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作物地膜覆盖安全期概念和估算方法探讨
《农业工程学报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首次提出作物地膜覆盖安全期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某一作物在某一区域要求地膜覆盖的最佳天数,也就是地膜覆盖农田土面能保持膜面完整的日数",在此日数之前地膜应该保持基本完整,维持增温保墒和防除杂草等功能,此日数之后,这些功能基本消失。明确作物地膜覆盖安全期有利于作物生产的高效管理,指导地膜生产者研发出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和成本较低的地膜产品,协助农民根据覆盖作物种类和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农用地膜。在此基础上,该研究构建了基于地膜覆盖增温保墒和抑灭杂草等功能测定和农作物郁闭度测定的2种作物地膜覆盖安全期估算方法。第1种方法是通过对作物覆盖地膜条件下土壤温度和水分的连续监测,构建作物地膜覆盖与未覆盖农田土壤温度、水分和杂草控制的时序图,寻求二者的交汇或者重合点即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功能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的时间节点,从覆盖到这个日期的天数分别属于某种作物地膜覆盖的温度安全期和水分安全期。第2种方法式是通过系统监测作物全生育期郁闭度和地膜覆盖功能参数,建立作物郁闭度与地膜覆盖主要功能的关系曲线,综合研判后确定地膜覆盖功能消失时作物郁闭度,计算作物地膜覆盖安全期。作物地膜覆盖安全期相关研究可为构建中国地膜覆盖技术适应性评价体系、探明地膜覆盖适宜区域的空间分异规律、以及生物降解地膜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壤土1/4根域施用有机肥对西洋梨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1/4根域施用不同水平有机肥对西洋梨幼树生长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用美国CID公司生产的Photosynthesis system CI-340型光合测定系统采用闭合式气路测定净光合速率;用日本MINOLTA公司生产的SPAD-502型叶绿素测定仪测定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10月下旬统计每株新梢的总数量、总叶片数及总长度;用叶面积仪测量叶面积,计算叶比重。【结果】20%有机肥处理新梢总叶面积、新梢生长量和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大于10%、30%处理和CK,而10%、30%处理和CK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新梢比叶重20%、30%的处理显著高于10%处理和CK,而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10%处理的比叶重与CK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略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壤土局部施用适量有机肥可以提高西洋梨树体生长量和净光合速率(Pn),为西洋梨的高效栽培、果园土壤局部改良、集中营养供应等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达的冷链物流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技术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正蓬勃兴起,主要表现在市场前景广阔、第三方冷链物流崛起、基础设施升级、新技术应用和标准的完善等方面。但仍存在着冷链物流成本高、重冷藏轻冷输、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技术创新不足、社会认知不足等诸多制约因素需要消除。从加强冷链物流宏观管理、建立并推广农产品追溯信息系统、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加强冷链物流知识宣传、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180kg/hm2(N1)、240 kg/hm2(N2)、300 kg/hm2(N3)、360 kg/hm2(N4)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特性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的LAI、SPAD值以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N3处理达到最大;胞间CO2浓度(Ci)呈先"先降后增"的变化,在N3处理最低。施氮量对收获穗数影响不大,但穗粒数、千粒重、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均表现为:N3>N4>N2>N1;产量以N3处理最高,为9 540.15 kg/hm2,分别较N1、N2、N4处理产量提高了24.72%、14.44%和6.23%,达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水平。【结论】冬小麦的最适施氮量为30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籽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分子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新疆部分地区籽瓜细菌性果斑病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分离物16S~23S rRNA的ITS区序列,确定不同分离物该基因区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并分离来自阜康、额敏、沙湾等地的籽瓜以及五家渠甜瓜的病原细菌,应用细菌ITS区通用引物对各分离物16S~23S rRNA的ITS区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并在GENEBANK数据库中作序列比对确定所分离病原种类,同时分析该ITS区序列差异。【结果】从四个地区籽瓜或甜瓜病组织上分离获得分离物均为噬酸菌属燕麦种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研究获得的7个果斑病菌分离物与国内外已报道7个分离物间ITS区序列同源性达99.5%~100%,该区遗传序列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疆阜康、额敏、沙湾等地籽瓜均有细菌性果斑病发生,参与比对的细菌性果斑菌分离物16S~23S rRNA的ITS区基因序列高度保守,该基因区遗传变异较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屋顶机械负压通风方式对肉牛舍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冬季屋顶机械负压通风方式对肉牛舍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试验在冬季大寒最冷时节,测定半开放式育肥牛舍在通风孔关闭、通风孔打开、通风孔打开并结合风机换气三种状态下牛舍中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空气质量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舍在三种状态下,舍内温度、湿度均随舍外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整体变化趋势一致。牛舍内温度均在0℃以上,湿度在47%~100%之间。CO2浓度在不开启风机阶段,远远大于行业标准规定的牛舍内CO2浓度标准;打开牛舍南北半墙上通风孔时,牛舍内CO2浓度有所降低,但仍不达标;开启风机后每5 min监测1次,发现在15分钟左右CO2浓度降至最低,为1 552 mg/m3左右;风机继续工作,CO2浓度不再降低。牛舍内NH3、H2S的浓度范围远远低于行业标准中牛舍内环境对其的要求值。说明通过屋顶安装风机进行强制机械负压通风可作为牛舍环境调控的基本方法,原理可行,效果较好。
关键词: 牛舍屋顶 机械负压通风 空气环境质量 气体浓度 风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吉克斯坦甜瓜地方品种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塔吉克斯坦甜瓜地方品种表型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甜瓜分类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41份塔吉克斯坦甜瓜地方品种17个形态性状的数据,并将其和11份新疆甜瓜地方品种形态性状的Euclidean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塔吉克斯坦甜瓜地方品种在果实纵径、果实质量、TSS和果肉厚度等4个表型性状上差异显著;地方品种表型性状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达0.46。塔吉克斯坦地方品种的Euclidean遗传距离的平均值为0.55±0.004,其中地方品种"编号36"与其他地方品种的遗传距离最大,平均值为0.70±0.03;地方品种"编号2、编号10"则与其他地方品种的遗传距离最小,平均值为0.42±0.03。对表型性状的Euclidean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后,‘哈密野瓜’被单独聚为一个类群,其余地方品种被聚为2个类群和4个亚群,新疆地方品种与大部分塔吉克斯坦地方品种被聚在同一个类群,各类群或亚群可能具有相互独立的遗传背景。【结论】塔吉克斯坦甜瓜地方品种属于C.melo L.var.cantalupensis栽培变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花叶病毒(WMV)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甜瓜主栽区西瓜花叶病毒(WMV)外壳蛋白的分类地位,以及与国内外分离株亲缘关系。【方法】田间采集具有西瓜花叶病毒症状的幼嫩叶片,利用改良的TRIZOL总RNA提取法获取RNA,进一步分离纯化、克隆及测序,将测序结果利用BLAST、DNAMAN 5.0、CLUSTALX、MEGA 5.0 EXPASY、TMHMM等软件进行碱基和氨基酸序列比对,以及疏水性平均值、脂肪系数、亲缘关系等分析。【结果】序列比对发现8个地区WMV病毒外壳蛋白核酸序列的5'端保守性较高,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86.25%和93.01%,存在部分碱基和氨基酸突变,相似性较高。【结论】通过分子进化树可得出新疆8个分离物之间亲缘性关系较近,同源性较高,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亲缘性关系较远、同源性较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