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联苯菊酯在荔枝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和风险评估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开展了4%联苯菊酯悬浮剂在荔枝上的残留检测,然后根据残留检测结果和我国的膳食消费量评估了联苯菊酯按照推荐方式施用后对我国不同类型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还评估了对土壤非靶标生物蚯蚓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在荔枝全果中的半衰期为2.6~6.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5~13.8 d;按照推荐施药方式(施药剂量:1000倍液,施药次数:2次,施药间隔期:10 d,推荐安全间隔期:21 d)在荔枝上施用不会对我国消费者存在急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而且对土壤非靶标生物蚯蚓也是低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典型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素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氮素迁移规律是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重要内容,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素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氮迁移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利用动力土柱机采集了38个稻田、林地和茶园的1 m深原状土柱,分0~20、>20~30、>40~50和>70~80 cm 4层并间隔5 cm取样分别测定铵态氮、硝态氮和全氮以及其他土壤属性,研究氮素垂直分布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稻田上述4层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林地和茶园(P<0.05),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各土地利用方式间差异不显著.就表层(0~20 cm)硝态氮含量而言,稻田土壤显著高于林地和茶园;茶园下层(>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和林地.(2)土壤全氮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关系密切(r=0.64,P<0.01);有机碳含量、土壤剖面深度和容重是影响氮素垂直分布的重要因子,土壤氮含量与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土壤剖面深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土壤性质对氮素的分布有重要影响.该研究有助于评价红壤丘陵区农业氮肥施用对水体污染的影响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中碱性转化酶HbNIN9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化酶作为蔗糖分解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橡胶树不同组织转录组数据库的分析,本研究克隆了一个在橡胶树种子中有较高丰度表达的中碱性转化酶基因HbNIN9;系统进化分析和在线软件预测均显示其亚细胞定位为线粒体,属于中碱性转化酶α亚族成员;利用原核表达体系成功获得Hb NIN9优化表达的重组蛋白,优化表达的诱导条件为0.5 mmol/L IPTG,25℃培养6 h;酶学特性分析表明,HbNIN9蛋白酶活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7.5,米氏常数Km值为18.09 mmol/L。本研究从蛋白水平证实了Hb NIN9为典型的中碱性转化酶,有助于深入揭示线粒体型转化酶在橡胶树种子糖代谢中生理功能,丰富橡胶树中碱性转化酶家族成员的生理生化研究。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蔗糖转化酶 原核表达 线粒体型中碱性转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凤梨短营养生长期突变材料‘14-1’的性状鉴定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菠萝栽培种(Ananas comosus var. comosus)的营养生长期较长,制约了其新品种选育效率。收集和筛选营养生长期较短的种质,可为短营养生长期菠萝新品种的选育创制中间材料。从境外收集了23份易成花的野生种质材料,自2008年起进行栽培、繁殖和性状鉴定。通过对营养生长期的比较和观察,从矮凤梨(A. comosus var. nanus)的体胚苗中发现了1份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的突变材料‘14-1’,其营养生长期约6个月(原品种约12个月),1年开花2次,具有极易成花等特点。‘14-1’无性繁殖后代遗传性状稳定,可作为短营养生长期菠萝育种的亲本资源。
关键词: 矮凤梨 短营养生长期 性状鉴定 体细胞胚发生 突变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孢白僵菌毒素对家蚕糖代谢水平的影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球孢白僵菌毒素对宿主昆虫糖代谢水平的作用,本研究检测了家蚕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和注射球孢白僵菌毒素之后组织中海藻糖和糖原含量的变化,以及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了注射毒素和添食海藻糖之后对家蚕幼虫存活率的影响、以及添加毒素之后对BmN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家蚕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和注射毒素后海藻糖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Bombyxin A2和BmIBP2基因显著上调表达,而糖代谢酶系基因则显著下调表达.注射毒素显著降低家蚕5龄幼虫的存活时间,而补充海藻糖能够延长家蚕幼虫的存活时间.添加毒素能够使家蚕BmN细胞发生凝集作用而最终崩解死亡,并诱导Bombyxin A2和BmIBP2基因显著上调表达以及糖代谢酶系基因显著下调表达.以上结果说明,球孢白僵菌可能通过分泌毒素,作用于家蚕类胰岛素信号通路,调节家蚕自身糖类物质的代谢与合成,破坏家蚕能量代谢与储存平衡,引起家蚕组织细胞凋亡并最终导致家蚕死亡.本研究结果对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家蚕等经济昆虫僵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以及球孢白僵菌毒素用于新型降糖药物的筛选和中药僵蚕的开发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锰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锰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植物的多种生命活动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合成和激素活化等.锰缺乏和过量均能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但是目前对锰在植物中吸收、转运过程的分子机制仍了解有限,少数金属转运蛋白家族被报道参与锰在植物体中的吸收、转运和分配,如NRAMP (natural resistance 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 YSL (yellow stripe-like),ZIP (zinc regulated transporter/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 [ZRT/IRT1]-related protein),CDF/MTP (cation diffusion facilitator/metal toleranceprotein),CAX (cation exchanger),CCX (calcium cation exchangers),P-type ATPases和VIT (vacuolar iron transporter).本文主要综述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中锰转运蛋白对锰吸收、分配和维持植物体内锰平衡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仁茎叶对雷州黑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新鲜砂仁(Amomum villosum)茎叶对雷州黑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0只雷州黑山羊,随机分为4组(CK、Ⅰ、Ⅱ、Ⅲ),每组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用5%、10% 和20% 的新鲜砂仁茎叶等量替代日粮王草,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 Ⅰ和试验 Ⅱ组雷州黑山羊的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 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均显著高于CK组和试验Ⅲ组(P<0.05),CK和试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Feed to gain,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除了试验Ⅲ组谷丙转移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显著高于CK组(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新鲜砂仁茎叶作为一种中草药粗饲料在雷州黑山羊日粮中适宜添加比例为10%,这为砂仁茎叶饲料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荚兰浸膏风味组分的条件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择适宜的香荚兰浸膏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固相微萃取样品处理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三个条件分析各萃取条件对香荚兰浸膏风味组分、面积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香荚兰浸膏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样品添加量2.0 g、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25 min。最佳条件下香荚兰浸膏鉴定出匹配度90以上的化合物45种,此条件下总化合物面积(×10~(11))及香兰素面积(×10~(10))最高分别为1.04±0.09、6.99±0.46,匹配度90以上化合物占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的90.24%;香荚兰中主要化合物醛类百分含量占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的72.03%。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香荚兰浸膏 风味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螺虫乙酯在黄瓜幼苗中的内吸传导特性
《农药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新型杀虫剂螺虫乙酯在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为螺虫乙酯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螺虫乙酯在不同处理下在黄瓜幼苗中的吸收分布情况.[结果]温度、初始浓度、pH值、蔗糖及氨基酸均能影响螺虫乙酯的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及初始浓度的增加,螺虫乙酯的吸收量随之增加.螺虫乙酯在中性及弱酸环境中的吸收显著高于碱性环境中的吸收,蔗糖及氨基酸与螺虫乙酯竞争载体蛋白,从而抑制螺虫乙酯的吸收.[结论]螺虫乙酯为双向内吸传导杀虫剂,通过载体蛋白协助进入植物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