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山西省主栽大豆品种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测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主栽大豆品种的蛋白质、脂肪含量的测定与分析,为大豆营养品质、遗传育种、食品加工与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山西省 大豆 品种 蛋白质 脂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个大豆种子为试材,采用58℃±1℃热水老化法,进行了大豆种子不同老化水平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衰老过程中,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值、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种子活力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种子老化程度加重,POD同工酶酶带颜色变浅并发生丢失,酶促防御系统解体。说明大豆种质资源更新标准不宜过低,中期库大豆资源更新发芽率应确定为70%~74%之间,70%的发芽率应作为大豆种质资源更新的下限值。

关键词: 大豆资源 老化 生理特性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3年试验研究了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生产力增加,强大的根土系统又促进了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及土壤营养的提高。黄土母质生土的熟化利用过程需用地养地相结合,重视生物改土。本研究表明,高粱、玉米均可作为生土改良沃化的先锋作物,高粱根系强壮,入土深,生物量大;而玉米虽根重、最大根长、一级节根数低于高粱,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多,酶活性高。而黍子根系柔弱,根际土壤生物活性较低,与高粱、玉米相比,不宜作为生土改良的先锋谷类作物。黄土母质生土对外源的辅助能(当年施肥)反应十分敏感,施肥的增产效应与土壤培肥都十分显著。黄土母质生土熟化沃化过程既是一个生土培肥改良过程,也是一个物质能量(营养)投入转化过程,并经植物物质生产过程、土壤微生物分解矿化过程及土壤生物化学酶系统促进过程三者互动,共同构成根土苗微生物物质能量转化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黄土母质生土 当年施肥 谷类作物 生产力 根际土壤营养 根际土壤微生物 根际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矮化砧木SH系的SSR标记鉴定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和北京市昌平果树研究所保存的28份SH系苹果砧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山西果树所的SH9与北京林果所的SH9,相似性高达100%,属于同名同物;山西果树所的SH17、SH18、SH40与北京昌平的SH17、SH18、SH40的相似性分别为68.9%、55.1%和65.6%,属于同名异物;山西果树所、北京林果所及北京昌平的SH38,三者间最高相似性为61.2%,均为不同材料;山西的SH18与SHb(100%),北京昌平的SH17与山西的SHd,山西的SHa与山西的SHe,山西的SH18(28)与山西的SH40,相似性均在99%以上,属于同一种材料,而相似性比较高的还有昌平的SH18与昌平的SH38(98.4%),并且山西的SH12与山西的SH17及SH29三者相似性在97.2%~98.9%之间;不同保存地的SH1、SH3、SH6、SH8-11、SH9-hf、SH19、SH28、SH29、SHc、SHd和SHf为异名异物材料。

关键词: 苹果砧木 SH系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新品种晋园6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晋园6号是以自交系Q121-3为母本,F21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矮生类型,节间短,株高75cm,开展度115cm。叶色深绿,缺刻浅,叶面有白斑。第1雌花位于第6~7节,雌花多,瓜码密,坐瓜能力强。瓜皮淡绿色,瓜条长棒状,表面光滑有光泽,瓜形指数3.5,采收嫩瓜时单瓜质量250~300g,商品性好。一般667m2产量达7000kg左右。适宜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西葫芦 晋园6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南部四种不同类型小麦的品质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山西省南部麦区近年来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及黑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品质性状及部分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品种(系)容重、蛋白质含量中等,品质均较差。4种不同类型的小麦在淀粉含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硬度、千粒重方面差异极显著。面筋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都在65%以上,其中蓝粒小麦达到70.21%。4种类型的小麦流变学参数表现为吸水率较低,在60%以下;形成时间较短,在5min以下,其水、旱小麦平均值分别为2.97min和1.91min;面团稳定时间中等,平均值大于7min。综合分析表明,山西省南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系)较少,主要为做馒头、面条等主食的小麦品种。

关键词: 黑小麦 推广品种 品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台山蓝花棘豆-苔草草甸和白羊草草丛二类群落生物量研究

草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定位样方调查法和牧草收割法对五台山蓝花棘豆-苔草草甸和白羊草草丛的群落学特征、生物量和优势种的株高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表现出明显差异,群落的总生物量分别为7282.98和4184.68g/m2,其中地上部分(茎、叶、花)生物量分别为1018.34和890.08g/m2,地下部分(细根、中根、粗根)生物量分别为6264.64和3294.6g/m2。此外,对2个群落的优势种蓝花棘豆、苔草、白羊草和黄背草从返青期到开花期的株高动态采用Logistic拟合,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而在成熟期和枯萎期,蓝花棘豆和苔草的株高由于种子脱落或顶端茎秆干枯折断而迅速降低,不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

关键词: 五台山 蓝花棘豆-苔草草甸 白羊草草丛 生物量 Logistic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茎基部施药对芦笋木蠹蛾幼虫的防治试验

昆虫知识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为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上的一种蛀茎性害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在芦笋茎基部给药(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该虫的最佳化学防治方法,相对防治效果为92.5%,在所有处理中其加权Borda值最高(2.9)。调整芦笋播期,可使定植当年最易受害的笋苗免于虫害。

关键词: 芦笋 芦笋木蠹蛾 幼虫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近年来国内外广泛栽培的8个西葫芦品种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对影响西葫芦株型的14个形态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西葫芦株型的主要形态指标,探讨了西葫芦株型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西葫芦株型的主要指标是株高、茎节长、平均叶面积、功能叶片数和叶片倾角;通过聚类分析把参试品种分为两类4个亚类,即矮蔓Ⅰ(Ⅰ1和Ⅰ2)和半矮蔓Ⅱ(Ⅱ1和Ⅱ2)。株型对西葫芦产量形成有较大影响,半矮蔓品种总产量显著高于矮蔓品种,产量差异主要在生育后期形成。通径分析表明茎节对产量具有较大调节作用,功能叶片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达1.2380。在日光温室高产西葫芦育种和栽培中,要注重构建功能叶片数达12片以上、平均叶面积达700~800cm2、节间长平均在3.3cm左右、上层叶倾角在45°~66°之间的株型,以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 西葫芦 矮蔓 半矮蔓 株型 产量形成 日光温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育种研究进展

种子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南瓜的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品种选育概况及经典遗传学、现代分子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供中国南瓜科研工作者参考,并期望对提高国内南瓜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南瓜 育种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