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因素对互叶白千层精油化学组分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研究了互叶白千层枝条的成熟度、热风干燥及物料状态对其精油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 表明:从互叶白千层嫩叶提取的精油中烯醇类物质的含量比老叶中的含量高,烯类物质含量比老叶中低;热风干燥导致精油中松油烯-4-醇含量降低,1,8-桉叶素含量增加,其它组分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物料发酵后,烯醇类物质含量降低,烯类物质及1,8-桉叶素含量增加 因此,互叶白千层加工过程中,为了获得高品质的精油,需要根据枝条的生长情况把握好收割时间,同时收割好物料及时进行加工,避免堆积引起发酵,在生产能力较小的时候,可以适当将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延长加工时间,缓解生产压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茎叶发酵型全混合日粮的品质与瘤胃降解
《饲料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将王草和木薯茎叶作为主要原料,探究不同比例组合下制作的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对发酵品质以及瘤胃消化的影响。FTMR的粗精比为6:4,设定3个木薯茎叶替代组,分别是0%(处理一)、10%(处理二)和20%(处理三),测定发酵品质后,取瘤胃液,进行6 h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木薯茎叶的添加比例对FTMR的发酵品质有不同的影响。木薯茎叶在10%添加下,乙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处理组;在20%添加下,乳酸含量明显偏低(P<0.05),丙酸含量明显偏高(P<0.01),同时抑制了丁酸产生(P<0.05)。经过体外培养后,20%添加条件下,产气偏低,但表现出了明显偏高的干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1);同时,在瘤胃发酵性状中,挥发性氨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P<0.05)。综上,添加20%的木薯茎叶作为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原料可以有效提升蛋白质利用,进而提升饲养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宽窄双行起垄栽培模式及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木薯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淀粉或能源作物,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收获,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近年来研发的木薯收获机与当前等行距的栽培方式难以相适应,表现为牵引收获机的拖拉机行走轮不可避免地碾压在木薯行上而压断木薯块根,造成块根损失率高达17%.[方法]为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行、提高块根收获率,针对有利于机械化收获的要求,以66.2 kW拖拉机的轮距尺寸为参考,设计了宽行距120 cm、窄行距60 cm、垄高25~30 cm的宽窄双行起垄种植的栽培模式,研制了配套的木薯起垄机和木薯联合种植机,并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开展不同产区适应性试验.[结果]采用宽窄双行起垄种植栽培模式,起垄机作业效率0.6~0.8 hm2/h,种植机作业效率约0.6~0.7 hm2/h,机械化种植效率比人工提高23倍,机械化种植成本仅为人工种植的50%,木薯产量在33~42 t/hm2,机械化收获时能够有效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行、显著减少断薯,损失率在5% 以下.[结论]宽窄双行起垄栽培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宜机械化种植与收获,促进农机农艺的高度融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耳朵与黄花牛耳朵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在岩溶环境的适应性上区别显著。为研究它们在岩溶环境中分子适应机制的差异及相关基因,本实验对它们的叶片转录组进行了测序,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两个物种中的直系同源基因,检测正选择基因,寻找可能参与适应岩溶环境的基因。结果表明,牛耳朵与黄花牛耳朵的N50值分别为795和819,在牛耳朵中测序得到了157 728个unigene,黄花牛耳朵为156 965个。为了解两个物种unigene的功能信息,将其与公共数据库进行BLAST同源比对;用OrthoMCL筛选两个物种间的直系同源基因,经过严格的数据筛选后,共得到了1 898对直系同源基因,并计算其Ka、Ks及Ka/Ks值,利用公式T=K/2r估算两个物种的分化时间约为0.86±0.72百万年前(Mya)。在两个物种中有152对直系同源基因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作用,对其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得到了与岩溶环境适应有关的19对功能基因。对两个物种的进化分析不仅估算了大概的分化时间,而且还发现了在岩溶环境中差异适应的相关基因。
关键词: 牛耳朵 黄花牛耳朵 比较转录组 岩溶环境的适应性 正选择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氧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
《农机化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氧气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但由于旱涝灾害、地下灌溉时暂时性根部缺氧及地表温度较高等原因,导致植物根系水氧矛盾日益突出,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品质及产量下降。为了探索增氧灌溉对土壤呼吸作用、氧气含量、土壤温度与充气孔隙度的影响,拟采用空气泵给地下灌溉系统加入氧气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增氧灌溉系统,以期达到促进作物与根系生长的目的,并使作物产量显著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金煌'愈伤增殖、早期体细胞胚发生及细胞学观察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金煌'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幼果的珠心组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探索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愈伤组织增殖、早期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并对培养物进行形态学与组织学的鉴定.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愈伤组织的增殖等性状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含有1.0 mg/L 2,4-D+1.0 mg/L KT的改良B5基本培养基(B5大量元素+MS微量元素/有机物/铁盐)+4%蔗糖+10%椰子水+500 mg/L谷氨酰胺+0.7%琼脂+0.2%活性炭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颗粒性和胚性愈伤组织的比例,并且有利于愈伤组织体积增大和长势提高.非胚性愈伤组织呈微黄色致密状,胚性愈伤组织主要呈现黄色或白色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在含有5.0 mg/L ABA+500 mg/L PEG的体细胞胚发生培养基上体细胞胚产量最高,平均0.2 g胚性团上产生体细胞胚数量达40.67个,显著高于ABA或PEG单独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叶柄愈伤组织乳管细胞的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乳管分化研究主要以树皮为研究材料。本研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法、尼罗红荧光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橡胶树叶柄来源的愈伤组织中存在乳管细胞。乳管细胞在叶柄愈伤组织中随机分布,分布模式类似橡胶树初生乳管;叶柄愈伤组织乳管细胞在发育早期时橡胶粒子较少,在发育后期时充满橡胶粒子。RT-PCR扩增出叶柄愈伤组织乳管细胞的橡胶延伸因子(REF)、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橡胶凝集素(hevein)和橡胶转移酶(CPT)等胶乳特异基因的转录本,经比对它们序列与所报道的橡胶树树干胶乳中表达的基因序列一致,表明橡胶树叶柄愈伤组织乳管细胞拥有树皮乳管细胞相似的功能,为叶柄愈伤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乳管分化的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橡胶树 叶柄愈伤组织 乳管细胞 乳管分化 研究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中国人才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笔者调研发现,近年来,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偏远和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流失严重。如何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进一步留住和用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摆在基层农业科研院所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基层人才流失需引起重视高端人才引进流出失衡。当前,受地域环境、平台空间、科研实力、外界竞争和工作性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基层农业科研院所普遍面临人才“新的引不来、旧的留不住”的窘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香蕉中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多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1%乙酸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炭黑(GCB)净化,以甲醇和2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MRM)采集数据,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在0.001~0.1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0.9991,方法检出限(LOD)为1 pg,定量限(LOQ)为0.01 mg/kg.在0.01、0.05、0.10 mg/kg3个添加水平下,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在香蕉中的回收率为84.91%~104.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3%~9.69%.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香蕉中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测定.
关键词: 香蕉 吡虫啉 高效氯氰菊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