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变动气调贮藏保持大久保桃品质的研究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大久保桃在变动气调(Dynamic controlled atmosphere,DCA)、常规气调5%O2+10%CO2(Controlled atmosphere,CA)和普通冷藏(对照)条件下0~1℃贮藏70d及20℃货架3d后果实的生理变化、冷害症状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CA和CA贮藏均能有效地减少果实的腐烂和褐变,保持果实硬度,减轻果肉组织伤害,降低果实冷敏感性,提高贮后品质;与CA贮藏相比,DCA处理效果更好。

关键词: 贮藏 变动气调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年生黑麦草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研究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电导率法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6个坪用品种和6个牧用品种进行耐热性测定。叶片经梯度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S"型曲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通过Logistic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得出6个坪用品种耐热性的强弱次序是:爱神特>卡特>顶峰>百舸>首相>球道;6个牧用品种耐热性的强弱次序是雅晴>欧必克>努依>多福>凤凰>卓越。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高温胁迫 耐热性 半致死温度

利用连作胁迫法探索绿豆耐连作育种方法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豆类忌连作,为克服食用豆连作带来的品质劣变,产量降低的风险,本研究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绿豆,通过连作胁迫的方法,筛选获得携带优良基因的候选单株,选育出耐连作的高产优质绿豆新品种。

关键词: 绿豆 连作胁迫 育种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石榴果实采后生理及果皮褐变机理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疆大籽石榴、泰山红、蒙阳红3个石榴品种为试材,对其采后生理及果皮褐变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后石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均呈递减的趋势,且随着贮藏期延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缓慢增加,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不同品种石榴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酚类物质的含量在贮藏前期有小幅升高后就逐渐下降;果皮褐变指数与酚类物质贮期变化呈负相关,与多酚氧化酶的相关度不高;3个石榴品种果皮褐变敏感性依次新疆大籽石榴,泰山红,蒙阳红。

关键词: 石榴 采后生理 褐变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丝黑穗病、抗败育高粱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Sx3197的选育

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1Tx3197曾经是我国广泛应用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生理小种分化,该不育系以及用其配制的杂交种逐渐失去了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抗性。同时该不育系小花败育日渐严重,制种产量极低,甚至造成绝收。为了改良A1Tx3197的抗病性及抗败育性,本研究利用A2保持系在A1位点含有A1育性恢复基因MS1MS1和在A1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的特点,以不育系A1Tx3197为轮回亲本,以含有抗丝黑穗病、抗败育基因的BV4为供体,通过杂交和多代回交,得到含有双抗基因的A2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在该材料自交的同时,用其对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细胞核代换,经过多代回交和自交,最终育成了抗丝黑穗病、抗败育的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Sx3197和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结果表明,新选育的不育系A2Sx3197在A1和A5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在A2、A3、A4、A6和9E细胞质背景下表现不育,丝黑穗平均发病率为0~0.8%,败育率为0~8.4%,抗丝黑穗病性、抗败育性明显优于被改良不育系,接近或达到抗源供体BV4水平;而在抽穗期、株高、穗长、穗宽、千粒重、穗粒重、粒色、壳色、穗形、穗型等主要性状方面与A1Tx3197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高粱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转育 抗丝黑穗病 抗败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高粱杂交种晋杂23号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杂2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不育系45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SXR-3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杂交种。该品种属晚熟品种,具有品质优、丰产性好、抗倒伏等特点。2008年通过山西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关键词: 高粱 杂交种 晋杂23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磷水平对饲用柠条营养和产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石灰性土壤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饲用柠条的营养与生长研究。结果显示,施用磷肥的柠条干物质产量、氮(N)磷(P)钾(K)以及钙(Ca)铁(Fe)养分吸收量和粗蛋白产量明显提高;施磷可使柠条叶的N、P、K含量增加以及茎的N、P含量增加,却减少了柠条茎叶中Ca、Fe含量以及茎中K含量。不同施磷水平与干物质产量以及粗蛋白产量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施磷可以调节饲喂柠条的Ca/P值,达到家畜日粮的Ca/P标准。结果还表明,180 kg/hm2P2O5是最佳的磷施用量,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与不施磷对照相比,干物质产量定植当年提高76.5%,第2年提高73.9%;粗蛋白产量当年提高83.97%,定植第2年提高91.05%。同时,该磷用量下柠条的Ca/P较理想。另外,结果分析还表明,柠条单纯作为饲料资源时,建议在养分管理上要隔年施1次磷肥,用量以P2O5180 kg/hm2为准,以满足柠条生长的营养需求和维持柠条的高产稳产。

关键词: 饲用柠条 磷肥用量 柠条营养 石灰性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枣贮藏期病害病原菌的鉴定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冬枣贮藏期引发黑斑病、浆胞病和轮纹病的9株真菌菌株进行了分子水平鉴定。采用结合病原物形态特征和rDNA ITS区序列特点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冬黑2(DH2)、冬黑4(DH4)、冬浆3(DJ3)、冬浆4(DJ4)、轮纹3(LW3)和轮纹5(LW5)在PDA培养基与玻片上均产生孢子;轮纹4(LW4)有明显产孢结构及椭圆形到卵圆形单细胞的分生孢子;冬黑4(DH4)、冬浆3(DJ3)、冬浆4(DJ4)和轮纹5(LW5)产生砖格状分生孢子;冬黑1(DH1)和冬浆5(DJ5)经处理和诱导后仍不产孢。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9株真菌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得到约550bp左右的ITS区rDNA片段。将测序结果登陆GenBank进行BLAST分析,依据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形态与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菌株中,冬黑4(DH4)、冬浆3(DJ3)、冬浆4(DJ4)和轮纹5(LW5)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冬黑1(DH1)和轮纹4(LW4)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冬黑2(DH2)为茎点霉属1种(Phoma sp.);轮纹3(LW3)为嘴突脐蠕孢种(Exserohilum rostratum);冬浆5(DJ5)为匍柄霉属1种(Stemphylium sp.)。

关键词: 冬枣 病害 形态特征 ITS序列分析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AhCMO基因棉花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

棉花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AhCMO基因的2个棉花品系L1和L2及其转化受体泗棉3号(SM3)为材料,研究了转AhCMO基因棉花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试验采用盆栽方式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以维持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45%作为干旱处理,以正常供水维持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5%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转基因品系L1和L2与SM3生长表现一致。但是干旱胁迫下,转基因品系L1和L2的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片叶绿素的含量都显著高于SM3;而且L1和L2叶片中甜菜碱含量显著高于SM3,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也较SM3显著提高。说明2个转AhCMO基因品系的耐旱性得到明显提高,耐旱性的提高与甜菜碱积累量的增加、POD和SOD活性的增强有关。

关键词: 棉花 AhCMO基因 干旱胁迫 生理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不同供肥强度和施肥配比下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土壤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氮磷等比和以磷定氮两种试验方案统一在同一试验中进行的设计方法,对施肥比例与最大施氮量的关系及氮磷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比例显著影响最高产量施氮量的试验结果,同时也显著影响氮磷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氮磷等比条件下的最大施氮量范围内,玉米按比例吸收氮磷养分并有效转化,氮肥的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都比较高;而以磷定氮下土壤氮磷养分的不平衡供应则导致玉米对氮磷养分的不平衡吸收和转化,从而使玉米的产量水平降低。

关键词: 最大施氮量 最佳施肥比例 生理利用率 养分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