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北非耕地空心砌块墙体日光温室设计及热性能测试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8
摘要:耕地资源供给日趋紧张,设施蔬菜产业迅猛发展使"粮菜争地"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阔,未开发的非耕地资源丰富、光热充足,利用戈壁、荒漠等非耕地资源发展高收益的设施园艺产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之一。目前,在利用非耕地资源方面也做相应研究与实践,然而,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日光温室建造工序繁重、成本较高、对非耕地资源利用率低、保温抗灾能力不理想等诸多问题。通过多年研究实践,设计一种适合在非耕地上建造和生产使用的空心砌块墙体日光温室,该结构日光温室充分利用非耕地自然条件和材料,具有建设快、成本低、利用砂石为墙体材料,取材方便、保温性能好、抗灾能力强等特点,冬季夜间平均温度可达到10℃以上,与外界最大温差可达到28℃以上的日光温室结构,为发展戈壁、荒漠非耕地设施园艺产业,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为在非耕地上建造温室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雄性不育系2A的选育
《甘肃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以辣椒雄性不育系8A为不育源,以优良自交系2为回交亲本材料,经过连续5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 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雄性不育系2A.其不育株率达到100%,不育性稳定,且综合性状优良,果实商品性好.利用不育系2A与32个辣椒自交系测交,仅有4个组合全部植株育性恢复并能正常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林废弃物栽培平菇的配方优化研究
《林业科技通讯 》 2018
摘要:以农林废弃物果树枝条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及麦草为基质材料,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对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的统计分析,优化农林废弃物栽培平菇的高效配方。结果表明:玉米芯34.8%、棉籽壳52.2%、麸皮10%、石灰2%、石膏1%的配方栽培平菇的平均单菇质量最大,为293.8g;麦草52.2%,棉籽壳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的配方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48.32%;玉米芯52.2%、棉籽壳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和玉米芯52.2%,棉籽壳17.4%,果树枝条木屑17.4%、麸皮10%、石灰2%、石膏1%的配方栽培平菇的投产比最高,为1∶2.2。
关键词: 平菇 果树枝条木屑 棉籽壳 玉米芯 麦草 生物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留膜留茬免耕栽培对旱地春玉米耗水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T1)、留膜留茬免耕栽培(T2)、露地沟播栽培(T3)、露地不施肥沟播栽培(CK) 4种栽培模式对旱地春玉米耗水特征、产量、水分效应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较T1、T3、CK播前0~2 m和0~3 m土层分别多贮水26.6 mm、63.3 mm、55.4 mm和27.4 mm、57.8 mm、59.4mm; 0~2 m土层耗水量分别增加了5.2%、17.9%、15.7%,且耗水量随播前底墒增加而增加。T1、T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与CK差异极显著,而T1、T2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均不显著。产量构成中穗粒数及百粒重以T1最高,其次为T2。玉米收获期单株总干物质质量、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输出率和贡献率、收获指数均为T1>T2>T3>CK。不同栽培模式籽粒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CK,增幅为23.0%~27.4%,粗脂肪含量均低于CK,降低幅度为11.7%~13.9%。旱地留膜留茬免耕栽培休闲期蓄积的水分能保证特殊降雨年份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实现旱地春玉米高产优质与水分高效,并在特殊降雨年份起到防灾减灾作用。
关键词: 留膜留茬免耕栽培 耗水特性 产量 品质 旱地春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覆沙苹果园土壤肥力变化及配方施肥效应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覆沙是甘肃陇东半干旱地区苹果园土壤管理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增温、保墒、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等作用。对陇东旱塬地区覆沙苹果园土壤养分测定的结果表明:2007年至2017年,10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了0.91 g/kg,下降8.67%;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下降了1.23%,1.14%和1.33%;pH值达到8.59,提高了4.50%。"有机肥+化肥"配方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肥料配方处理均极显著地增加了一年生枝条数量,适量施氮、磷,促进了苹果叶片的生长,但过量施用抑制了百叶重量的增加。配施肥料处理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处理间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有机酸、水分等果实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密闭苹果园间伐后群体冠层结构与生育后期叶片生理特性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通过对成龄红富士苹果密植园与间伐(隔株间伐)果园土壤水分、冠层特征、叶片形态及生理特征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陇东旱塬苹果园不同栽植密度对树体冠层特征及生育后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使果园枝条总量降低了47.49%,改善了冠层内光照环境,冠层的直射透过系数增加了78.95%,显著提高了叶片质量。间伐果园树体平均叶面积增大4.15%,叶片百叶重、比叶质量、叶绿素含量比郁闭果园分别增长了19.04%、12.9%、1.8%,并有效减少叶片细胞膜质过氧化物MDA积累、抗氧化酶SOD、POD活性。综合分析,间伐有利于改善郁闭果园的群体结构及冠层微环境,尤其是冠内光照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促进生育后期叶片质量的提高及土壤蓄水保墒,是陇东旱塬密闭苹果园调整优化、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方式对光敏型高丹草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以青贮为目的的光敏型高丹草春播高产栽培方式,于2014~2015连续两年以光敏型高丹草大卡和海牛为试验材料,采用全膜双垄沟(FFDRF)、全膜平铺(FFP)、半膜平铺(HF)和露地(NM)四种栽培方式进行种植,观察并比较了其生长发育指标和产草量的异同。结果表明:覆膜明显缩短了两个品种的生育期;相对露地处理,除茎粗较稳定外,覆膜处理对其他各农艺性状均影响显著(P<0.05)。两个品种连续两年平均干物质产量以FFDRF处理最高,平均达32.73t/hm2,较FFP、HF和NM分别增产2.14%、27.88%和59.50%,FFP较HF和NM分别增产25.20%和56.16%,HF较NM增产24.73%;两年大卡的干物质产量均高于海牛,平均增产13.52%。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以青贮为利用目的时,选择品种大卡以全膜双垄沟或全膜平铺种植方式为最优春播生产模式。
关键词: 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 栽培方式 光敏型高丹草 生长发育 草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抑芽剂对马铃薯贮藏效果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氯苯胺灵粉剂、香芹酮粉利和1-萘乙酸甲酯粉剂对马铃薯贮藏效果的影响。综合其抑芽效果、失重率、呼吸强度以及品质的观测结果表明,3种抑芽剂对马铃薯的贮藏效果依次为氯苯胺灵粉剂>香芹酮粉剂>1-萘乙酸甲酯粉剂。与对照相比,3种抑芽剂处理均可将马铃薯休眠推迟70 d,使马铃薯贮藏150 d不发芽。香芹酮熏蒸粉剂剂量为0.6 mL/kg、1-萘乙酸甲酯粉剂剂量为100 mg/kg时贮藏效果最好,可取代氯苯胺灵粉剂,达到绿色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 马铃薯抑芽剂 氯苯胺灵 香芹酮 萘乙酸甲酯 贮藏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