦漫灌,叶绿素、丙二醛含量,细胞间隙CO2浓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隔行灌溉、隔行喷灌生理指标接近于畦漫灌,穴灌与畦漫灌相比,生理指标变化与膜上灌溉正好相反。

关键词: 局部灌溉 玉米 叶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农杆菌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转苜蓿抗菌肽基因(alfAFP)植株的获得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棉花(Gossypium hirsutumL.)下胚轴切段的基因转化体系,以苜蓿(Medicago sativaL.)抗菌肽基因(alfla faantifungul peptide,alfAFP)为目标,利用β-葡萄糖甘酸酶基因(gus)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t)的检测方法,分析了根癌农杆菌菌种、菌液浓度、浸染下胚轴的时间、共培养中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共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因子对基因转化的影响。优化分析表明,用农杆菌菌株LBA4404,当OD600值为0.5~0.7的菌液浸染5~7日龄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10~15min,在含200μmol/LAS的共培养基中21℃暗培养60h,可更有效地提高转化率。经上述条件处理的下胚轴在含50mg/L潮霉素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培养3周可产生转化率最高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分化培养获得15株再生棉花,经过PCR和PCR-Southern分析,发现其中12株含有外源基因alfAFP。

关键词: 棉花 农杆菌 基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特性的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7、2008两年在适宜密度下半矮蔓(1.8株/m2)和矮蔓(2.4株/m2)各2个西葫芦品种的冠层结构指标与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中,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的冠层结构不同,半矮蔓品种的冠层高度是矮蔓品种的1.63倍,最大叶面积指数较矮蔓品种高1.06,而叶面积密度较矮蔓品种低1.25 m-1;半矮蔓品种的叶片较上举,功能叶片与主茎夹角在45°~65°之间,矮蔓品种的叶片比较平展,功能叶与主茎夹角在65°~90°之间,结果期平均叶倾角(mean tilt angle,MTA)半矮蔓品种大于矮蔓品种;半矮蔓品种冠层的整体受光态势良好,消光系数平均为0.67,矮蔓品种为0.82。半矮蔓品种与矮蔓品种早熟性上差异不显著,但总产量显著高于矮蔓品种,平均增产24.3%,单株产量的显著提高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产量与结果中期的冠层结构指标相关性最大,其次是结果后期,与苗期相关性最小,结果期维持较高较稳的冠层高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较低的叶面积密度,有利于西葫芦产量的形成。

关键词: 西葫芦 半矮蔓 矮蔓 冠层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